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涵江田边庭高氏祖宅
【发布日期:2017-02-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祖芬

图1,高氏祖宅主体建筑

图2,菱形方斗和对联

图3,大门坦

图4,砖埕

图5,拱券

图6,三折风琴式拱柱

图6,凸字形拱柱

图7,一层龙眼木门槛

图8,二层杉木长门槛

图9,一层大厅天花板密集排布的桁条

图10,柱础

图11,勒脚

图12,廊檐雕饰

图13,花罩

图14,大门对联

图15,正立面墙上的革命标语

坐落在涵江区涵西街道田边庭30号的高氏祖宅是一座以莆仙古建文化元素为主,立面结合欧式风格的双层五间厢民居(图1),颇具韵味。这里已经居住过高家6代子嗣,也曾作为解放军的办公地点,是革命历史薪火相传的历史见证。丁酉春节,随友前往,始得一见,一见倾心。
高氏祖宅距今已70余年。二十世纪30年代,高家先祖高宝松育有4子,长期在涵江衙前街做文具生意,是莆仙地区经营文房四宝的总批发商。随着儿子们结婚生子,老房子容纳不下满堂子孙,高宝松便计划择地新建住宅。可是,就在拟建新宅之际的1938年,高老便驾鹤西去。到了1941年,妻子高王氏决定用丈夫高宝松留下的积蓄新建住宅,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家老小齐上阵,1943年主体部分基本建成。之后由于抗战,家中生意衰落,墙壁没有上白灰,没有能力精细装修。直到解放后,一批解放军住在高家时,帮助高家做了简单装修,还做了二层的阳台。
高宅呈前院后屋格局,占地面积约862.27平方米,南北宽26.45米,东西深32.6米。它不同于南方民居常用的坐北朝南,而是选择了坐东向西,据说高家先人看过风水认为西向面朝九华山是吉位,再加上今田边庭一带早年河道纵横,风水极好。高氏祖宅至今仍保留着新屋建成时贴在二层脊梁上的菱形斗方“紫薇鸾驾”和椽木上的“门环泗水,峰对九华”四字联(图2),这些文字也体现了建造者的独特用心。祖宅西侧院墙的中部是大门坦(图3),从大门坦经过布满小草和青苔的砖埕(图4)走进老宅,迎面便见主体建筑——中西合璧的莆仙双层五间厢民居。祖宅主体建筑通高约11米,其中一层约4.5米,二层约6.5米,通面阔五间23.63米,通进深15.12米,占地面积357.28平方米,悬山顶,土木结构、外包红色角砖,正面凹廊,上下两层共9间,中间为厅堂、两旁对称依次排开厢房的前后房、厢厅的前后房。一层厅堂的东墙南端有一小门通往屋后,北端为上楼杉木阶梯,阶梯拐角处开有一窗。
建筑立面的主要特色便是上下两层外廊共10个相连欧式红砖半圆拱券(图5),这些拱券令人不由得想起民国时期老涵江东方廿五坎的建筑风格。未进大门,我就被高家拱券的错落美所吸引。高氏祖宅的外廊拱券上下各5个,上下统一、左右不一、别有风味。正中间正对大门的高度3.91米,跨度2.53米,跨度最大;从中间往南北两侧对称延展的两对拱券的高度依次为3.56米和3.84米,跨度依次为1.14米和1.80米,呈现出大、小、中的错落之美。拱柱更是颇具匠心:上下两层独立拱柱各4根、嵌墙拱柱各2根,一层拱柱上为红砖小料下为青石大料,二层拱柱通体采用红砖,上下不同,除了考虑承重结构需要外,在艺术上亦呈现错落之美,而不同建材则彰显出不同的韵味;中间4根独立拱柱的俯视面为“凸”字型造型设计,两旁2根嵌墙拱柱的侧面为三折风琴造型,拼接密合、工艺精巧、曲折有致。(图6)
建材选用讲究,内外装饰精美也是高氏祖宅的重要特点。在木材选用上,跨入一层大门,便可发现一龙眼木门槛(图7)光滑透亮、相当结实,量得高26cm,长158.5cm,当时的原木直径至少在40cm左右;二层厅门门阔近5米,杉木长门槛(图8)长491cm,高26.5cm。一层大厅天花板(图9)密集排布着30根桁条,福堂前方20条,福堂后方10条,横截面皆为边长20cm左右的正方形,必须是大料方可加工成这么粗的正方形截面桁条;而屋顶的脊梁、桁条、椽条全部由粗圆的杉木加工而成。在石材的选用上,高氏祖宅的一层拱柱下半段、面墙下半段、外廊的柱础和勒脚用的都是齐整大块的青石。内外装饰亮点则主要体现在石础、廊檐、花罩上。所见立柱石础(图10)多为四方形,但各不相同有花鸟四方形、圆角四方形、瓜楞四方形等;面墙勒脚石础(图11)的雕花云纹美观,跨度大;廊檐(图12)和花罩(图13)的花鸟浮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可惜的是,由于“文革”,目前大部分精美的木雕雕饰均被铲去或磨去,但从残存的部分仍可管窥当时的精致。
欣赏完高氏祖宅建筑艺术特色,我与这座建筑的交流开始有了温度,这种温度源自这里承载的一份军民鱼水情。解放初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部队没有营房,只好暂借老百姓的民房使用,解放军就曾在高家祖宅办公过。提起此事,高家前辈显得特别兴奋,骄傲地向我们道出解放初期莆田驻军在高氏祖宅的故事,场景如昨日重现,其乐融融。“1950年到1957年,头尾大约8年左右,街道安排解放军到我家,他们就在楼上办公,现在二层的每间都是办公室,进进出出大概有二三十人。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看到有一人与我们小学的卓老师长得像,我们就直接叫他lsq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