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范/文 雪泥/图
炊烟是做饭时从烟囱里冒出来的烟雾,有柴草灶才有炊烟。在这电、气主宰厨房,城市流行整体厨柜的时代,柴草灶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我们忘不了烟熏火燎的厨房,呼噜呼噜的风箱,清晨此起彼伏扒锅灰的声音,屋顶上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灶膛里烤地瓜、芋头的香气,柴草灶做出的饭菜的味道。我们怀念那个年代的柴草灶。在莆仙地区,农家柴草灶有明显特色,而且与文化、民俗相关。
在莆仙地区,砌柴草灶,是有一些禁忌的。一般说来,不能一进门就看见灶膛口,灶膛口不能向北,而且要选个好日子。这就决定了灶在民居里的位置。柴草灶形状为长方体,一般靠近房间角落,一面靠墙。在莆仙传统的“厅加厢房”民居里,如果灶砌在大厅后面,灶的一面靠在房子的后墙上,灶膛口面向左(或右)边的厢房。如果在厢房,灶一般靠在外侧的墙壁上,灶膛口向前或向后。
柴草灶用土坯砌成,也有用砖头的。土坯虽然是早期用的材料,但比砖头保温性能更好,外面再砌一层红砖头,把整个灶包起来。外侧装上风箱。灶台边的墙壁上会贴上灶君像。灶面上放锅的空洞旁边铺上红色的片砖。前面,灶膛旁边的壁上挖一个小坑,用于放火柴。灶膛(俗称“灶腹”)口下侧放一块砖头,以挡住灰烬,掏灰烬时就拿下。灶膛口上方用片砖砌一个正方体,就像一个没有盖的盒子,没有盖的那一面向前,下面那个片砖上打一个洞,上面放一个装满水的小陶罐(俗称急烧),烧火时利用烟火携带的热量,把水加热,可用于洗脚等。隔年饭会放在这正方体的上方(俗称灶头)。正方体旁边靠墙壁那一边就是烟道。
烟道一般紧贴墙壁用砖头往屋顶砌,也有用黏土烧成的红色的圆柱形筒砖头尾相接摞起,周围用几片细长竹片框住,再用铁丝横着把竹片连同筒砖捆牢。在屋顶打一个窟窿,烟筒露出屋面。用一个底面挖出小洞的小陶钵(俗称坩,音科),倒扣在最后一个筒砖上。这就形成了一个烟囱。根据灶在民居中的位置,烟囱的出口一般在前后坡房子的后坡靠近后墙,或靠近厢房边墙,也有从最外面的墙壁上斜着穿孔而出,只露半个斜的筒砖。久而久之,烟气在烟囱口上方的墙壁上留下一道黑烟的痕迹。有时候突然有大量火星不断冲出烟囱口,俗称“烟筒冲烟”,那是太多烟灰集结在烟道上,燃烧起来,这时就要通烟囱。通下的烟灰和锅上扒下的锅灰,都是极好的肥料。有时候由于雾气重或强风吹入,烟排不出去,倒灌入厨房。所以烟囱要设在下风处,而且露出屋顶的部分不能太高,沿海比山区低,一般只有一个筒砖那么高。
因为灶靠近墙角,一面贴墙,灶膛口与墙角之间留一个长方形的小空间,用于放柴草。旁边放一张椅子,烧火的人就坐在那上面。这地方叫“灶厨下”。俗语说“灶厨下相(音肖)贺老妈”,在厨房灶下夸奖老婆,比喻自夸。
与柴草灶相配合的功能用具有锅,俗称“鼎”,名义上,我们都是鼎食之家。以前城关鼎犁厂,铸造生铁的犁与锅。有火钳,俗语说“火钳短短会强(音桥)手”,火钳再短强于手,谓工具再简单,也胜过手,能胜任人手做不了或无法完成的工作。有用于扒草木灰的“禾灰扒”,那是一块正方形小木板,装上木条手柄。有吹火筒(俗称火卷),用久了靠火的那一头由于被火和灰烬烧烤而碳化成黑色。有时候灶膛里的火熄灭了,吹得脸红脖子粗还是烧不起来,吹啊吹啊,冷不防火“轰”的一声,火舌极速冲向灶膛口,赶紧缩头,来不及就火烧眉毛。但是吹火筒仍然比不上风箱,拉着省力,而且风大。不过要是柴草较湿又塞得太多,光冒烟火烧不起来,灶膛中充满二氧化碳烟气,那时气急败坏,拉风箱的节奏就会由慢板转快板,活塞呼噜呼噜喘着粗气,进气阀门吧嗒吧嗒。
顾名思义,柴草灶吃的是柴草。在平原上,大部分烧稻草。一小把稻草折成约30厘米长的小束,中间用稻草的尾巴绑一下,送进灶膛。大部分农作物的枝干,晒干了都可以用于烧火,如麦秆,豌豆杆,剥下的干甘蔗叶。豆杆烧起来噼里啪啦响。小孩子调皮,扔几个龙眼核进灶膛中,一烧着会发出很大的爆裂声。荔枝、龙眼疏花时折下的树枝,晒干了也是好燃料。每年都要买点柴火补充。木柴类的有柴片,油脂较多的可以用于引火;还有山里的灌木或松树的叶子,由于比重轻,一担就是两大捆。开门七件事,柴是第一件,那时平原上的妇女农闲时会跑几十里外去捡柴。平时经常在附近收集树叶,而儿童放学后也去“戳叶”。戳(音拓)叶用戳针,一根粗铁条,一头磨成针状,另一头拗成环状。一只手抓住环状一头,看见树叶,就用针状的那一头戳进树叶,另一只手把树叶往上撸起,使紧靠在一起,直到整根戳针上都密密实实地串满了树叶。枇杷、番石榴叶子最厚,耐烧,提供的热量多;桉树、柚子叶子有油脂,燃烧的时间短但烧得热烈;荔枝、龙眼的叶子很多;柿子、榕树、乌桕的叶子薄或小,只合用竹筢子收集。
柴草灶燃烧的残余物是草木灰,可以做肥料,直接洒在农作物上或旁边。抓一把放在韭菜割完后留下的茬上,几天后韭菜长出一小截,白白的,嫩绿嫩绿的,头顶着一块黑黑的草木灰,很有意思。草木灰在民俗中有重要用途。七月半(中元节)人们会盛一竹筐稻草烧成的草木灰,注入清水,过滤出金黄色的碱水,加到大米磨成的浆中,蒸成金黄色的食品“金馃”,用于祭祖。
熟食是人类饮食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革命。自古以来一日三餐人们都围着灶台转,生火做饭。古人说:“耕犁歇午炊烟起”,“炊烟万灶斜阳里”。柴草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文化民俗也有所反映。
在莆仙地区,旧时有人用“灶”命名,如阿灶,灶治,文灶,金灶等。
地名中有磁灶,其附近有古代烧陶瓷的窑炉,还有铁灶。可能古时候人们把窑炉也看成是一种灶。
仙游有一个关于灶的谜语:“四四角,躲壁角。会食草,勿会厮拍。”四方方,在墙角。会吃草,不打架。较好地概括了柴草灶的外形与特征。
我们把厨房说成“灶前”,突出了灶的位置。俗语说:“牵挂曾孙无灶前”,担心曾孙没有厨房,谓不必要的担心。“灶布”指抹布。猫怕冷,冬天的时候常常蜷缩在灶膛口,利用灶里的余热取暖,俗语谓“猫子隐灶空”,灶空指灶膛口。“欠一灶火”,或简称“欠灶”,是傻或糊涂的意思。原意大概是烧火时间不够,火候未到,食物未煮熟。比如做饭,还没有加热到饭完全熟,还差一灶膛的火,就歇火了,结果煮出的饭不熟,质量欠佳。
在民俗方面,前文所说的关于砌灶的的禁忌就是。另外,出远门的人,要携带灶膛中取下的泥土(俗称灶土)到外地,如果遇到水土不服,就把这灶土冲水喝下。婴儿出门,要在其鼻子尖上抹上锅灰,称“担灶”。大概莆仙人认为,水土不服,主要是饮食不惯,故抹上烟灰、喝点灶土,就等于用家乡的灶煮饭吃,就不会不服了。春节,人们会在灶的边侧糊上祈福的红色剪纸,如“聚宝盆”。除夕夜在灶膛中烧一大块硬木,使之保持火红没有明火状态,一直到正月初一,称“火母”,寓意年年兴旺、旺盛。除了在年关祭灶(俗称送灶公)之外,人们还在农历八月初三祭祀灶神,据说那天是灶神生日,那一天就被称为“灶公生”。这又牵涉到一件大事。灶公生日那一天前后,正值天文大潮,俗称灶公生水(意思是灶公生日那天的潮水),如果那几天遇到台风暴雨,其造成的破坏就更大、更可怕。所以要严加防范,以免自然灾害发生。
我们回忆柴草灶,一缕缕炊烟是过去岁月与故乡的永远记忆,我们也怀念想念共灶同食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