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
莆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二)
【发布日期:2015-12-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市政协“加快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报道之二

莆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

自动化实训区


机械拆装实训区

因行业发展需要设立的培训点


汽车维修实训

产教融合不紧密。职业学校发展缺乏规划,有的职校专业设置小而全,专业老化,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的职校专业交叉雷同,形不成特色专业和拳头专业;有的职校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职业教育的特点不够鲜明。校企合作,关键在政策扶持和企业支持。由于学生实训岗位的特殊要求,实训的耗材增多,企业的成本增大,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着“校热企冷”的现象。目前,校企合作形式多于实质,主要是以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为主,多数是短期的、不规范的、低层次的,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之一的属性无法体现。
扶持力度不够大。职业教育既要课堂教育,又要实训锻炼,与普通教育相比,办学成本更高。虽然市财政给湄职院拨款生均水平超过省、市要求的标准,但其专业学科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缺口较大。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是一所具有50多年建校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近年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创建国家级中职示范校评估条件相比,校园建筑面积相差3.5万平方米,设备总值也差500万元。我市实训基地数量不足,设备老化重复,利用率不高,缺乏大型公共实训中心。还有部分县区职校教育公用经费没有到位,城市教育费附加没有核拨。民办职校师资流动大,生源难保障,发展缺后劲。

●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惠民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336”工程,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市产业提质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之举。
加强统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完善协调机制。从我市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出发,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建议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建立健全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领导协调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教育、财政、人事、物价、土地、税务、金融、审计、保险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支持职业教育事业,把我市的职业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出台我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行业、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领域专家,对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完善顶层设计。以编制“十三五”规划为契机,统筹制定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技能人才结构和市场需求导向,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地方资金筹措、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运行保障等工作,把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纳入我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深化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原则,严格落实就业准入法规和政策,清理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公平规定,提升一线劳动者的地位待遇。
完善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持职业院校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和责任保险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合理确定市、县、区共同承担生均经费比例,切实提高生均综合拨款定额标准和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湄职院的生均拨款经费,到2017年度应达到国务院规定的1.2万元的标准。新增公共财政专项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职业教育,重点扶持社会急需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和非营利性的民办职校。建立“以奖代补”机制,鼓励各县区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激励保障制度,通过财政适当奖补,引导企业加大对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和企业首席技能工作室的资助。支持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支持能工巧匠和技术能人在一线岗位带徒传艺、建功立业。鼓励职业院校组织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奖励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认真研究、对接中央、省对职业教育的扶持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补助。
加强融合,发挥校企主体作用
推进院校内涵发展。坚持政府统筹规划,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坚持产教融合发展,不断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发展。以湄职院新扩建项目为龙头,优化我市职业院校发展布局,争创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提高我市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鼓励引导中职学校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校,通过整合提升、转制重组和撤消合并等办法,进一步优化我市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中职教育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我市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瞄准莆田主导产业发展,主动对接“336”工程,优先立足本地,优化专业设置,办好一批特色优势专业,压缩一批供过于求专业,淘汰一批老化落后专业,发展一批新兴紧缺专业,打造一批优质品牌专业。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研预警机制,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构建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师资培养办法。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鼓励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创建名师工作室,不断优化职业院校师资结构。
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校内保基本、校际搞协作、校外来补足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组建实训基地,整合资源,集中投入,逐步解决我市实训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校、不同专业类型确定校内应具备的基本设备和仪器标准,促进校际共享实训设备。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出台激励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学校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推进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企后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形式。围绕我市“十三五”产业规划布局,由市政府规划建设一个具有现代水平的、全市共享的公共实训中心,提升我市职教水平,实现职业教育与“莆田质造”相适应。
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坚持市场导向、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组建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通过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骨干职业院校牵头、行业与职业院校联合、职业院校资源共享等方式,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将学生培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统筹使用校舍、师资、经费、设备,提升教育资源效能,打造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运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