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加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办法。在今年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作了《提升城市人文品位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书面发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深入阐述,并就加快政策体系建设、加快体制改革、实施重点文化工程等方面提出许多有见地的建议。
图为莆田文峰宫精彩纷呈的文艺踩街活动
所谓公共文化服务,是指在政府主导下,以税收和财政投入方式为主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过程。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完善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思想及基本方法和思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突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要求。
市政协学宣文史委在发言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虽然与文化事业在内涵上相关联,但它更多地体现了建立服务型政府,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制度供给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群众文化权利的新途径。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批为确保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产品供给和体系建设,其目的在于丰富精神生活,传播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包括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网络及其文化内容。
为此,市政协学宣文史委从政策体系建设、体制改革、实施文化工程等方面提出建议。
●加快政策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稳定发展的保障措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亦是城市人文建设的基本内容,必须得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和细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纲要性规划,政府规划、建设、发改委、文明办、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联合出台文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文化发展阶段性计划目标。其目的在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加强实用科技培训,文化艺术熏陶,精神文明感染与享受及基层文化降地规范化建设与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及硬件建设。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使布局既有长远的目标,又有近期的利益,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发展目标。
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建立由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的文化建设专项基金,进一步明确人均公共文化享受的额度,逐年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经常性投入,其形式以“政府为主,社会多渠道为辅”良好发展结局。期间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政府的行政责任,持续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考评机制、制定科学、规范、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依靠制度的力量帮助有关领导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
●加快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深化公共文化人才体制管理改革,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充分调动和发挥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施过程中,立足于本地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积极培养基层文化建设的带头人,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可以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和文化指导员制度,鼓励有技能素质的人担任文化指导员,充实建设基层音乐、舞蹈、戏剧、工艺、书画、诗联、收藏及读书等业余团队。
创新公共文化事业运行机制。文化场所要以辅导、培训为抓手,主动下基层到企业,逐步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图书馆等场所要以举办“图书服务周”、“读书节”等活动为契机,多方筹划,满足各种年龄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同时,不断创新机制载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建设,不断丰富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内容,改进群众参与文化组织的形式。
●实施重点文化工程,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统盘规划,突出重点,应当在广化寺前面的南湖公园建造“开莆来学”——莆阳文化发源地工程建设;其次在绶溪公园内建造的刘克庄纪念馆、吴兴庙、郭尚先故居等文化遗址为中心的莆阳宋元明清文化基地复建工作;再者在阔口玉湖公园兴建陈文龙文化系列建设。还有木兰陂水利工程文化遗址完善工程。同时应当考虑在市区内恢复孔子庙,及其城市标志性雕塑造像——蔡襄、郑樵、刘克庄、林光朝等。打造莆田文化特色品牌。
推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上的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普及工作。要着力营造群众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的氛围,进一步完善制度、整合资源,加大基层文化俱乐部的创建力度,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创建格局,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合并,争取形成几个规模大、辐射功能强的文化活动示范中心。要加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力度,坚持文化的发展从娃娃抓起,真正让群众在广泛的文化参与中享受文化培养兴趣。
促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质”上的提升,大力实施文化产业精品工程。积极创造文化活动新载体,通过举办艺术周、群众文艺汇演、歌会、灯会、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提升公共文化生活品位。深度挖掘文化新资源,可以依赖当地文化人脉、民间信仰古迹、民俗风情等历史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的文艺加工,努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推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网络的完善,大力实施文化风格化服务。大力开辟文化服务的新途径,形成完善的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坚持做到“以示范来带动,以特色去推动”。大力推广“文化特色区”、“优育特色社区”、“文化示范户”、“科技文化示范户”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推动先进文化进社区入门户,以点带面,以创促建,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 (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