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
莆田:推进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三)
【发布日期:2015-08-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市政协“推进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题协商】报道之三

□时报记者 郑育俊

莆田:推进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

侯志华:处理好水源地垃圾

垃圾是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东圳库区结合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加大日常生活垃圾清运力度,并对历史遗留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成效比较明显。
针对目前东圳库区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市政协委员侯志华提出两条建议。首先要落实人财物保障,完善垃圾处理运行机制。委员们在调研时发现,垃圾处理基本上属于有资金保障就能解决的问题,建议库区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应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承担,免征库区群众卫生费。同时,要增强环卫力量。按照有关标准足额配备环卫个人,提高保洁员待遇,并交纳五险一金,从根本上解决保洁员队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此外,要完善环卫设备。及时添置必备的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设备、保洁员劳保设备和管理巡查设备。通过人财物保障,确保“村清扫、镇清运、县区处理”的模式顺利运转。
其次,要加强监督检查,促进长效管理。一是公众参与监督评议。库区卫生好坏,居住的群众最有发言权。建议聘请村两委、老协会和村民代表为监督员,对本村、镇环卫清扫保洁工作进行随时监督和定期评议,评议结果和环卫工人的绩效工资相挂钩。二是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建议执法局和环卫处建立督查队伍,采取明察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巡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水库周边区域环境卫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重点难点问题呈送领导批示督办。三是完善卫生考评机制。建议:切合库区实际,制定卫生保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建立层级责任制,细化、量化各层级任务目标,逐级考核,层层负责;落实考评结果应用,兑现奖惩措施,促进长效管理。

肖建珍:建截污管沟控污染

东圳水库的污染治理是个难题。市政协委员肖建珍说,近年来,通过多方位调研、呼吁,现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整改、治理力度是大大加强了,特别是去年到现在的整治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老百姓总希望我们对治污力度还要更强更快些,能够更早点喝到放心水。
对此,肖建珍建议:要建立截污管沟,防止污水入库。沿环库公路截污管沟工程上次说已经在建,库区内居民的搬迁工作也在进行中。什么时间内能全线建成和搬迁结束?这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应对库区周边进行摸底调查造册管理,全面规划,有计划地分时间段把污染源予以整改取缔。库区周边居民的生活、家禽、果园等污染源的库外截污工程应全面建设到位。加强综合配套建设和完善雨污分流工程,尽可能解决雨污混排现象。减少生活污水对水库水质的污染。积极鼓励居民,采取沼气池、粪肥还田、制作有机肥等方法,对废弃物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库区周围的村镇要建设集中公厕、垃圾箱,普及沼气池的建设和使用。启动奖惩制度,重奖有大局观念舍小家顾大家的典型例子,加大宣传教育,增强老百姓防污意识,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源的产生。管理部门应实行环库区拉网式的管理方式,推行“库长制”,把任务分解到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把阶段任务明细到具体时间,并纳入年终政绩考核。只有分清职责,各司其责,齐抓、齐管、严格考评、赏罚分明,就能实实在在的见到治理成效。
严控旅游污染。水库库区一律不开发旅游、餐饮、娱乐等项目。要依靠法律和制度严管,让有污染源的企业不敢违规、违规不起,踏踏实实地做好防污工作。对现存合同期内的旅游点,应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监督管理和惩罚措施,避免形象工程走过场。严查水库周边度假村、农家乐、旅游宾馆等向库区内直排未经处理达标污水的行为,积极开展排污专项整治工作,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一经查实,从严处理。定时将水库水质进行现场取样送检,确认水库水质的类别。对库区污水治理成功的村庄进行总结奖励宣传,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以点带面确保水资源治理有效完成。对整治中迟迟未改进或出现新的污染的乡镇村要有一定的问责措施。
出台节水政策。水利和物价部门应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按阶梯不断加价,以培养公民节约用水的习惯,只有防污和节水二者并抓才能保障水资源质和量的可持续发展。水利部门应该狠抓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与生产、环保等部门一起切实保护短缺的水资源,以水资源量和质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可持续发展。

徐永辉: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对水库水质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市政协委员徐永辉说,从调研情况看,造成水库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库区一、二级保护区内枇杷种植及其它农业生产过程中施肥和农药的不当使用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库区一、二级保护区中养殖业、屠宰业废水排放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等。
就如何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徐永辉提出建议:编制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明确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保证工作有计划开展。东圳水库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如何分阶段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最终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等,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以避免若干年后再来反思今天的决策。
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农业经营管理。农业面源污染不少是因为农业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要出台以正面激励为主、规制约束为辅的相关政策, 强化农业经营管理,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教育和引导农民改进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规范水库流域内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行为,使得水库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在此基础上,市、区有关部门、所在镇、村与水库管理局共同开展不定期和敏感时点的巡查,对违反规定的农户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的农户按规定给予处罚。
建设植被缓冲带,逐步对一级保护区实施封闭管理。应尽快停止环库公路以下一级保护区内的所有生产生活活动,逐步建设沿环库公路护栏,实施封闭管理,逐渐使其过渡改造为生态林,建成库区植被缓冲带,守住携带污染物的地表径流入库的最后一道防线。植被缓冲带建设切忌大面积砍伐已有果树,避免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应选择速生的当地地带性树种,分期插植在空地和枇杷种植较稀疏的地方,停止果树施肥、用药、除草,使之逐渐过渡改造为生态林。
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是解决水体污染的根本。我市地处南方多雨地区,水土流失不可避免,因此,要在水土流失和水体保护的重点部位,人工建设防护工程,保护水环境。目前较适用的工程措施有:(1)暴雨蓄积池。通过设立一定容积的生态储存池, 收集初期降雨径流, 沉淀水流携带的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去除率可达85%以上。(2)生态排水沟渠。生态排水渠的植被能起到了过滤带的作用,有效截留、去除径流水中的污染物质, 减少径流集中地区冲积沟的土壤侵蚀, 进而减少流失到下游的沉积物的量。(3)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对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重金属等有较高的去除率,能够同时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控制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
落实农业科技下乡,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减少源头污染量是关键。要大力推广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加强对化肥、农药的生产、运售、施用等环节的监管,出台相关鼓励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推行健康生产,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从源头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要积极开展水库保护区内相关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特别是施肥用药技术,虫害防治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果树栽培技术等,及时通过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等形式,把农民最急需的技术送到农民手中,给予全面指导。同时,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让部分农民先行先试,先感受到采用新技术的好处,起到积极宣传作用,让农民们在获得最大效益的同时,主动采用环保型技术开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