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初探宋代李富父思泮公墓
【发布日期:2017-07-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吴国柱

李富父思泮公墓道碑

满党山古墓远景图

南溪古道片段

距古墓几十米的路旁竖立着此墓折下的厚三合土

笔者因去年写南溪古道的缘故,查阅1996年涵江新浦李氏海内外修谱理事会李瑞廉总编《陇西新浦李氏宗谱》331页录有明正德十年《重修思泮公圹志》一文曰:“公讳泮,字思泮,宋赠承信郎、殿前制干,妣黄氏,重封太安人,合葬南厢南寺(南山广化寺)后满党山(位于今城厢区凤凰山街道朱坑村大兰里自然村境内),九世孙文贤公、十世孙葵公,附葬墓右,更代湮芜,墓石圮坏,承恩(思泮公裔孙)奉严郡同知伯通公而修之,因得公铭于圹内,虽其石毁文没,不可全考,然所谓长子富、次子彦达及太安人身拜重封,年登上寿数语,犹幸其未泯焉。姑述而志,诸圹年有靖康(靖康二年)、建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月有六月,日有二十二日,其为生卒与葬,则皆不可得而悉矣。呜呼!自建炎、靖康距今三百余年, 国家已更几姓,而公一壤之土,乃能兴衰起废于深山断谷之中,岂非公之盛德在于幽明,有不容以终晦者耶,李氏子孙亦永远之有赖矣。大明正德十年(1515)岁乙亥闰四月辛酉,赐进士第、奉政大夫、四川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颐斋顾阳和志仁甫撰文。”(注:顾阳和官衔与落款年不符,提前了。顾阳和,字志仁,莆田城关行尾巷人。正德八年(1513)福建乡试张岳榜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初授吉水知县,历建昌县知县、南京吏部稽勋司署郎中,嘉靖十一年(1532)二月升四川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十五年(1536)十一月升至河南按察司副使。)
又听朋友和朱坑村民说起在南溪古道“接待岭”处以前有一块李制干的墓道碑,前些年被李富后人运走保管。当时尚不知墓道碑存放何处?又没有见到实物,就误信是李富墓道碑,误认为李富初葬于满党山,以致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发表于《莆田侨乡时报》的《南溪的历史痕迹(二)》一文中出现错误记述(把李富父思泮公墓道碑误认为是李富墓道碑,又因此以为李富初葬于满党山,二十年后迁葬常太里长基山。),现予以纠正。
今年七月二日下午,笔者在阿詹友家看到一本2015年由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会李氏委员会编《李氏后裔》会刊(第一期),其中第1至5页载有李福生著《李富——“千载殊绝”的人物》一文,其第5页载:“李富祠坐落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东墩自然村,原为李富故居,后裔改为祠堂hellip;hellip;又存宋赠殿前都统制司制干李公墓道碑,系明正德十四年裔孙承恩为李富之父泮公所立,解放后因墓被毁,后裔把石碑运回祠内加以保护hellip;hellip;”看到此篇文章,才知墓道碑保管于李富祠,且是李富父思泮公的。笔者决定去亲眼目睹一下,于七月六日下午专程到李富祠,联系李祖干和林支部书记,说明来意请开门参观,我在祠内埕上对此墓道碑进行尺寸丈量和文字记录。墓道碑为天然随形大石,长约195厘米,宽约100厘米,厚约57厘米。平放的大石上面中间直二行阴刻隶书:“宋赠殿前都统制/司制干李公墓道”十四大字,上下款小字楷书:“公在□□山之□□丁山,此至祖墓前皆/石砌坦道,明正德□□□□□承恩□”。
李富(1085-1162)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慈善家,官任殿前都统制司干办公事(简称“制干”,故世称李富为“李制干”)。其父李泮,字思泮,以子(长子李富)贵,赠承信郎、殿前制干。大兰里自然村的50岁以上的村民大多介绍南溪古岭道上有一块李制干墓道碑,满党山有一座李制干墓,原因在于对“赠”字没有作区别对待,其实无“赠”字表示李制干(李富),有“赠”字表示李制干(李泮)。正确说法是南溪古岭道上有一块李制干父思泮公墓道碑,满党山有一座李制干父思泮公墓。
大兰里自然村一位七十岁的阿吴还介绍,上代留传李制干有十八个墓,传说李制干被诬告杀头,皇帝知情后悔错杀忠臣,赐金头玉脰厚葬,为了防盗,共抬十八口棺材出殡埋葬。此种传说不足为信,聊为饭后谈资罢了。
文献史料有载李富父思泮公墓在满党山,又有其墓道碑实物,就想去看墓,于是七月二日上午,笔者到大兰里自然村,币请一55岁吴姓村民带路,从村中经过稻田间小路,再往满党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荒为果田)的土路(施肥、采摘、运输枇杷用的小路)走,有些路段的路两旁长着约2米高的芦苇及杂草,走约几百米后来到一片枇杷树果地,看到一座古大墓的概貌(残貌),因文革期间墓被严重破坏。阿吴对我说:“他青少年时放牛,经常来过这里。这里是李制干的墓(误,乃指李富父思泮公墓),以前南溪双石板桥过后有一条石墓道直达墓前。可惜文革期间此墓道上的石条、石块大多被拆为他用。”墓道上还有一崖刻“石鼓”二字,惜因天气炎热和墓道多年没人走了,今天无缘见到。此墓因遭严重破坏和开荒为果地,今依稀可辨墓头(墓龟)、墓手、墓埕,墓门已毁,可见有3个空墓室,每个墓室宽约90厘米,墓室上三合土厚度达50厘米。墓长约17.5米,宽约8.5米。墓有内埕、外埕。距墓大几十米的路旁还置立着一些从此墓拆下的三合土块。
笔者于七月六日下午在白塘洋尾村参观李富祠后与李祖干交流,他介绍,在十多年前,他们一行十来个人来到大兰里自然村,请村里老人带路去寻找思泮公墓,看了几个已不成形的墓,不能确认失望而归。我拿出用手机拍照的墓图片给他看,他说:“没见过这座墓。”疑问由此来了,同样由本地村民带路,所指认的墓不一样,难道是村里老人看到大片果地而认错或未走到笔者所拍的墓址?笔者在此抛砖引玉,首先,笔者所见所拍的这座古墓在满党山;文革以前此墓比现在的规模更大,更壮观。查阅明弘治《重刊兴化府志·礼记·墓志》(第25卷)、清康熙《福建通志·古迹(宅墓)》(第62卷)、清林扬祖(1799-1883)《莆田县志稿》;清乾隆以前的莆田县历史名人墓域没有在大兰里(大岚里)满党山的。只有李氏宗谱记载李富父思泮公墓在满党山。从三合土厚度和墓规模可以想到一定是大富人家或是官宦家庭选址所为。
笔者所见所拍的这座古墓,目前因各种条件限制(考古、风水等),尚不能确定是李富父思泮公墓,欢迎考古学家、文史专家、风水师、李泮裔孙等人士通过对古墓遗址进行考古,也可通过对思泮公墓旁的满月院(宋时为南山广化寺十院之一)遗址进行考古,以期早日得出此墓的主人身份。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