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ye和bei
方言中的词汇,使用率越高,往往变异越大,越简单的词,越难认清它的本来面目。比如ye(方言念“卫”)和bei(方言念“鳖”)是莆仙人平时口语中很常用的词,却不知道怎么书写。于是有人就用普通话“会”来意译ye,用生造一个“不会”合体字“ ”来当做bei,笔者认为如此解决问题,很生硬勉强,很难令人信服。要解决问题必须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那两只调皮的猴子ye和bei ,到底是什么来历,如何变成如今这模样。没有佛祖的慧眼,还真不易看破。
笔者不惴道力浅薄,试把它俩放在具体语境中,姑妄检验一下:
问:我会翻筋斗,你会吗?答:ye。(或bei)
问 :我上灵山,你上吗?答:ye。(或bei)
从上面语境分析可知,ye为“亦晓”,bei为“未晓”。ye 为“也上”,bei为“不上”。还可以设定其他许多问题,其答案同样可以用ye与bei 。
因为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是尚简。可以用一个词说明问题的,不用两个词。一个字笔划越少越好,写起来效率越高,简化字就是为此而实行的。那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上例:“亦”即“亦晓”,“未”即“未晓”。“也”即“也上”,“不”即“不上”。
“亦”与“也”方言音与ye近,原义均为名词,指人体的某部位。这里是被借用当副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示与上意承接,“同样”的意思。如《孟子· 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庾信《镜赋》:“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
“不”与“未”方言音与bei近,“不”原义为飞鸟或花蒂,“未”原义为木重枝叶,这里均被借用为否定副词。《玉篇:“未犹不也。”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示与上意不承接、“相反”的意思。
“亦晓”“未晓”、“也上”“不上”,都是副词加动词的偏正结构,正为动词。有趣的莆仙方言在这里用偏的副词代表整个词意,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就很难理解其词义。可是后来莆仙方言就偏偏脱离特定的语境,极度简化。把ye与bei,当作单一的“会”与“不会 ”,不全面,应该是“肯定”与“否定”。好像英语yes与No。
例句如:“斩截(注1)ye、bei一句话!”“ye一注,bei去厝!”(注2)
(注1)斩截,斩钉截铁的省语。
(注2)原赌场用语,孤注一掷之意,ye是赢,bei是输。后泛指其他的拼搏。
莆仙方言“也”有时变音如“厄”,含比较之意。例如:汝厄紧行——你也比这快些走吧。汝厄俏——你也比X俏。今旦厄寒——今天比昨天冷。这厄长——这也比较长。 (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