□徐向阳
前段时间,我利用周末回了趟老家。在整理旧物时,突然翻出一大捆书信来,其中有一封信是有关我所居住的生产队(现在叫村民小组)一口井的故事。
历史上我们生产队十几户人家饮用水都是从外面沟道里提取的。那时我们村房前屋后水沟遍布,沟道里的水澄澈,无任何的污染,即使下雨,挑回去的沟水沉淀后也可煮饭、烧开水。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卫生起见,村里挖了一口井,成了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的源泉,许多人还是喝着这口井里的水,走上社会的,成为国家工作人员。我还记得每天早上,水井旁成了村 里最热闹的地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那里也成了“新闻发布厅”,东家媳妇今晨生了个大男孩,西家昨天一头大肥猪出栏了,等等。
喝了那甘甜的井水后,大家对水沟里的水再也不感兴趣了。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用水量的增多,那口井显然无法满足村民们的需求,且出现了缺水现象。
从生产队改名为村民小组,时任组长显然对饮用水不够用忧心忡忡,为此组长同村民们商量拟在适当的地方再挖口水井。但钱从那里来,那时的经济条件还相当差。为此,笔者的一位在福州工作的兄长,经与大家商量后,特起了一稿倡议书,邮寄给在外工作的各位乡亲,发动大家捐款。
衔环结草,以谢恩泽。一封倡议书激起千重浪,那些在外工作的乡亲纷纷捐款。那时有的同志工资只有38.5元,但大家仍踊跃捐款,有的20元,有的30元,最多的捐50元,远远超过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在大家热爱家乡的激情下,一口新水井建成了,乡亲们饮用水无忧了。
当年挑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条井绳扎在木制的小水桶上面的支架上,用这个小桶从井里提上水,然后倒在井边的两只大水桶中,再用扁担挑回去倒在水缸里,一个大水缸可装上三担水,够全家人两三天用。工作后,周末回家我还经常帮助母亲挑水。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乡镇企业较发达的梧塘,家家户户都建设了化粪池。后随着自来水户户通,用水方便多了,村里的两口水井渐渐成了古物。
如今,读着这封尚存的倡议书仍是那么熟悉和亲切。而村里那两口水井更是我的乡愁,有我珍藏于心的记忆。我回老家时还经常跑到水井旁站站,忆忆这两口水井当年辉煌的历史!
感恩老家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