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南川“幸福渠”,未见于史志或公文,仅存当地村民的心祠口碑之中。
不少前往常太镇南川村进行资源调查或是文艺采风的人,只要一提起文化古迹或是旅游资源,南川人都会自豪地介绍他们的“幸福渠”,并且还补充一句,这是他们自己命名的。
常太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经历过三次移民。第一次是因修建东圳水库,在计划淹没之中的枫叶塘、熨斗、坑洋、洋边等地进行大规模移民,移民人口占当时全公社的四分之一左右。第二、三次则是1964年至1966年的社会移民,移民对象遍及全公社各个大队。
南川村在移民之前,按照当时的政策安排,选派若干代表前往迁入地考察。时南川一名叫阿祥的农民作为考察队员前往建瓯了解情况。阿祥在建瓯了解到当地人筑坝引水灌溉,旱涝保收的情况,深受启发。阿祥回来之后在汇报考察情况时向大队干部提议,从莒溪筑坝引水灌溉全大队,造福群众,改变面貌,如此这般也就未必移民,也能过上好日子。此议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几经实地勘察并向上级汇报申请,终于得到上级批准和大力支持。
于是,工程上马,时为1967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之际。
南川,名带“川”字,且莒溪穿村而过,又濒东圳水库而居,但却是个“十年九旱”的缺水之地。因缺水,收成不保,大多数人家每逢“四、九、五月”则三餐不继,贫穷可想而知。当时各大队自行上马的工程,都是“民办公助”,“公助”极其有限,实质上就是“民办”。
南川人穷怕了,既然能看到脱贫的希望,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男女老幼自然群情激昂。大队干部一声令下,应者云集,全大队捐款捐物,争先恐后。挑柴去城卖钱的,卖猪卖羊卖鸡蛋换钱的,乃至不少年轻媳妇把仅有的金耳环银手镯都捐献出来。没有任何人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高尚,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煽情的宣传报道,表扬褒奖。大家都觉得是做情理之中的平凡事,如同每天都要洗碗洗脚一般。
边筹资,边勘测,边施工,“三边”齐动。按照当年的语言习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热火朝天,并无不实之嫌,倒是恰如其分。
人们在电影《红旗渠》所能看到的镜头,在南川修渠的工地上都能看到。只是前者是银幕上,而后者则是在峰岭上,溪谷间;前者多些诗情画意的浪漫音乐,而后者则是艰难苦累,血热汗咸。如今六十岁以上的南川人,只要是农民,没有人不曾在工地上流过汗水,吃过冷饭酸菜。当他们难得看到巡回农村放映的《红旗渠》 电影时,大都会平静地评论:很真实,那些场面我们都经历过,那些活我们都干过。
莒溪筑坝,砌石合龙;龙潭麻索捆腰,凿壁炸石;古陂倒虹吸管浇灌埋没;坝头坑渡槽砌墩上架;几十里绕山渠道开挖;前往县城挑运炸药、钢钎hellip;hellip;如今,当他们经过坝头坑渡槽时,总要望一眼渡槽上“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尽管他们默默无语,但他们的心跳血涌,岭上青松知晓,涧底涓流知晓,也许连曾经照射过他们弓背瘦肩的太阳也能知晓。
南川的这条渠道被修渠人无师自通地命名为“幸福渠”,或当时有神助福佑。在历时五年的工期中,多少次有惊无险,化险为夷,万幸无一人死亡,无一人重伤。人们清楚记得一次炸石,一位名阿陆的老人从山上砍柴回家,因为重听,没有听见报警的哨声,依然慢悠悠地向着导火索嗤嗤冒着青烟的炮眼走去。大家扯着喉咙惊呼,希望他能马上回头,跑离险地,但他就是“充耳不闻”,依然故我,前行不辍。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青烟消失了,“哑炮”出现了!
负责开炸的阿国确认安全之后,并没有因为自己百发百中神炮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次“臭炮”而沮丧,惊魂甫定,他跳跃欢呼,大喊“阿陆福大命大,阿陆福大命大”!远观的人们泪光闪闪,唏嘘不已,阿陆的亲人们疯也似地冲将过去,泪流满面,抱住阿陆又捶又骂,而阿陆却狐疑地望着众人,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据《莆田县志》载,至1990年,莆田县共有13处小型引水工程,南川的这一工程名列其中,这13处引水工程,分别为常太的下莒陂、新陂、乌龙坝、南川水渠、院里引水渠计5处,其余为庄边2处,白沙4处,新县2处。其中,南川水渠坝高3米,受益面积1500亩,均列13处之冠。而渠长7.5公里,位于院里引水渠10公里,庄边柴圳8公里之后。其实,这渠长7.5公里,当指从莒溪坝头至南川东面大垅的距离,实际上该渠道在古陂以倒虹吸管引过溪,经西坪、下甲而达下坊,亦近4公里,以此计算,总长超过10公里,所以,渠长亦算第一。仅以受益面积论,南川为1500亩,院里为1200亩,其余11处只在320亩至820亩之间。
从修建过程和功成受益看,南川水渠给南川人带来的福泽是巨大的,由此而名“幸福渠”,既幸且福,当之无愧。
南川村和山里其他地方相似,农田抛荒面积日渐扩大,水田耕种日见萎缩,渠道也因之而年久失修,几近断流废弃。但是,南川人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精神却凝固在幸福渠之中,南川人不畏艰难,向往幸福生活的灵魂依然生动。我们真诚祈愿,幸福渠幸运常在,福水长流。 (今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