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木兰陂诗碑》“将军崖”实为“将军岩”
【发布日期:2017-01-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林青松

莆田县境内到底有没有“将军崖”这个地名呢?郭沫若撰写的《木兰陂诗碑》手迹刻成石碑,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这块石碑现竖立在木兰陂的碑廊上,共刻6首诗。第3首诗的第1句是:“将军岩下温泉口”,是刻“将军岩”地名,这句诗是正确无误的。
然而,郭沫若撰写的《木兰陂诗碑》右边的序文有3处出现错别字,错别字一出现,就会造成历史失实,地名错乱,并产生无中生有的地名等,如:
(1)郭沫若在序文中错误地说:“木兰陂及十一世纪南宋工程。”
十一世纪是北宋,绝不是南宋。这是极为明显的错误。为了纠正其错别字,后来有关部门将南宋的“南”字用料填平,改刻成“北”字。“北”字的字体是取自郭沫若撰写的《木兰陂诗碑》的落款:“hellip;hellip;应莆田县人委嘱书寄自北京”的“北”字,因此改刻后的“木兰陂乃十一世纪北宋工程”的“北”字与寄自北京的“北”字,二个“北”字一样大,书写的书法风格亦相同。
(2)郭沫若在该碑序文中再错误地说:“初建者钱四娘,于将军崖下筑堤,被水冲决。”显而易见,将军崖的“崖”字是错字,正确是“岩”字,即“将军岩”。
(3)郭沫若在序文中又错误地说 :“再继者李宏,选择今址筑堤,地在将军崖与温泉口之间。”不难看出,同样把将军岩的“岩”字误为“崖”字。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本的原因是在莆田县境内,或称为在莆田县的历史上不存在“将军崖”这个地名。而且“岩”字和“崖”字,这二个字不能相通、相混。一句话:莆田县境内有一个地名叫“将军岩”。决无地名叫“将军崖”。下面用大量的有关资料证据来证实郭沫若的“将军崖”之说是错误的,其主要证据有:
(一)宋代仙游人蔡襄《题将军岩诗》:“赤日正亭午,解衣岩石下hellip;hellip;。”
(二)宋代莆田人林大鼐《李长者传》其中记载:“宋治平元年(1064年)钱四娘者,自长乐邑来,捐金九掇大如斗,于溪上流将军岩前,堰溪为陂”;“百二十石舍将军岩”。
(三)宋代莆田人刘克庄《协应钱夫人庙记》其中记载:“其功隳于垂成者,将军岩前所筑之堰尔。”
(四)宋代莆田人吴叔告(状元)《吊钱四娘》诗:“将军岩下吊钱娘,协应祠前献瓣香hellip;hellip;。”
(五)元代无名氏《木兰陂记》其中记载:“宋治平初,长乐钱氏女,始议筑堰于将军岩前据溪上流。”
(六)明代莆田人周瑛《重修木兰陂记》其中记载:“宋治平中,初长乐钱氏女,提金大如斗来,垒址将军岩下。”
(七)明代莆田人黄仲昭《八闽通志·兴化府·莆田县·水利》“木兰陂”条其中记载:“宋治平初,长乐钱氏女始议堰陂于将军岩前,据溪上流,陂成辄坏。”
(八)明代归安县(今浙江吴兴县)人慎蒙《木兰陂记》记载:“宋治平初,长乐钱氏女,悯四境苦于耕种,始议堰陂,于将军岩前据溪上游。”
(九)明代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水利》“木兰陂”条其中记载:“宋治平元年(1064年),长乐钱氏女曰四娘者,提金大如斗来,据上流筑陂于将军岩前。”;“此陂始作不遂也,今将军岩前遗址犹存”。
(十)《兴化府志·山川考》“将军山”条其中记载:“将军山,一名将军岩hellip;hellip;蔡端明(蔡襄)有《题将军岩》诗。”
(十一)《兴化府志·祀志》“李长者庙”条其中记载:“宋治平初,钱氏有处女曰四娘者,自长乐来筑陂将军岩下。”
(十二)《莆田名胜古迹》“木兰陂”条其中记:“长乐钱四娘于治平元年(1064年)创陂于将军岩下。”
(十三)新编《莆田县志》“木兰陂”条记:“宋治平元年(1064年),长乐女子钱四娘携钱十万缗来莆,在木兰溪将军岩前建陂。”
不管怎么说,笔者所列举的历代众多有关资料,它们一致记载:莆田县境内有一地名叫“将军岩”,无地名叫“将军崖”。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将军岩”条的解释是:“将军岩在今福建莆田市南,宋蔡襄有诗。”
那么,“将军崖”这个地名究竟在哪里呢?《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将军崖”条的解释是:“将军崖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部锦屏山马耳峰南麓。”这就十分有力地证实:“将军崖”此地名是在江苏连云港市。不是在福建莆田县。
为了慎重起见,对历史地名负责,笔者从多方面,多层次地研究考证“岩”字、“崖”字:
(1)我国第一部字典,汉朝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许慎撰的《说文解字》“巖(岩)”字的解释是:“岸也。”《说文解字》“崖”字的解释是:“高边也。”可见:“岩”字、“崖”字它们的意思各不相同,分明是两个字。
(2)在《汉语大字典》里“岩”字的解释有8个义项。“崖”字的解释有6个义项,它们均无“岩”通于“崖”,或“岩”同“崖”的解释。《康熙字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也是如斯。
(3)世界上收汉字单字最多(85568字)的大型字典即《中华字海》里同样亦没有“岩”通“崖”,或“岩”同“崖”的解释。也就是说:“岩”、“崖”二字不能互用。
(4)《现代汉语词典》等“岩”字的拼音是(yan)。而“崖”字的拼音是(ya)。足证:“岩”字、“崖”字二字的拼音也不同,理所当然读音各异。
(5)查《通假字表》、《异体字表》以及《异体字手册》等也均无“岩”、“崖”二字义相假、相通、相同的解释。
直言不讳地说:“岩”、“崖”二个字形、音、义各不相同,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字。
郭沫若是驰名中外的文物历史考古大专家,但出现误笔是很正常的。
郭沫若撰写的《木兰陂诗碑》里的序文“木兰陂乃十一世纪南宋工程”,有关部门已把“南”字用料填平,改刻成“北”字。已纠错完毕。
但序文里的“于将军崖下筑堤”及“地在将军崖与温泉口之间”这二处将军崖的“崖”字均是“岩”字误为“崖”字,结果出现一个新的地名——将军崖。其《木兰陂诗碑》里的第3首诗的第1句是:“将军岩下温泉口”,写作“将军岩”。这样,“将军岩”、“将军崖”二个地名,同刻在一块石碑上。
因此,建议莆田市有关部门应派人到木兰陂碑廊,把二处十分明显的错误地名即二个“崖”字用料填平,改刻成正确的地名即“岩”字,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历史史实的正确地名“将军岩”与错误地名“将军崖”会并存于莆田,产生莆田地名“文化之谜”。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文化之谜”,基本上都是人们对本朝代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名人的诗文等错误、失实不敢大胆及时加以纠正,久而久之,就产生历史“文化之谜”了。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