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具有用地少、能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等特点,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地方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起着最终决定作用。我市人多地少,矿产资源较贫乏,历史原因造成经济、产业结构,工业等欠发达,目前我市经济社会正处大发展时期,意味着更具活力与张力,相对也就更有后发优势。
在今年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颜青山委员作了《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书面发言。他认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符合莆田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对调整我市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滨海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空间潜力巨大。受周边地区幅射,我市正顺应潮流构建宜居城市,壮大文化产业,将起到功半事倍的功效,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正逢其时,不久之将来将反幅射于全省,填补经济发达区的发展盲点。
发展文化产业,关键还在于有具体的政策引导和工作措施。他就此提出具体建议。
随着海陆交通网络的逐步便捷完善,加上我市自身旅游资源山、海、湿地平原兼备。海岸景观丰富多姿,域内水系发达,壶山兰水、四季如春,生物多样性,花果飘香。地域文化突出,妈祖信仰已成品牌,三教合一兼容并蓄,南少林文化蕴藏商机,九鲤湖祈梦文化蜚声海内外,陈靖姑文化享誉闽东南。传统民俗体系保持完善,特色文化明显。我市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等优势。
莆田自古“无兴不成市”之美谈,中原文明与古闽文化充分碰撞融合,形成莆仙独有精明、勤劳、坚韧、协作之品性。恰逢当下经济浪潮中正蓄势待发。就历史产业规模效应看可圈可点,民营医院、医疗器械、纺织印染、布匹交易、金银、珠宝首饰加工、服装轻工业品,家居装饰材料,仿古家具、木雕、石雕、铜雕等手工艺品枚不胜举。同时,饮食文化形成了莆仙独具特色:米粉,线面、卤面、扁肉等。
广泛发动、形成共识是推动文化产业崛起的必要前提,也有利增强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的信心。但关键还在于有具体的政策引导和工作措施,比如说,保护旅游资源、挖掘人文资源、明确城市文化定位、培植引导能工巧匠、文化引航、走规模上档次、求工艺追品牌等。扶持、培养、造就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采取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引进资本等方式,重点培育了几大龙头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企业,使其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点:
●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观念,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渠道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化文化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纳入任期目标,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其次,必须进一步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变“办文化”为“管文化”。第三,政府主导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办法,发动全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确立机关职能机构,明确职责,全面调动文化人士,莆仙人脉、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发掘潜力,引导提高品位、档次,走专走特,不断拓展提升,休闲、娱乐、购物、健身、习武、朝拜、参悟、祈梦文化,构建高度文明发达文化产业高地。
●健全文化产业统筹协调机制,激发文化产业的内在活力
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完善的文化工作宏观管理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为各类文化企业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要强化导向,构筑平台,疏通渠道,提供服务,为文化产业的突破和快速发展创造条件;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改革,把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主攻方向,按照区别政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化改革。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介服务机构,要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多种所有制参与文化中介市场,通过竞争提高文化市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改革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要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好国家现行的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融资、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支持其发展,引导文化产业的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的集聚和发展。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项目,建设一批公益性重点文化工程。2、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发展文化投资风险基金,探求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增加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要加快建成市规划展示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在这些公益性文化设施设计中要突出体现莆田特色文化底蕴,不断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3、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兴办文化企业,发展文化产业。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产业。
●实施文化人才引进战略,积蓄文化产业的人才资本
目前,文化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创新文化产业人才管理体制。同时,在一些高校开设文化产业专业,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为文化产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要通过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和选拔机制、科学合理的文化企业家价值评价机制、积极有效的文化产业价值分配机制等机制,为我市文化产业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优越环境,使各类文化产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 (颜青山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