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灵魂之美的呈现(下) ——诗集《四合院里的风雨》序
【发布日期:2016-02-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王海椿

诗歌是高度浓缩的文体,是诗人情感体验的概括与浓缩,沈丙龙的诗大多短小、精粹,小而不失厚重,短而不失肤浅。如《不曾》:
你不曾哭泣
脸上却涌满波浪花

你不曾厌倦
头发齐白的似银丝

你不曾呐喊
心脏掏动呼吸到老

你不曾回首
眼睛依然左顾右盼
短短几行,寥寥数语,却体现丰厚的意蕴。《命》,只有两字:“活/过”。却是人生的高度的提炼与概括。类似的还有很多,“夜有夜的乐谱/路有路的方向”。(《一枚守护的乐谱》)“黑发符合审美的需求/白发显示年龄的成分”。(《四季的自留地》)。诗句包含哲思,某些程度上已上升为某种箴言。
诗性思维的每一次勘探,就是引领读者迈向诗意栖居的一串串脚步。沈丙龙很注重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利用新诗特有的、充满活力的禀性,不少篇什融入了象征、变形、割裂、意识流、荒诞、蒙太奇等诸多艺术手法,能够从多个角度别具一格地打开想象和思路,给读者惊喜和意外。这在《打湿的视频》、《大赦一只眼睛》、《梯子的空地儿》、《幻想最亮的星》等篇什中有充分展示。“夜啊夜啊/你是一部曲折的小说/一段传奇的模样/窗啊窗啊/你别一直盯着我眼睛/停下来让我搓搓眼”。(《打湿的视频》)“你看,那扇可靠的门/还未合上锁眼/我断定/一壶月光已经漏了进来/会在明天上市”。(《大赦一只眼睛》)“我们都有一把梯子/我们都往梯子上爬/梯子大半儿是空的/它空出抬脚的地儿/空出接落脚的地儿”。(《梯子的空地儿》)
艾略特认为,诗歌是“人类经验的凝聚”。沈丙龙的诗篇,不作空乏的抒情,拒绝拾人牙慧,而是追求独特的人生感悟,在情感深处去开拓。
掀开时间,天空丢下雨
雨拖着大地对天空咆哮
像一只困倦的狮子被人搅醒

落下留下
洗涤疲惫、烦懑的大地
洗掉一天的阴晦。云逃得无踪

雨,泪偷偷流着,还淹死一盆茶花
灵性的女孩的一双眼也被凋谢
再也流不出像雨一样的泪
——《雨有点老了》
这首诗很有新意,显示了一定的艺术张力,不同读者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读出不同的旨趣,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获得的定是健康的审美感受。正如评论家李健吾所言:“诗把灵魂给我,诗把一个真给我,诗把一个世界给我,里面有现实的憧憬,却没有生活的渣滓。”
新诗自诞生以来,在文体和理论上都有较大突破和创新,与其他文体共同见证、记录了时代的进程,繁荣了文艺创作。但市场经济消解了诗的一些神圣性、崇高性,一些诗走向了娱乐化、媚俗化,当代诗歌创作出现了某种停滞甚至是异化状态。但真正的诗人应该不为名利所囿,努力探索,提升诗歌的艺术审美价值,使诗歌呈现终极意义上的灵魂之美。沈丙龙是个勤勉而认真的青年诗人,追求诗歌的精神向度,注重诗歌的艺术探索,他的诗给人以新鲜感,显示了原创的活力和审美价值。当然,部分之作也存在某些不足,我相信在今后时间里,经过不断磨砺,他会更趋于成熟,渐入佳境的。
(作者系著名作家、编剧。先后服务于《小小说选刊》、《家庭》、《赢周刊》、《文学报》等报刊,任编辑、记者、执行主编等职。曾获《人民日报》、《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等多家报刊文学奖,小说作品集《唐小虎的理想》荣获第20届“冰心儿童图书奖”。2002年与王蒙等著名作家共同入选中国作协、《文艺报》社等单位联合评定的“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榜”。)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