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林爱华:一枝一叶总关情
【发布日期:2011-08-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郑育俊

●委员名片

林爱华,1963年10月出生,1983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市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会计师、致公党莆田市委常委、市政协五届委员。曾获得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试点工作先进个人、全省财务大检查先进个人、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翻开林爱华个人简历,不禁为她一串长长的荣誉所吸引。先后获得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数十个,这是她辛勤耕耘二十多年结成的硕果。
二十七年如一日,林爱华在财政这条路上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沿着这些脚步,还能依稀看到她挥汗荷锄的背影,而地上生长的,一枝一叶都充满着勃勃生机。
远的不说,看看林爱华近三年来所做的事,就足以让人钦佩。
参与编制部门预算,缓减财政支出压力。三年来,林爱华积极参与部门编制预算,加大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统管的力度,共实现市直教科文单位预算外资金补充预算内财力11269万元,极大地缓减了财政支出的压力,认真做好教科文单位决算的审、汇工作,为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提供了依据。
筹集资金支持教育,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再穷不能穷孩子,莆田人历来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传统。对教育,林爱华也是充满感情的,恨不得把手头的资金一分当两分用。
为此,她积极参与制定支持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措施,不断完善教育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统一发放制度及农村中小学日常预算内公用经费保障和监督机制;积极参与制定我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费制度。

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政府助学奖学金制度,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实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和特殊学校建设。积极参与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欠债,帮助和激励县区全面完成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并落实市级财政配套资金,使我市这项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
正是有了林爱华这样出色的教育“管家婆”,让更多的家长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家庭不再因教育而返贫。全市从2006年开始有35.35万人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三年共免除杂费22962万元;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以及享受城市最低保障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发放教科书价值5330万元,受益学生达30.25万人;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寄宿初中、小学生补助生活费,全市财政共累计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843万元,受益寄宿生共计3.43万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正常运转。
落实计生经费投入,农村二女户有奔头。计生是国策,如何让有限的扶助资金发挥到最大,林爱华一直在思考。对此,她全面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按规定安排落实计生经费,做好计生专项经费支出项目的细化,参与制定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措施和办法,全面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6-2008年我市共发放奖励扶助金474万元;积极落实“二女户”贷款贴息制度,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计生“二女户”贷款贴息和生育关怀基金,用于计生“二女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贷款贴息。
科文体一样不能少,地震广电同样重要。除了管理教育资金外,林爱华手头还有科文工作一大块要做,每一项工作她都能认真去完成。积极配合科技、文化、体育等有关部门筹集资金,推进我市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做到落实科技经费的投入,配合市科技局做好争创全国科技先进城市的考核工作和科技三项费用的分配;参与广电中心积极筹集落实资金,巩固和推进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积极参与筹集了10270万元资金,支持莆仙戏大剧院建设,推动莆仙戏和妈祖文化申报“世遗”工作;积极参与筹办十四届省运会活动,制订十四届省运会财务部筹资工作方案,已筹集5.82亿元资金支持省运会场馆建设。同时还积极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费,加大对宣传文化、精神文明、防震减灾、档案等经费的投入力度。
此外,还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我市教科文事业发展。积极为基层单位排忧解难,做好资金项目的上报和申请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向上争取资金,2006年-2008年共争取上级补助教科文专项资金31286万元。对每一分钱,林爱华都看得很重,因为是国家的钱,人民的钱。她严格预算执行,加强“人、车、会、话”管理,着力纠治铺张浪费现象,增强预算约束力;强化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注重追踪问效,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确保财政性资金不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实践出真知,理论来指导。林爱华在工作中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深入基层充分开展调研,了解财政教科文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对农村税费转移支付义务教育经费到位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根据新修订《义务教育法》调研提纲,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汇报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上级领导决策出谋献策。三年来,她撰写的《关于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支持教科文事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农村义务教育谁来买单的思考》、《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思考》、《用发展改善民生的财政实践与思考》等六篇文章分别被《湄洲论坛》、《莆田通讯》、《福建财会研究》等刊物采用发表。同时,《农村义务教育谁来买单的思考》一文分别获得《福建财会》“新农村建设与财政政策研究”征文三等奖;《湄洲论坛》莆田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决策调研类三等奖。
作为一名财政局部门负责人,林爱华还认真办理答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她总是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提案人进行面对面交换意见,耐心解释提案人提出的问题,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三年来共办理人大、政协提案35件,满意率达100%。还被市政协授予市政协提案办理先进工作者。
作为一名党外人士、政协委员和效能监督员,林爱华更是积极参政议政,了解社情民意,出谋献策。如在市政协开展的“三助行动”中,多次到她挂钩的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了解情况,为企业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协调资金落实到位问题。
多年来,面对一项项繁琐的工作,面对一次次艰难的挑战,林爱华毫不退缩,勤政廉政,保持艰苦朴素本色,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好评,赢得了第二 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全国先进个人、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省先进个人、莆田市职业技术教育先进个人等一串串荣誉称号。
面对不凡的业绩和荣誉,林爱华显得格外清醒。她说,做财政工作,更多的是跟钱打交道,手头经手的常常是上千万上亿资金,马虎不得。所有的荣誉只是对自己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并不是可以终身罩在头上的“光环”。她还是像以前那样,恪守职责,干工作勇创一流,努力续写新的辉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