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市政协“推进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专题协商】报道之八
【发布日期:2016-11-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部门回应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我市多年保持未发生重特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截至2016年2月29日,全市共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194家,有效证书281张;食品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厢区、涵江区,其中城厢区64家,涵江区60家,仙游县29家,荔城区28家,秀屿区11家,湄洲岛和北岸各1家;主要产品有:啤酒、饮料、食用油、肉制品、米面制品、速冻制品、海产品、蔬菜制品、蜜饯、茶叶等;大中型企业有百威英博雪津啤酒、闽中有机、天喔食品、红太阳食品、海一百、新美蔬菜等企业。
目前,我市已将米粉、米糕、豆腐、腐竹、手工线面、泗粉等6种产品纳入食品小作坊食品加工目录。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摸底排查确认食品小作坊247家,列入目录的小作坊有201家,已核准发证25家,创建小作坊示范点10家。其中,米粉、泗粉主要分布在荔城区;腐竹主要分布在秀屿区、荔城区;线面主要分布在涵江区、秀屿区。
体制改革以来,我市食品加工行业监管体系顺利构建,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市、县、乡镇三级“三位一体”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监管机制有序运作,持续规范市场主体常态化。监管工作初显成效,“莆田模式”得到肯定推广。一是帮促产业转型发展,出台实施《服务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六条措施》。二是推行“九证合一”改革取得成效。2014年9月以来,在全国率先开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九证合一”改革(简称“九证合一”改革)举措,以行政审批“减法”,换取服务企业群众“加法”,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社会共治网格化模式得到领导肯定和推广。在涵江区试点探索“三化”(区域治理网格化、平台运作信息化、多方参与社会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形成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共治格局,编织“天罗地网”创建“食安莆田”。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毕井泉局长深入涵江区调研食药安全网格化社会共治模式,充分肯定了这一创新举措,并勉励要“进一步创新探索食药安全网格化社会共治监管模式,推行网格化社会共治监管模式,发挥网格员lsquo;站岗放哨rsquo;作用”。并于12月30日,在涵江召开全省基层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现场推进会,在全省推广“涵江模式”。
针对食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对策和建议:
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加工单位主体责任意识,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服务力度,实行重点帮扶、全程指导。一是强化落实《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二是鼓励引进技术人才,引导产业走质量强企之路。三是以协会抱团营销,推进产业电子商务。
双管齐下,顺向服务,抓好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规范提升。一是加大监管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在市食安办的统一协调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存在区域性问题的食品生产专业村、专业区域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对存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和严重产品质量问题的坚决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同时加大刑事追究力度,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二是强化企业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在监督的同时搞好服务,举办食品企业管理、质量管控、生产技术管理等培训班;在定期检查中就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存在的生产、管理、质量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与小作坊合作,联合建立食品检验室,认真履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保证不合格食品不出厂销售,引导并帮助合法经营的小作坊逐步做强做大。三是合理布局产业,集中发展特色产业。建议政府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模式,集中发展我市特色食品加工产业。
强化培训,提升效率,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是落实监管责任,持续提升监管水平。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各县(区)政府统一组织、协调下,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建立健全各村(居)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队伍,将食品药品业务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大资金的支持,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逐步加大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以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为重点,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和协管人员的业务培训。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支撑水平。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强检验机构的发展规划和项目布局,对已建、在建、在批检测中心和实验室建设、检验检测装备和研发投入方面,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三是畅通监督渠道,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要建立畅通的投诉举报通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群众大胆举报食品安全的违法违规现象,让不安全食品没有生存市场。

做好项目用地保障服务

近几年,我市食品产业新增建设项目不多,主要走技术改造路线,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益,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我市现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业有一百多家,但尚未形成产业链,各园区都有食品企业用地,企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集中度低,配套难,形不成集群效益。整合资源,重新确立产业定位、优化布局规划,发挥比较优势和集聚效应。
市国土资源局全力做好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服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分工,积极主动服务,有效保障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对于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对上沟通上,局领导“亲自挂帅、亲自参与、亲自协调”的领导体制和“提前介入、主动作为、并联推进、提效增速”的工作机制,为强力推进重点工作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抽调业务骨干到市赴省跟踪办理批次用地业务,安排分管领导跟踪督办用地业务,及时解决业务办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用地报批业务的快速推进快速审批。对下指导上,组建项目用地服务推进组,不定期地将“流动办公桌”前移至用地现场以及基层群众,通过召开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面对面听取用地单位的意见及建议,讲解土地审批政策和程序,现场实地核审项目用地审批材料清单,加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征迁、土地等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横向联系中,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做好业务审批环节的衔接,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准确地提供报批材料,并派专人跟踪服务指导。
在此机制下,市国土局在服务莆田百威英博雪津啤酒迁建一期用地报批中,以涵江区2014年度第13批次于2014年10月17日上报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陆域用地面积900.387亩,因用地量较大,在局领导的亲自协调跟踪指导下,项目用地于2014年12月1日获省政府的批复,立即开展征地工作,于2015年6月12日、7月20日、7月28日分3次挂牌出让给莆田百威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

加快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我市银行业大力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主要做法有:
一是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认真甄别行业内客户,对龙头客户适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中低端客户存量信贷逐步压缩,审慎介入行业内新进入企业;优先叙做贸易融资等低风险信贷品种,审慎叙做中长期贷款;适度提高担保要求,争取追加优质企业保证和/或有效资产抵押。至3月末,辖区银行业对冠名“食品公司”资产余额达1亿元以上的公司贷款有12家,贷款余额达10.64亿元。
二是积极优化决策流程。对辖内重点食品加工企业、个体工商户实行名单制管理,根据需求制定不同的营销服务策略,做好项目跟踪衔接,抓进度、抓落实,提升工作执行力。对重点产业企业、个人的贷款申请,做到优先受理、优先调查审查、优选上报审议审批。
三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食品行业消费已从原来以温饱型为主体的休闲食品消费格局,逐渐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化,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全市银行业在信贷支持食品工业上,也把着眼点放在健康和营养上,有选择性地支持符合大众健康要求的企业,如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促进企业的升级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
就下一步工作,莆田银监分局提出,要加快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目前,企业对规避汇率和信用风险、加强外币资金管理等需求日益强烈,除了要向客户提供远期结售汇、掉期等金融产品之外,还要为客户量身打造满足市场发展需要的金融衍生产品组合,如:远期结汇和人民币掉期组合、远期结汇和境外NDF组合等。要加强供应链融资产品的创新,积极推广和完善出口应收账款资金融资、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贷款、出口商业发票融资等产品,加大食品企业的支持力度。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