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碧仙
采风团成员来到黄国璋等游击队员住过的地方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杨卫东一行到马院村实地考察革命历史旧址
民宅的门窗上弹孔密布
经苏华同志审阅的《常太乡老区革命斗争史》
从城区驱车前往常太,进入常太境内后,沿途可见很多村都立有“革命老区村”的石碑。可以说,常太镇是莆田点燃革命烈火的发源地之一。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常太镇的闽中游击战争,锤炼了160多位革命中坚分子,为抗日前线的新四军输送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也让常太这个山区乡镇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革命的光辉史册上。
而在马院村,不仅立有“革命老区村”的石碑,紧挨着的一块石碑上还刻有“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字样。据有关史料记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中地下党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且没有正规红军部队参战的情况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在国民党地方当局严密控制的地区,坚持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开辟了3个游击根据地,使游击区域从莆田、福清一直影响扩大到仙游、永泰、闽侯、惠安等县。其中,以常太顶外坑、漈川、金竹坑为中心的莆仙边游击根据地,主阵地就是现在的马院村。涌现出韩永藩、邱子国、陈金潘等革命先辈。这不仅给马院村留下了一份荣光,也成为马院人最珍贵的红色记忆。
2015年,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一行曾两次到马院村考察,并与我市相关部门沟通确定将在马院村建立闽中游击战争纪念馆(闽中游击区革命史展示馆),集中整理展览部分实物,并通过声光电资料还原当年的战斗历史,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游击战争,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8月2日,记者与采风团一行来到位于马院村治印满自然村的闽中游击区革命史展示馆选址点。尽管12户相连的老民居已经修缮一新,但房屋柱子、门窗上赫然醒目的弹孔密布,令人仿佛依稀又听到游击战争岁月此起彼伏的枪声。
值得一提的是,闽中游击区革命史展示馆所征用的12户老民居,均是当年闽中工农游击队借住过的民宅。其中,今年75岁的老人杨国梁和他的兄弟、叔叔一共捐出4户。不仅如此,杨国梁的祖、父辈,也与闽中工农游击队有着不解的情缘。
奶奶给黄国璋取外号
马院村地处莆仙边界,山高路险,森林茂密,地理位置特殊。杨国梁家的祖宅座落在马院村治印满自然村,即当时的金川村治印满自然村。那里地形更为隐蔽,四周有芦苇荡作为掩护,且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到那里。除此之外,在杨国梁的记忆里,当年自家房屋的门前还种满了樟树和几棵枫树,从远处望,根本无法发现这里有房子,隐蔽性极好。加之爬上门前的一棵大树上视野极其开阔,可以观察到唯一一条必经路上的动静,一旦发现有敌情或异动,就能及时撤退到牛鼻孔山上,因此,这里成为闽中工农游击队员的藏身之所。
据杨国梁回忆,从小他就听奶奶苏阿冇时常和他们讲起游击队员住在家中的故事。苏阿冇告诉他,当时虽然有几个亲戚的房子连在一起,但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很多亲戚外逃了,只有他们留了下来。那时黄国璋比较常住在他们家里,另有一些游击队员则是轮流住在这里。在不知道黄国璋的名字前,苏阿冇见黄国璋皮肤黝黑,还给他起了外号叫“阿黑”,黄国璋也不介意。
不仅接纳和掩护游击队员居住家中,苏阿冇与杨国梁的叔叔杨金荣还暗中收治过一名革命伤病员。杨国梁说,苏阿冇曾和他提起过,他们将这名叫郑怀(化名)的革命伤病员偷偷藏于自家屋后一间仅能容下一张床铺的小屋内,每日三餐给他送饭、送药。怕暴露郑怀的藏匿点,他们不敢请医生给他包扎、看病,所幸的是,苏阿冇懂得不少民间土方子,于是就用土方子为郑怀包扎、治病。每次送完饭和药后,他们还用菅茅将小屋隐蔽起来。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一个多月后,郑怀身体逐渐恢复,向他们道了谢后,便匆忙隐入山色中,往仙游方向奔去。
父亲助游击队增添枪支弹药
20世纪30年代,常太镇处于国民党地方当局严密控制的地区,当地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杨国梁回忆道,奶奶苏阿冇告诉他,当时国民党军屡屡进犯马院村,村民们赖以耕作的牛被他们宰杀了七、八头不说,生猪等家畜更是不计其数。农作物临近收成,也被一把火烧得精光。此外,国民党军还四处抓捕群众,企图问出游击队员的身份和藏身之所。杨国梁的父亲杨金莺也曾被国民党军抓去严刑拷打,然而,一心向往正义的杨金莺宁愿挨打也不肯透露游击队员的信息,终致腿部残疾。
关于杨金莺的美谈还不止这一件。杨国梁告诉记者,母亲林亚秋曾与他提起过,父亲杨金莺时年30岁左右时曾轮任过“甲长”。当时在常太镇渡口村上坂自然村有个“乡团”,成员手中有十几支枪支。杨金莺不畏艰险,以职务之便作为掩护,对他们秘密进行革命思想教育,最终成功说服他们将枪支交予闽中工农游击队,为革命斗争增添了枪支弹药。
母亲徒步为游击队运送无线电台
杨国梁的母亲林亚秋是“五老人员”( 即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接头户、老苏区乡干部),2015年去世,享年93岁。回忆起母亲,杨国梁说,母亲是一个勇敢的人。据他介绍,年轻时的林亚秋曾受游击队委托,与其叔父杨行咪徒步前往延寿桥运送游击队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武器”——无线电台。为了运送途中的安全,二人各挑一副篮子,乔装成普通进城买卖的农民。天色尚未发亮时从马院村出发,一路疾行,到延寿桥时,已是下午时分。顺利接头后,林亚秋和杨行咪二人小心翼翼地将无线电台的零部件拆分,分别置于各自的篮框内,将其隐蔽严实。为躲避国民党的追击和盘问,夜幕降临时,二人才摸黑从城里动身返回马院。尤为惊险的是,当他们走到常太境内的熨斗路段时,一度被国民党军队发现,幸而二人机智隐蔽,躲过一劫。一直到次日清晨,林亚秋二人才将无线电台安全送到马院村,亲手交到黄国璋手中,为闽中工农游击队与外界连上了永不消逝的电波。
杨国梁为常太编写革命斗争史
在“红色家庭”中长大的杨国梁,1959年初中毕业后破格被厦门大学录取。杨国梁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入学那天,他胸前佩戴鲜艳的“光荣花”,在全村人关爱的目光中,身披马院人家的历史荣光,从马院这座重新恢复静谧安详的小山村,一步步走向光明的未来。
4年后,杨国梁从厦门大学毕业回莆,进入农业系统工作。几年后,心系家乡的他回到常太镇成为一名教师,此后一直从事乡村教育,直到2000年退休。
而在此期间,1985年,由市民政局老区办牵头,常太镇对境内“五老人员”进行全面普查,身为“五老人员”的后人,杨国梁挑起重任,与其他几位成员组成一个班子,不仅协力完成了境内“五老人员”的普查,还借此契机,通过与“五老人员”的座谈与对话,编写了《常太乡老区革命斗争史》,为莆田乃至中国的革命斗争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也为这一段红色文化的传承,留下了鲜活的文献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