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松 林文坤
旧惠政桥
新惠政桥
惠政桥位于仙游县游洋镇机关大院南面,横跨在游洋溪上。据桥碑记载,最早的惠政桥是在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由兴化知县陆楠倡建,为长15米、宽3.6米、高15米单孔石拱桥。距今也有800多个春秋了。惜毁于1999年10月9日特大洪水。该桥于2000年4月重建,12月30日落成。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在当地民间还称惠政桥为“奸臣桥”,这与该桥“桥头不见桥尾”有关。
传说,惠政桥建设之前,县治所与街道之间被粗溪隔断,溪岸两端邑民仅用简易石板铺在溪中让人过渡。遇有山洪侵袭,时常被冲垮,既劳命,又伤财,也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建一座跨度大,高出溪面不易被山洪冲毁的桥,一直是兴化县人民的心愿。
无奈兴化地处山区,四面环山,资源匮乏,人口不多,建造一座横跨东西溪面五丈多的石拱桥,谈何容易?时任兴化知县的陆楠倡导乡绅士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请人设计,在县衙通往古邑旧街修建一座长五丈、高亦五丈、宽一丈有余的石拱桥,桥是以花岗岩砌成的单孔拱桥,桥面铺有石级,两侧设石栏杆,拱桥的拱度极大,站在桥头的确看不到桥尾。它造型奇特,构工精巧,像一轮明月高悬在清澈明澄的游洋溪面。这种设计既扩大粗溪上游洪水的过水量,又减轻桥身的重量压力,更给古县增添一道美丽的“弯月出水”的风景。
惠政桥落成不久,县衙国库亏空,县令上书请求国库支援。朝廷便派一巡抚到兴化县巡视。当巡抚到达兴化县时,县令便作陪他步行数十里察看山民困难生活和风俗民情,沿途劳顿,使巡抚劳累过度。第二日,只好听从县令的安排从县衙坐轿至桥头时,正值当日阴云密布,山雾笼罩,能见度低。
巡抚在县令陪同下在桥西粗略观看一番桥头景致和壮观的桥身后,县令便令人迎来一顶轿子,小心地将巡抚扶进轿子,并放下轿帘,然后按预先步骤让轿夫抬轿上高五丈有余的桥端后, 下桥直达古邑街上转了一圈,又回到桥东的太平社亭中休息,知县趁机介绍建设这座“桥头不见桥尾”的“艰辛历程”,并请颇有书法造诣的巡抚为桥命名,巡抚感慨山民交通不便,兴化举全县之力建桥不易,便挥笔即书“惠政桥”三字,以示用“执政惠民”之意,让兴化穷县多善治,惠民稳定固国基。
当然,事后经巡抚回复朝廷,兴化县得到一笔数额不菲的拨款,自不必说。但与其说兴化县置于山区腹地,财政紧张,使山区穷县得以维持至公元1313年,再也撑不下去而迁址湘溪(今涵江区新县),不如说是陆楠是穷则思变,既为兴化广开财路,又给当地邑民广架致富桥的一个良吏。故而,古邑游洋桥再也不能称为“奸臣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