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铸
莆田城(荔城)历史上也是兴化郡治的所在地。宋代兴化军的建立与仙游游洋人林居裔起义有直接的联系,而兴化军治最初也是在游洋,后来才奏迁莆田。有些史实历来含混不清,试为明辨。
后周显德七年即宋建隆元年(960)正月初四(2月3日),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借口抵御北汉和辽的南犯,率军北上御敌。他从大梁(今开封)出发,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其身上,拥立为帝,史称“陈桥兵变”或“黄袍加身”。赵匡胤率军回开封后,逼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夺了政权,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宋。
建隆三年(962)四月,割据闽南漳泉地区的泉州永春人留从效“疽发背卒”。死后,由幼子留绍鎡继位。留从效部将统军使仙游枫亭人陈洪进早已觊觎其位,月末,乘留绍鎡为吴越来使设宴洗尘,诬指绍鎡欲离弃南唐、归附吴越,遂将其拘捕并送往南唐。推举张汉思为节度使,自任副使。但张年迈不能处理军政,事务皆由陈洪进定夺。张怕洪进专权,乃与诸子合谋在酒宴上埋伏甲兵,欲借机擒杀。不意酒过三巡,突发地震,和张同谋的人恐惧,就向洪进告密,陈洪进迅疾离开,逃过一劫。乾德元年(963)四月,陈洪进袖藏大锁,穿着平常服装进入军府,喝退值勤卫兵,张汉思被反锁在内,被迫交出印信,后被软禁几年后去世。陈洪进夺位后归附南唐后主李煜,得授清源军节度、泉南等州观察使。
陈洪进主政漳州、泉州(包括莆仙)地区后,一是竭力拥兵自卫,其时漳泉仅有151978户居民,而武装兵额却多达18727人,大约每8户要养一兵。二是重征厚敛,进贡大量金银、象牙、乳香等钱物,以巴结宋廷。据记载,仅乾德元年(963)冬,就进贡“白金千两,乳香、茶、药皆万计”,以至宋太祖观览福建版籍时都感到吃惊,对宰相赵普说:“陈洪进止以漳、泉二州赡数万众,无名科敛,民亦不堪。”(《宋史全文》)当时莆仙农民的负担十分繁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宋朝建立18年后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农历四月二十五日(6月3日),陈洪进上《纳地表》,将其所据漳、泉二州14县献给宋廷,这些州县从此纳入大宋版图。就在陈洪进纳土归宋的当年十二月,游洋洞人林居裔招集农民万余人起义,自号“平西王”。农民起义军在林居裔率领下,曾一度夺取莆田县政,并从何岭关南下,经仙游、南安,越过晋江朋山岭,攻打泉州城。通判乔维岳带领三千官兵死守,莆田县令惠安人黄禹锡派儿子黄观和莆田人陈靖去福州向两浙西南路转运使杨克让求援。杨克让从福州率部驰援,泉州解围。太平兴国四年(979),林居裔率部回游洋,据险设寨固守。宋廷下诏就近调兵征讨。涵江人陈应功,自请任前锋,带兵进剿游洋,陈被起义军杀死。后杨克让奉命以剿抚兼施策以镇压起义军,黄禹锡收买盐贩凌氏三兄弟为向导,从常泰莒溪小路进攻,林居裔兵败被杀(一说率众投降),义军随之瓦解。
林居裔起义军被镇压后,宋太宗赵光义披阅《泉福图志》舆图,“念游洋洞地险,思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立兴化县”。弘治《兴化府志》称新设立的兴化县“总一十四里”,但所列却仅有13里,即:游洋、百丈二镇6里,莆田县新析2里,仙游县来苏里,永福(今永泰)县永泰里,福唐(福清)县清元(源)东、西、中3里。志中实际出现的里名则只有12里,即:永泰里、广业里、崇仁里、安仁里、清元东里、清元中里、清元西里、寻(浔)阳里、兴建里、兴泰里、福兴里、来苏里。而《游洋志》则只记3乡8里,即:武化乡3里(广业里、崇仁里、清源(元)西里),永贵乡3里(兴泰里、福兴里、来苏里),长乐乡2里(清源东里、清源中里)。参考其他记载,当以12里为实。范围相当于今涵江区的大洋、新县、庄边、白沙四乡镇,仙游县的游洋、钟山、石苍、象溪等乡镇,以及永泰岭路陈山头、 福清百丈岭等村落。最早的兴化县署据载是以征收游洋洞林居裔故宅改建的,同时在兴化县置太平军以领之。即军治与县治均在游洋洞。
按游洋洞之“洞”字,朱维幹《福建史稿》中认为是指山洞,把“游洋洞”解释为“游洋山洞”,这是不对的。据方言专家考证,南方汉语方言的“洞”,亦写为“峒”,乃是古代百越民族的语言底层,意思是山谷、盆地、石山间平地之义。广东带“洞”字的地名就很多,如陈洞、罗洞、黄洞、马洞等(周日安主编《南海地名人文录》)。中山大学博导司徒尚纪亦说:“带lsquo;洞rsquo;字的地名在岭南很广泛,本指山间谷地、盆地或为群山环绕小河流域,后来往往成为某个血缘氏族居地,地名含义有所扩大。”(《广东文化地理》)福建传统说部《杨文广平闽十八洞》之类的“洞”也是这个意思。因此“游洋洞”就是游洋山区的意思。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廷设立兴化县的同时,就设太平军以领之。第二年改太平军为兴化军,并将原属泉州管辖的莆田、仙游两县改隶兴化军,从此,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始成正统,齐于列郡”(弘治《兴化府志》)。首任兴化知军由兴化知县加著作佐郎的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段鹏兼任。
兴化军治在游洋维持4年后迁移莆田。明代以来旧志均载由杨克让奏迁。《宋史》卷270《杨克让传》载,太平兴国初,钱俶、陈洪进相继归宋后,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常被误为姓名)人杨克让(912-980,字庆孙)任两浙西南路转运使,因其时福建未设漕司,故统属于两浙西南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三年(978),福建发生“泉州民啸聚为盗”(按即指林居裔农民起义)事件,杨克让从福州率兵至泉州,与王明、王文宝共讨平之。解围后回朝,“诏褒之”。戴扬本《北宋转运使考述》载:“太平兴国四年(979)九月,命知广州杨克让兼管内水陆转运使,右补阙桑偃副之。”就是说本年九月68岁的杨克让徙知广州,兼任水陆转运市舶使。太平兴国五年(980)卒,享年69岁。奇怪的是,弘治《八闽通志》卷一谓“(太平兴国)八年,转运使杨克让以游洋地不当要冲,始请移治于莆田”。弘治《府志》亦谓太平兴国八年(983)七月,“转运使杨克让以治游洋镇转输不便,请徙治莆田,(朝廷)从之”。此后,自《游洋志》直至现当代朱维幹《福建史稿》、谢如明《莆田发展简史》等等,莫不沿袭太平兴国八年转运使杨克让奏迁兴化军治于莆田之说。可是,太平兴国四年,杨克让就已调任广州,翌年去世。至太平兴国八年,杨克让已死三年之久,显然杨是不可能向宋廷奏请迁移兴化军治于莆田城的。
那么,是谁奏请迁移兴化军治呢?实际上,应该就是首任知军段鹏。宋陈仁璧《兴化军厅壁记》载:“(段鹏)公寻加著作佐郎,恩之优也。且旧军之地,山岚昼暝,溪流夏寒,屯彼师徒,时多疟疬,旋闻于上,诏移之莆邑,犹虬龙跃渤澥之波,骐骥骋康庄之路。”按照行文之例,显然“旋闻于上”的主语亦是“公”,即段鹏,是段氏经过4年亲身体会,才把游洋设军治的种种弊端奏闻于朝廷,始得“诏移”之准的。陈仁璧是莆田人,太仆卿陈靖的父亲,曾考取留从效据漳泉时的开科取士第一名,得授晋江县令,后仕陈洪进为泉州别驾,他是段鹏同时代的前辈,其记载具有极大的可靠性。
的确,游洋洞地处万山之中,“地不当要冲”,位置偏僻,转输财货颇为不便,且山间气候易变,瘴气多发,疫病滋生,迁移军治于平原地区的莆田县无疑是明智之举。从此兴化郡治与莆田县治同处一城。而在莆田筑军城之大小工程,亦皆由段鹏主持。段改都巡检廨署并尚书员外郎陈仁璧旧宅为军治,别立都巡检廨署于子城之西,以便巡警;又建都监于子城之东。子城周长2里零318步,上覆以瓦,环以通衢;同时建谯门于军治之前,以鸣鼓角。这就是最早的兴化郡城规模。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军城唯一遗迹就只有一座古谯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