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一部电台的传说
【发布日期:2017-04-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詹珊

话说公元1934年10月-1936年8月之间,中共闽中特委领导一支闽中游击队,在以常太为中心的莆仙边崇山峻岭中,开创出一块独立的游击区。活跃其间的游击队在没有正规红军部队参战的条件下,完全由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独立自主开展武装斗争,他们通过打土豪、攻民团、杀恶霸,破仓分粮接济贫苦民众,先后突袭国民党常太区区长,袭击马口铺田赋征收处,镇压民愤较大的铺差韩觐侯等一系列活动,有效钳制和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扩大了闽中工农游击队的影响。

为了遏制闽中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国民党军不得不把第四十九团从福清调到莆田来“清剿”。此次“清剿”,时间持续达三个月,敌人除了派出正规军外,还拉来壮丁百余名,保安团一个中队,分四路由下宫、漈兜、渡口、外坑等处进兵兜剿。“清剿” 期间,敌人采取了“三光”政策,见人杀人,见房烧房,见牲畜则杀牲畜。面对敌军的残忍,更加激起常太村民的义愤,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有的尽心尽力照顾伤员,有的将粮食节省下来支援游击队,有的则机智地为游击队传递各种消息 。这其间有一个故事流传至今,那就是林阿秋和他叔公为山里的游击队递送电台的事。

在国民党军疯狂“清剿”期间,隐蔽在深山老林的游击队急需一部电台与外界联系,以便更加准确有力地打击敌人,而远在城里的地下党组织也已经搞到了一部电台,可是,敌人将常太与外界的唯一一条路布满了岗哨,村民们出出入入需经严格盘查,怎样才能将电台及时地送到游击队的手里?由谁去取回电台?时间一天天过去,山里的游击队听不到上级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上级地下党组织也不知道游击队的状况,游击队长愁眉不展。村民林阿秋看到大家着急,自告奋勇约上叔公两人,于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他们假扮成走亲戚的模样,挑着一点点舍不得吃的山里竹笋出了村,两人按照游击队提供的路线,很快就找到了地下联络点,联络员秘密地将他们引到一个隐蔽处,将沉甸甸的电台交给了林阿秋和叔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将电台安全地交到游击队的手里。事关重大,他们谨慎地将电台用布一层层包好,藏在篮子底部,上面盖上一包一包的食盐,乔装成乡亲们委托他们买盐的样子,挑着担子往村里走去。
时间临近黄昏,本以为这时敌人的检查会稍微松懈一些,可是,当他们远远望向延寿桥敌人的哨点,他们发现敌人盘查比往日更加严格,他们不但掀翻了村民的担子,还用枪托敲碎一切他们认为可疑的东西,村民们敢怒不敢言。怎样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将电台平安地交给游击队呢?机智的林阿秋假装肚子饿了,招呼叔公迅速地拐进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在店里,他们一边吃着自带的地瓜干粮,一边商量怎样通过敌人的岗哨。大模大样挑着担子是肯定不行的,于是他们决定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后,饶过村道,从人迹罕至的崎岖山路爬过去。

常太的山,崎岖不平,林木茂密,杂草灌木丛生,林间还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虫类。阿秋平日里最怕虫子了,每次看到虫子,她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尖叫。可这会儿,为了将电台完好无损地交给游击队,让他们尽快地打败敌人,她忘却了黑暗,忘却了大虫与小虫的恐怖。一路上,她与叔公磕磕碰碰摔了无数的跤,脸上、手上、脚上划破了无数的口子,但他们已经全然顾不得了,他们一心一意只想着尽早将电台完好无损地交到游击队的手里,让它尽快地发挥作用。那一夜,冷风飕飕,虫儿啾啾,月儿时现时隐,但林阿秋觉得自己的心里无比强大,因为她也能像叔叔伯伯哥哥们一样,为村民的幸福安宁生活做出一点贡献了。她甚至觉得那晚的月亮是她心目中最亮的月亮,那晚的风是最贴肌肤的风,而那些在耳畔鸣响的虫子似乎是在提前为她祝福凯旋归来。
经过一夜一天的艰难跋涉,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带着满身的伤痕,将电台完好无损地送到游击队的手里。游击队员们有了电台,能及时地聆听党组织的指示,就好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家,黑夜见到了光明,他们与敌人斗争的斗志更高了。闽中工农游击队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日益强大。而敌人的“清剿”行动只能以“因山深林密,此剿彼窜,且该村乡民似完全匪化”而流产。
听村民介绍,林阿秋活了93岁才谢世。林阿秋老人去了,但她的故事必然会远源流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