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芬
图1 马思聪陵墓
图2 马思聪墓碑示意图
图3 陵墓后方嵌于砖壁中的石碑
明代马思聪陵园位于今华亭镇西许村汤亭山北纬25.367deg;东经118.918deg;附近地区,1997年12月,马思聪墓确定为原莆田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属于城厢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建的马思聪陵园牌坊就在福昆线公路东侧,牌坊南侧有石阶通往山腰的墓地。
冬日的一个午后,与文化采风的朋友们寻访其踪。拾级而上,石阶的北侧有一座褒芳殿。此殿主祀张公圣君,陪祀甚多,包括马府大人——马思聪,马府大人坐像位列左侧忠节祠神龛。在殿内南侧墙壁,马思聪陵园董事会于2002年10月9日用枣红大理石刻写了马思聪事迹简介,足见当地村民对马思聪的敬仰与爱戴。
马思聪何许人也?据综合《明史》《明实录》等史料记载,马思聪(1470-1519),字懋闻,号翠峰。莆田县黄石塘尾(今荔城区黄石镇)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任浙江象山县知县、江西萍乡县知县,后迁南京户部主事,督粮江西,驻扎安仁。他在任期间,在象山去奸恶,兴水利,复修二十六渠,灌溉农田万顷,在萍乡平定流寇刘六之乱,作为南京户部主事,前往江西督粮,在安仁驻扎。此地离宁王朱宸濠邸约三百里。朱宸濠谋反,都御史孙燧、副使许逵皆遇害,马思聪被执下狱,他与参议黄宏(字德裕),绝食六日后死去。其子马明衡扶柩归返莆田。朱宸濠叛乱平定之后,朝廷将马思聪与孙燧、许逵并赐庙祀,予额“旌忠”。明嘉靖九年(1530)十二月,赠马思聪光禄少卿,配享旌忠祠,入祀莆田乡贤祠。西 许的这间褒芳殿中配忠节祠亦可接受。今尚有马思聪与其子明衡合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莆田刘尚文(字淡斋)刻本《马忠节父子合集》存世。
从褒芳殿南侧门出,继续往东拾级向上,经过一间临时搭建的祭祀马府大人马思聪的祠堂后,折向南侧小路,只需十米步便可见到马思聪陵墓。陵墓重修于1988年,依山而建坐东向西,斜坡对称式,不计南北两座碑亭,仅陵墓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陵墓面阔约15米,进深约40米。台基共三层,台基主体皆为砖壁,据村中老人说,这些壁砖多为明代之物。底层为水泥埕,两侧为碑亭,南侧碑亭立着马思聪墓为莆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正面为“马思聪墓”标识,背面为马思聪事迹简介;从中间走上五级台阶,为第二层台基,这一层埕的宽度在南北两侧各比底层缩减2米左右;从第二层台基两侧踏上五级台阶,就到了陵墓的最高层台基,这一层是陵墓主体部分,有墓碑(示意图见图2),陵墓后侧为半弧形,墓后方砖壁中嵌有一块石碑嵌于砖壁中,上书“明马思聪陵墓”(见图3)。
整座马思聪陵墓周围都在汤亭山的绿树掩映中,迎面正好向着夕阳的光辉,阳光洒落在陵墓正面。斯人已去,长眠于青山之中,其精神与气节永存;站在义士的墓前,抚今追昔,接受灵魂的洗礼,吾辈尚需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