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柱
清同安叶文澜捐建芦竿桥石碑
2017年1月6日上午,我随城厢区文联组织的文化采风团一行来到华亭镇郊尾村,在村部举行座谈会、收集资料后,由村里谢培昆等几位老人带我们先后参观清光绪丁亥年厦门同安叶文澜捐建“芦竿桥”石碑、百年丹青树、北墘(传说明戚继光抗倭驻军屯田处)、谢氏宗祠、九仙岩、清兴寺(清代功德主禄位牌)。
1月13日下午,我一人再到郊尾村,联系谢培昆,他热心提供二张基督教郊尾堂的历史档案,并和谢秋洪老人带我到郊尾小学去看上世纪七十年代已拆的百年教堂遗址。及清末本村商人叶聪家经营的五坎店面遗址在福厦路324国道郊尾段往郊尾小学的路口左侧数棵枇杷树及周围空地。之后两位已七十岁老人再带我到芦竿桥遗址去看,并到附近拜访一位村老,请1917年出生的蔡木利介绍芦竿桥的历史。
一、芦竿桥之史事
听木利老人介绍,芦竿桥是一墩二桥孔的石桥,桥面铺五至六块宽石板,桥面两侧置有石栏杆,马车可以通行。原在桥头竖立一石碑。有洪水来时可漫过桥面。
芦竿桥石碑宽59厘米,高145厘米。石碑中间行书“芦竿桥”三个大字,上款:“光绪岁次丁亥年(注:光绪十三年,1887年)葭月(注:农历十一月)谷旦(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下款:“钦加布政使司衔广东補用道同安叶文澜捐”。
叶文澜,号清渠,清代兴泉永道同安县人。于1850年左右去了美国,多年后其发财回国,还掌握一口流利的英文,在厦门置产置业,是一位清末著名的红顶商人。在经商方面,他拥有茶叶和钱庄及南洋贸易,并开创了厦门最著名的买办世家。在政治上,同治初年,台湾戴湖春起义,他护粮饷兼护堞有功,赏戴蓝翎。太平军余部李世贤陷漳州,他运粮械、济兵食、助官府。漳州收复后,城内外庐舍荡然,尸积如山,他筑大冢埋之。他受左宗棠推荐,与沈葆桢一同创办福州船政,于1867年至1876年,担任福州船政局总监工。并在抗击法国人入侵台湾岛和开发基隆煤矿资源有突击贡献,左宗棠又以陕甘路粮台委之,积功升道员加布政使衔。官拜二品。他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捐资重建厦门育婴堂和同安双溪书院等,莆田华亭郊尾芦竿桥是叶文澜于光绪十三年(1887)捐建的。
本村炉宅自然村(旧名芦竿)一位清末商人,叶聪父亲在上海经商,生意兴隆。叶聪家姓叶,同安叶文澜也姓叶,两家是否有过生意交往或宗亲之情,尚不清楚。叶文澜从同安到150公里外的莆田华亭郊尾捐建桥,这背后的故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民党莆田县政府把芦竿桥(石板桥)拆掉,改建为钢木桥,桥墩上跨设长工字钢,上铺杉条木。芦竿桥石碑被村民搬去铺村道了。解放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莆田县政府又改扩建为石拱桥。今名曰:“炉垞石拱桥”。
二、基督教郊尾堂之史事
中华卫理公会,也称美以美会。18世纪时,由约翰卫斯理初创于美国(当时为英国殖民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传入中国,时称中华卫理公会。同治三年(1864)卫理公会传入莆田,六年设立牧区,十一年设立兴化教区,隶属福州年议会,光绪二十二年(1896)分开而独立设兴化年议会。
培昆老人是基督教信徒,他拿出二张基督教郊尾堂的历史档案复印件给我看。一份是1953年4月7日中华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的本地教会房地产情况调查表,记载当时属莆田县第十五区郊溪乡的郊尾堂占地面积1亩,平层二座(注:牧师房3间一座,教堂一座),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自置,有契据。1953年已被郊尾小学借用。一份是1965年3月10日莆田卫理公会停止活动地区教堂房屋登记表,记载华亭郊尾村教堂1座,使用情况为小学用。
培昆介绍,他以前在郊尾堂上过小学。郊尾堂于1973年被拆除。郊尾堂遗址位于今郊尾小学操场及一私人大厦处。民国时期教牧人员有林启仁、陈玉志、张秀珠、李雨、陈少芬、马德茂、汤瑞玉等。
建议郊尾村委会组织人员把“芦竿桥”石碑先保护起来,继而由莆田市博物馆收藏。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碑,而是二品官员的名人石碑。这饱含着厦门清代名人叶文澜捐建桥梁的乐善好施情怀和对莆田的深情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