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
六十五、莆仙方言独特修词手法
方言流行于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当中,以低俗为其特征。上面笔者叙述的那些文绉绉的古汉语词句,是先人世代遗留下来的,千百年的积淀,很珍贵的文化底蕴。但是,今天人们在运用的时候,还是当做低俗的,因为大家不懂得其来历,说传统方言时不把它当做一种文雅的谈吐。而且,莆仙人在用方言表意交流时,有时为了加强语气或增添语言的感染力,还有一套独特的不成文的规则—修词手法。最低俗的、最盛行的是好加粗话成分。例如笔者拙文“连不树”一则中所说的。最常见的是“连不”式的修词手法。“连”是“ ”的别字,“连不”后面可以加各种动词,或动宾结构短句。以此来加强语气的分量。请注意:这里“连不”的“不”,不是否定词,而是意愿语气词,义同想要。“连不去”是说连( )想要去,逆指为坚决不去,去的就是连( )。同样可以理解“连不参这个活动”,“连不跟他玩”的意思。这样修词手段杀伤力很大,不但表达了说话人的意愿,还打击了很多人。不过内中深意一般人不去计较。
莆仙方言中“不”字的意义,除了上述做意愿语气之外,还可做“连词”,与通常的“又”同义。例如“贪官不食不要不拨撩”,是说“腐败的官员要吃又要拿又要玩弄”。俗语“不乌不粗不大食不镇铺”。是说一种没出息的懒汉,长得又黑又胖,又好吃又爱睡懒觉。“不”字做为如此修词是莆仙方言的一个特色。
莆仙方言有时还在形容词后面用具象词重叠做为附加成分,来提升语言的感染力。例如:凊冰冰(以冰表冷)、热沸沸(以开水表温度)滚灼灼(古称热水的滚水,热到可灼伤人的温度)、硬骨骨(硬得像骨头)、软饴饴(软得像饴粿)、绿菜菜、绿竹竹(以菜竹表绿)、黄穗穗(成熟的禾穗是黄的)、白雪雪(以雪表白)、青苗苗(苗变音为面)、长毛毛(应为后起词,织毛衣的毛线很长,一说毛是漫的变音)。等等。
上述构造修词手法还需要花费一番功夫,聪明的莆仙人用更省力更便捷的手段来打造给力语言。即把原来的词,前一个字重复,就表示更深一层的意思。例如:漂亮—漂漂亮、好看—好好看、清楚—清清楚、困难—困困难、生疏—生生疏、熟份—熟熟份、方便—方方便、大方—大大方、邋遢——邋邋遢、清皓—清清皓、天罡相—天天罡相、流氓坯—流流氓坯,等等。而普通话中这类的修词手法是两字都重复,例如:清清楚楚、大大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