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安
我在旧书的页面上看到一些记录,它们是我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时写下来的。我写的字,同书里的字一样经受了时间,可是我看到自己的笔迹,那些随意散淡,填充空白的字,竟然有些陌生。我回忆不起来曾经有过的呼应,想不起当时是书里的哪些话使我感动,从而留下了评述。我在重读用钢笔画起来的语句时,慢慢找到聚焦点,页面再度被我的理性所点燃。我发现,我还是非常喜欢这段文字,喜欢这本书和书的作者,我曾经因为他而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见解,这些所谓的新思想丰富了我的思维。它是我读书的时候最想得到的一种收获。
可我把这种收获据为己有了吗?我在随意翻阅重读旧书的时候,感觉到我并没有因为这本书而有所变化。我跟作者之间的心灵会晤只在当时,愉悦在当时,对话在当时,启迪也在当时,我的思想并不能被更新。我离开了这本书,过不久便把书里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我的头脑储存的空间有限,它们总是被新进的东西所代替。尽管这种东西不一定更好,更有益于个人成长。从这里我发现了时间的力量,以及它覆盖一切的能力,我发现了心灵的飘浮不定和无所归依。
心灵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心灵成熟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里面到底有没有轨迹可寻?从孩子开始,我们像一张洁白的纸,由最初的纯洁无瑕经过成长的困惑,从不断模仿和学习中,我们接受并进入成人的世界,接近并了解整个人类留下来的文明,包括许多能够看到的书。顺序渐进的阅读潜移默化人的个性,我们需要很多的好书来提醒,需要不断有火花去烛照黑暗,思想才能不断走向进步,给心灵的空间带来光明。我们在书本里与前人对话,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可是现实总是拉开两者间的距离,我们活在琐碎的世俗里,意识的表面化阻碍了进一步的思考。当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发现还是多么无奈和无助,我们并没有因为阅读而获得超凡的能力。
因此我回过来想到,书本中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呢?再好的书它也是前人留下来的经验之谈,它被人写出来就是死的,不是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过去时间的总和,是惯性的奴隶,被概念误导的盲人。所以,真正活在当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需要培育自己的觉察力和感知力,经历外部世界选择的风险,必然的牺牲等等。这些训练比死读书要丰富得多,有用得多。我们在学习前人的同时,必须不断强化与生俱来的敏感力和省察力,并把这种能力应用到现实中去。如果心灵是一门科学的话,它一定有一条通道指向真理。我们找到通道,进入通道,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就有可能使思想得到更新,从而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谁是我们心灵的导师?是我们自己呢,还是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