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智泉古崖刻群(一)
【发布日期:2017-03-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吴国柱

崖刻“智泉”二字

陈伯献改名题刻

庚辰二月诗刻

陈伯献改名题刻款署图片

和诗题刻

“何公佳作智者源流”题刻

智泉位于今城厢区龙桥街道北磨西山上,距石室岩北一公里,以四重瀑布闻名于莆。清顺治年间,邑人进士、诗人林尧英首次命名“莆田二十四景”,“智泉珠瀑”为其中一景。
智泉发源于弥陀岩羊狮山,旧名梅花漈,是一处山水俱佳的风景名胜。自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以来,吸引邑人提学副使陈伯献隐此附近莲花峰下,并改“梅花漈”为“智泉”。并在崖壁上题刻“智泉”和他写的改名题记。万历年间(1573-1620),莆田知县何南金(江苏泰兴人)在智泉左侧筑来苏亭,并写下《智泉来苏亭记》。来苏亭早已圮,后人在亭基上开辟了智泉寺。智泉美景吸引无数的文人雅士前来观赏、吟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智泉崖刻群因此产生。
查阅莆田市政协文史委编《莆仙摩崖题刻》68-69页,智泉崖刻只录“智泉”、“诗刻”、“石门”三处,又查阅杨鹏飞主编《莆田二十四景》99-104页由陈文霖、林金松撰写《智泉珠瀑》一文中提到古人在智泉留下的摩崖题刻很多,惜只配有“智泉”二字崖刻,其余多处二字的崖刻只记载文字,无配图,颇感遗憾。加之陈伯献写改名题记的内容和时间,明正德后万历年间的2本《兴化府志》、清代的《莆田县志》、民国张琴《莆田县志稿》均无记载,陈氏族谱亦无载。1961年11月宋湖民《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也无载。于是,我决定到实地考察一番。
1月9日,我在智泉景区找崖刻,先见一岸壁“智泉”二大字及下面很多小字,小字大多因风化和苔藓覆盖而模糊不清。在“智泉”崖刻石下面数米的斜对面峭壁上有“石门”二字。在第四重瀑布口左侧有一块面向东方的峭壁上刻有“鸣琴”二字。往上至三瀑入潭处,见潭前左侧有一块斜坦的大石,上面近一半部位刻许多字。在三瀑入潭的左岸峭壁上刻有“饮虹”二字。继续上行到三瀑口,见右侧崖壁上刻有“澡丝”二字。又往上游行进到二瀑口,见右侧峭壁上刻有“喷玉”二字,再上行到一瀑中段,见右侧峭壁上刻有“漱珠”二字。一直上行至一瀑口,这一溪段未见有崖刻。
1月10日,我一人带水桶、凳子、塑料地刷再到智泉,经过近2个小时刷洗,将“智泉”二字下部的大部分苔藓清洗干净。然后再到三瀑入潭前左侧一块斜坦的大石,将近一半部位刻字上的苔藓先用清水泼湿,然后用塑料刷子刷洗,再泼清水将苔藓末冲洗掉。然后把刻字内容记录下来。再往上游走一遍,未有新的发现,沿原溪道返回到“智泉”崖刻石,将诗刻及落款和陈伯献改名题记能识别的刻字记录下来,下午4点半开始下山回来。
1月16日,我再带水桶、塑料地刷、伸缩梯子来到智泉,因“智泉”二字右侧的诗刻上部多字,被一层苔藓覆盖,最上面第一个字距地面3.8米,前6天我站在凳子上不够高,今天站在2.6米的伸缩梯上刷洗苔藓。约过1小时,将诗刻上部多字、款署多字、“智泉”二字及改名题刻上部多字刷洗干净。是日下午3点,我请林春明老师、李振玲一齐到智泉辨识我未能识别之字,经过我们三人的共同努力,陈伯献改名题刻已识别出150多字,尚有50多字因风化严重未能识别。下午5点,我们开始下山回来。
现将智泉景区崖刻整理出来,以存史料。
一、智泉
“智泉”二字崖刻位于智泉景区最大的岸壁上部,虽无落款,不过从“智泉”二字下部陈伯献改名题记的内容和款署来看,应是明正德提学副使陈伯献手书。“智泉”横行楷书二字,字幅宽150厘米,高45厘米。“智泉”二字距离地面3.28米。
二、陈伯献改名题刻
陈伯献改名题刻在“智泉”二字下部,正文共15直行,每行约14字。字有的模糊不清,用“□”号表示尚不能辨识的字。用“/”号表示原刻的过行,现将题刻一文记录如下:“泉之奇胜□□□洒□□逓城闽古/今无能和者乎始得起名曰智泉昔/柳子厚(注: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官至柳州刺史。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冉溪为愚溪泉□无□于□是/泉淳□于灌溉上下之上下之田几千亩又/且轮动碾磑则于世为 有□□自鲤/湖招何氏兄弟成仙□吉□□□□/□□四方贵贱贤愚□趋之□□□/□□□□□□□□□是泉□□用/□圣□□□□秋高人莫知其胜似/□鉴于鲤湖□□愚溪□□之□灵秀/智其能之乎□予以为鲤湖之□□/其□利□之召四方之人智之过/也是泉□□其□利于义时 □智者/之乐智之宜也嗟乎天下之事无过/于智过于智则宁为愚溪”
款署:“明正德己卯夏五月既望峰湖主人/陈伯献记”
陈伯献字惇贤,号峰湖。莆田县金桥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金桥巷)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弘治十四年二月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正德三年(1508)四月疏逆珰刘谨罪状,被削职为民。瑾败,正德六年(1511)二月擢广东布政司左参议,分巡海北道。正德十年(1515)四月升广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副使、提督学道(提学副使)。未几,以母老乞归。隐于天马莲花峰下。将其附近“梅花漈”改名为“智泉”,并将改名题记刻于岸壁上。为明正德十四年 (1519)夏农历五月十六题记。题刻字幅宽136厘米,高118厘米,字径9厘米。题刻底部字距地面2米。
按:当代有些著作称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曾经游历到这里,称此溪为“愚溪”。这是个历史常识性错误。历史上柳宗元从未来过莆田。他于永贞元年(805)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是年9月,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被加贬为永州司马。谪居于湖南省永州市西南潇水最后一条支流——冉溪畔十年。将冉溪改其名为愚溪。并名其东北小泉为愚泉,意谓己之愚及于溪泉。见其《永州八记》、《愚溪诗序》、《愚溪对》。
陈伯献改名题刻有“昔柳子厚冉溪为愚溪”刻字内容,也已十分明确告诉世人了。
陈伯献改名题刻有“智者之乐,智之宜也。嗟乎!天下之事无过于智,过于智则宁为愚溪”刻字内容,为哲理之句。惜全篇有些刻字模糊不清,陈伯献改名题记为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
三、庚辰二月诗刻
庚辰二月诗刻及款署:“□径□调和□□眼益□□□□此水断/竟□□人□□□天地藏□识鬼神/桃花□□月□□□□西□□□予/□□□□智泉/□同游李郡丞卿式方郡□□□朱节推朝/和方方伯寿卿正德庚辰二月丙子题”
诗刻在改名题记右侧,诗三直行,为行草书,款署二竖行。为楷书。诗刻底部字距地面2.1米。为正德十五年(1520)二月丙子题。
四、和诗题刻
和诗题刻:“觅胜孤崖立,凭高万象新。山灵留/异迹,天意待吾人。玉涧飞冰雪,丹书/勒鬼神。世情浑欲忘,花鸟见深春。”
款署:“□□方□惟立。”
和诗题刻位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