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营经济是莆田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莆田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对莆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在今年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市民建向大会提交《关于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书面发言,指出莆田民营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从外部环境来看还存在政府服务不够、市场地位不平等、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从企业自身来看存在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不高、管理粗放等问题,成为制约民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为此,市民建提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建议。
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图为木材加工区企业生产车间一角
民营经济是莆田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主要体现:对经济贡献不断加大。2012年以来,莆田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0%以上,对规模工业贡献率为57%左右,拉动规模工业增长在10个百分点左右。产业集群逐步壮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我市民营经济涉及的领域不断延伸,形成了制鞋、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工艺美术、机械制造、林产加工等多个产业集群。品牌效应优势凸现。截至2013年底,莆田市拥有三棵树、沃特、才子等中国驰名商标19个,省著名商标226个,省名牌产品171个。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的品牌和产品。莆商民间资本雄厚。据统计,在外经商莆籍乡亲有上百万人,创办各类企业2万多家,年创产值2000多亿元。莆商在全国建材市场、民营医院、珠宝银饰、工艺美术等行业卓有成就。
市民建调研发现,莆田民营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从外部环境来看还存在政府服务不够、市场地位不平等、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从企业自身来看存在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不高、管理粗放等问题,成为制约民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政府服务及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虽然近年来中央、省市出台了系列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由于政策宣传贯彻不到位,行政审批事项下放的多,取消的少,许多惠及民营企业的政策难以落实。此外,行政审批前置条件过多、办事程序复杂、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上游产业、基础服务业的准入,政府采购、工业用地,税费负担,融资渠道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
产业层次不高。我市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的企业偏多,鞋服、食品、电子、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仍近65%,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民营企业资源利用深度不够,亟待转型升级。特别是,近来年由于资产价格飞涨,资本逐利性导致我市不少原本从事制造业的企业“脱实向虚”,投向房地产市场、民间借贷市场,甚至部分信贷资金也并未实际流入用款企业,而是流向了民间借贷市场。
创新不足,品牌缺陷。我市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大多数是从个体户、家庭作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技术储备上“先天不足”,本钱小、实力弱,往往不愿意在研发创新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多数民营企业研发投入还达不到标准,拥有的自主产权和核心技术也不多,产品科技含量偏低,更新换代速度偏慢。除沃特、双驰等少数企业拥有一定知名度的自主品牌外,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热衷为国外品牌“贴牌”、“打苦工”,争创、保护品牌的意识薄弱。
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企业主文化层次不高,家族式管理色彩浓厚,企业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不规范,转型操作能力较弱。此外,“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保守观念导致多数民营企业家倾向于单打独斗,缺乏合作精神,不愿意实施以资本为纽带的兼并重组和现代企业改造,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在人才资源方面,民营企业人才待遇落实不到位,高素质人才往往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就业,引进的人才一般也很难留住。多数的民营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此外,工人工资上涨、待遇要求高等诸多因素导致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招工难和用工荒。
融资较困难。当前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较单一,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一方面,银行适合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不够丰富,中小民营企业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较少,财务制度也不够健全,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在直接融资上,由于门槛相对较高,中小民营企业较难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募集到资 金。另一方面,民间借资虽然较便利快捷,但利率较高,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后,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将我市列为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为此我市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努力破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为推进莆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市民建建议: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进一步清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重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民间投资主体参与国有企业项目合作。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时间,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会计、评估、法律、管理等社会服务体系,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借助财税政策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做大,重点支持民营企业改造技术、制定标准、创建品牌,以及面向民营企业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平台与载体建设。实施土地配套政策,对民营企业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工业项目合理用地予以充分保障。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人才保障,加快培养和引进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和整体素质。建立市场、科技、劳务、政策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及其创业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借鉴经验,开展民营企业咨询“专属服务”,“一对一”的组织专家为民营企业产品开发研究、产品市场营销、员工基础培训等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力度,不断提高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力度。着力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鼓励民营经济进入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互动、创新发展,加快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做精做强,尽快形成大、中、小企业梯次结构、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强化民营企业质量、标准化和计量等基础管理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推动企业由无牌、贴牌向有牌,由有牌向名牌转变。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如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用工制度、企业财务制度、企业民主制度,使企业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健全“决策科学、公开透明、产权清晰、自我约束”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意培育独特的企业精神,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促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
改善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积极支持创办民营银行、民营金融租赁公司和民营消费金融公司等,增加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改进银行服务,降低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优化授信流程,提高民营企业的贷款审批效率。拓宽金融服务范围,为民营企业提供账户开立、资金结算、结售汇、融资顾问、电子银行等专业化综合服务。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推行适合民营企业的动产抵押融资,仓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信贷产品,大力发展“助保贷”、“流水贷”、“信用贷”、“循环贷”、“无间贷”等业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到创业板、中小板及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多方位筹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