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冷
阳春三月的雨,飘着缠绵绵的乡愁,编织着湿漉漉的乡思。
清风吹过,又给乡野频送着乡音的亲昵。望着镶在大地上的春天画卷,我看到山上山下大大小小的树木都被细细的雨滴抹上了浓重的绿色。这时,我又看到满垄盛开的金黄色油菜花上,好像正飘着我童年的梦和青春的歌。池塘边的杨柳抽出了新枝,它在水波上摇曳着多姿的倩影,在倾吐对土地的柔情。
我走在家乡林间弯曲的小路上,伸手去搂天空飘下的雨珠,滋润自己已年过半百的容颜。去寻觅少年时跟母亲一起挑水浇菜的记忆和沉甸甸的乡梦。母亲的身子很瘦小,她挑着水艰难地走在田间地里,我帮不了她,我恨自己长得太慢。我仍记得,那时,田间地头,禾苗长得瘦瘦的,结着瘦瘦的稻穗。就像我童年的身子,也是瘦瘦的如一根苇草。上世纪80年代初上南昌陆军学院时,有位中队领导在全队早操讲评时不指名道姓地说:“有的学员,身体比较瘦小,要加强营养和锻炼,要不然,风刮一下都可能会倒掉。”我想,说的大概就是我吧。而对于水的那份感情,我却是格外浓厚、纯净。当时,家里很少有开水喝,渴了,就用瓢子在水缸里舀水喝。如果在外面,便跑到小渠边用双手捧起一掬清水,喝得美滋滋的。
那些日子,我常常坐在水渠边读书、凝望,想着怎样才能减轻母亲的负担,也想象着外面世界的绚丽与神奇。记得幼时,父亲最大的期望是我能考上大学,他在县机关工作,每次从城里回来,总是带着从新华书店买回的许多书,鼓励我考取大学,用知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事与愿违,后来我投笔从戎,现转业回地方工作已有六载。再回家乡时,古老的土屋已变成了红砖楼房,原先经过村庄的莆永沙石公路变成了柏油公路,曾经泥泞的村道铺上了水泥路,满山遍野的龙眼树依然生发着浓郁的绿色,而自己曾经和乡亲们一道修筑的电灌站,也将成为历史的记忆。它曾氤氲着万千绿意、无限清辉,生发着无尽的蓬勃生机和大自然的奇光异彩。
回到乡下,我久久地凝望着这棵棵龙眼树,弥漫着水雾的洁净,深邃的天空不时有苍鹰飞过,听着树上鸟雀的欢鸣,我仿佛又回到了当时的流光岁月里。而今,劳作生息在这里的乡亲,不仅住上了红砖楼房,屋前屋后、山上渠边还栽种了美丽的树木花草,水田也变得肥沃湿润,年年岁岁,飘溢着丰收的稻香。呼吸着乡村新鲜的空气,望着澄净无尘的天空,看着田间地边的丛丛绿意,我明白了,这就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是这家乡的水呀,教我明白了乡愁、乡情、乡音真正的含义。它送去的不仅是“荷塘月色”、鸟语花香、阳春澄夏、金秋暖冬,还送去清风雨露、紫雾霞云、心灵玫瑰,以及无尽的欢乐、遐想和遥望。
这就是水赐予我们的珍贵记忆,晶莹的情愫、美丽的诗韵,包裹着浓浓的幸福。故乡的水呀,如美丽的明月,永远是我生命的乳汁、不老的依恋、岁月的霓虹;家乡的水呀,永远是我心中的灯光、精神的明辉、无尽的牵挂hellip;hellip;就像《我热恋的故乡》中唱道:“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