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
莆田:推进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一)
【发布日期:2015-08-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市政协“推进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题协商】报道之一

莆田:推进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

图为委员们实地察看库区除险加固工程

图为东圳库区垃圾清运点

图为库区利东村丈量现场

东圳水库是莆田重要的“大水缸”,担负着全市150多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同时它又是一座集灌溉、防洪和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2014年,市委、市政府把东圳水库综合治理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出台《莆田市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弘扬“东圳精神”,三年内完成东圳库区生态综合治理,实现东圳水库“大坝安全、水质优良、环境优美”的目标。为了解项目进度,市政协于2015年4月9日至10日组织部分委员,由市政协副主席林惠中、彭丽靖带队,深入东圳水库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相关乡镇、各有关部门的意见,进行认真研讨、充分协商,就如何推进东圳库区水源地综合整治提出意见建议。
5月下旬,市政协六届十七次常委会议召开,着重就“推进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进行专题协商。市政协主席林庆生,副主席陈元、李力利、王玉宝、彭丽靖、梁国章、王少华、赵爱红、吴健明,秘书长陈剑华出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林素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辉龙到会。 专题协商气氛热烈,委员们踊跃发言,提出真知灼见,部门积极回应。会上,彭丽靖代表市政协课题组介绍总体调研情况,调研成员代表作了专题发言,从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群众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市水利局、环保局、农业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到会,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就各自涉及的领域作了汇报说明,并对委员提出的问题作了回应。

[调查研究]

●现状
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市委、市政府2015年为民办实事的一号项目。2014年启动建设,该项目计划3年完成投资20亿元。目前各项工程都能按方案序时推进。库区一级保护区 内的搬迁已完成丈量,安置区建设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可完成工程的30%。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年底前可全面推广试点的经验及做法。库区周边的历史垃圾清运上半年完成,村庄污水治理、流域河道治理、库区退耕还林和生态修复建设都能完成序时建设任务。2014年底完成了《福建省莆田市东圳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申报材料》,经省政府批准,于2014年11月由省财政厅、环保厅上报财政部、环保部,批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完成。
●问题
地方发展与库区保护的矛盾仍较突出。东圳库区涉及的都是山区乡镇,这几年,为饮水源的保护,发展受到较大程度限制,农民增收渠道相对缺乏,转产转业能力偏弱,当地政府和群众要求生态补偿的呼声很高。而近年来生态补偿基本没有直接分发到群众手里,所以群众保护意识不强,参与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的生态保护机制和适合库区的发展模式,调动当地群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仍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推进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有待加强。从近年来东圳水库水质监测结果来看,农业面源的污染仍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库区内以枇杷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传统的耕作方式、施肥方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集雨区范围内,时有出现水土流失,一旦有较大的集中降雨,就有大量的有机质带入水库内,造成新的污染。同时,库区范围内还有19家屠宰户的废水脏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影响水质。畜禽业养殖污染时有“回潮反弹”的现象。
库区流域的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难度大。库区流域群众居住分散,生活污染点多、面广、线长。几年来,虽然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清理整治工作力度大,但仍存在较多问题。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现象仍较严重;实施三污(截污、处污、清污)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尤其是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低,不少地方仍未做处理,直接排放,严重地影响了库区的水质。
库区水资源的保护监管机制和考评机制仍不够科学完善。近年来,出台不少库区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也投入了大量的补助补偿金,组织实施较大规模的项目建设。但如何使水资源的保护方与使用方的权益更明确,双方的利益得到更加公正的认可与保障,缺乏科学的考评标准。而且重治理、轻管理,监管不力存在很多问题,如生活污水污染治理项目的管理缺乏,个别地方仍存在边保护边破坏的现象。水资源保护机制、监管机制不健全,每年市政府都出台了年度工作方案,虽然都明确了各县区、部门的职责,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时有出现多头管理,力量分散,甚至出现脱节、扯皮的现象。
库区水资源生态保护缺乏科学的专项规划。由于缺乏系统、全面的总体规划。几年来,水资源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效果,只能是局部、零星、阶段性的,无法形成系统的长期的治理效果,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问题。
●对策
一要广泛宣传,增进合力。东圳库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投资大、措施实。要密切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共识,减少阻力,形成合力,提高库区广大群众参与治理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做好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的宣传。《湄洲日报》、莆田电视台、莆田广播电台、《莆田侨乡时报》以及莆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要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大张旗鼓宣传新环保法,宣传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宣传水环境治理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对在保护水资源环境中出现顾大家舍小家的典型,要予以披红挂彩,上光荣榜,大力宣传报道,传播正能量,让典型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对破坏水资源环境的,要予以曝光,发挥警示作用。同时要发挥“莆田政务网”、“小鱼网”等的宣传作用,运用手机微信等渠道,进行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环保日、地球日、水利法颁布纪念日、生态文明建设周等活动,开展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自觉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水环境保护的法规法律知识竞赛,以镇、村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加不同层次的竞赛,扩大群众的参与面。同时还要通过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以村为单位组织举办水环境保护知识抽奖问答等活动,寓教于乐,扩大教育面,增强影响力。
充分发挥示范村、示范点的宣传教育作用。推广建设一批乡村环境卫生示范村,生活垃圾分类、清运示范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示范点,搬迁示范村,退果(耕)还林示范点等。通过示范村、点的典型示范作用,达到言传身教的宣传效果,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要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力度。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东圳库区水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危害大,治理难。要认真制订出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的规划和防控工作方案,针对各个区域和层面的不同情况,切实采取技术措施、政策措施、法规措施、宣传措施、经济措施、人文措施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规划既要有近期的目标,也要有长远的要求,点面结合、系统推进。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责任制,明确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指标,健全考评考核体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的执法力度,加大巡查的力度,建立问责追究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深翻施肥覆土技术,以及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为突破口,推进标准梯田的建设与改造工程,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广建设植被缓冲带,环库公路以下的所有果林植被都必须禁止采伐,促进其自然生长形成生态林带,建成守住污染物径流入库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条件的地方要开挖生态排水沟渠等。同时要认真制订方案,在不影响群众生活的基础上,坚决取缔十九家私人屠宰户,库区的猪肉供应,政府应协调由质量安全可靠的企业统一批发进货,财政应予适当的补贴,确保猪肉不涨价,变原有19家屠宰户为猪肉销售点,以方便群众的购买。(未完待续) (时报记者 郑育

分享至:
打印】 【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