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景台
观景台平地上散落的老石底座和老石柱础
从坑底往观景台方向拍的观景道
观景道东边是一片小竹林
笔者与几位同好于六月四日、八日及九日在南溪共发现四块古石刻,分别是“昔有亭”、“浣花”、“ 云”(此块石刻内容因笔误,在六月二十日的侨乡时报发表时误为“泠云”,现特此更正。)和“迂溪”。特别是“浣花”和“迂溪”两块古石刻,已充分地证明史料所载明末礼部尚书林尧俞所建的“南溪草堂”在南溪,和清初知县俞荔在林尧俞草堂遗址上重葺,筑“迂溪精舍”之史实。
六月二十日上午,笔者偕同阿詹、阿国再次到南溪古建遗址及四块石刻周边观看,希望能有新发现。笔者在大迂坑“迂溪”石刻处沿坑边往上游走寻,专门看坑边大石上是否有刻字?虽然看到一些大的认为很适合刻字的石头却没有刻字,过了约四十分钟,我走过坑对面(平时坑底水流缓并浅,坑底有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石头可踏着走),在坑底不经意看见有石道,就上岸沿着石道往上走,看见石道东边有一片小竹林,石道西边一大片梯田都是果园,走了几十级石阶,就看到一块平地,平地上散落一块普通花岗石的正方形老石底座,和一个圆形的老石柱础(俗称:木柱底座);平地后边直立着一块有四米多高的天然大石。这块大石左旁几米处还有一块三米多高的大石,石面上原有的刻字因石质松动剥落,现只能看出下面一字的右下部分笔画,认不出具体刻的是什么字?
我呼唤阿詹和阿国一齐来看,我们初步认为这块平地外沿砌石是原砌的,这块平地很可能是观景台,通往坑底的石道很可能是观景道。
七月一日上午,笔者再次到南溪,从这条石道走到坑底,并从坑底往上游一直走,经过三处有小潭,潭边峭壁、怪石甚是美观;约过八十分钟,到上面的一处大瀑布石,然后沿山走一段路到双石板桥,再沿南溪古岭道走了一会儿到通往朱坑村的水泥路,沿水泥路往回走到“南溪亭”,再沿梯田果园走下去到古建遗址及石刻处。此行目的是为了确认南溪有几处瀑布,经过上下游实地走访,确认整条南溪有3处瀑布。由此这就确认“南溪草堂”不是建在最上面的瀑布旁(此处没有看到古建构件残件、瓦片等实物)。有看到古建筑构件的几个地方分别罗列如下:①“南溪亭”西边一片平地(果园)上有几块红地砖残件和零星瓷片、瓦片。②“南溪亭”前面那棵大树下面果园地上有一些瓦片,和少量的砖头,零星的瓦当等。③在上百平方米果园(古建遗址)的上方约50米处的地方(梯田果园)散落二个柱础和一块石建筑构件。④在“昔有亭”附近有一些瓦片、砖头、一段古墙基和一些古条石,笔者曾在此附近捡到一块底足落款:“大明嘉靖年制”的青花瓷片。⑤在观景台平地上有一块方形石底座及一个圆柱础,在观景道西边大片果园上下散落几块红地砖和少量的砖头。⑥在上百平方米果园(古建遗址)随处可见瓦片、砖头,这片果园主人(林先生)曾介绍在果园下面约一米深处存有大量红地砖,笔者在这里还捡到古建筑梅花窗的构件(砖烧制的),且这里有二段古墙基,最主要是此处附近有“浣花”、“迂溪”、“ 云”三块石刻分布,此处为“南溪草堂”的可能性最大。这片地形佳,景观石众多(有“母鸡带儿”成片景观石,当地群众说是风水穴),有溪水近流,是建别墅的理想之选。
观景台与果园上的古建遗址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为了找观景台(而不只是一块平地而已)的有力证据,因观景台的外沿有一棵树斜卧,并有藤蔓、竹枝、芦苇交错密布,看不清楚全貌;笔者就走到坑底,再从坑底沿小竹林往上穿行了几十米,近距离看清观景台的外前沿是一块自然横立着的约五米长的大石。古人在选建观景台时,就巧妙利用这块天然横立的大石,在上面用小石稍砌外沿而成。古人对观景台的选址很高明,一、这里地势比那片果园地的古建筑(现已废,存遗址)要高,且在观景台能看到当时的古建筑及“母鸡带儿”成片景观石。二、两处距离又不远(几十米),方便文人雅士的接待。不难想象,当时的别墅主人在此会友,品茗赏景,谈笑风生,是何等惬意!看过之后回坑底走到那片果园上岸,走一段小道到路边骑车回家,已是中午十二点半了。
七月七日(小暑)上午,笔者借来砍柴刀和扫帚后骑自行车到南溪,走到通往坑底的石道,先用砍柴刀把石道缝长出的几支小竹(两米多高)砍掉,再用扫帚把每级石阶上积有几厘米厚的树叶扫向一边,石阶现出原貌,铺得平整,一看有古道的历史感。古人铺的石道既自然美观,又经久耐用。而那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荒造果园的果农铺的小道显得不规整。观景道共有四十六级石阶,窄处有五十厘米,宽处有一百厘米,全长十九米。并量了观景台的尺寸,近似半圆形状的观景台,最宽处有五点三米,长有八点八米。
回家后查阅资料,林尧俞好友张燮(明末诗人、文学家)《访林咨伯(注:林尧俞,字咨伯)南溪留酌即事》这首诗第一句:“涧曲峦危一草堂,亭台无数抹新妆”。明确记载张燮到过南溪草堂,林尧俞留他一同酌酒之事。张燮亲眼所见草堂有亭台,至于诗句中亭台“无数”乃夸张之词,亭台数量在三处以上才会用夸张的量词。
观景道东边的一片小竹林,常理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果农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开荒种植枇杷树、龙眼树,而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去闲植竹子;应是古人所种植。有何依据呢?一、古代文人有在自家园子种植芭蕉、竹子的传统,北宋大文豪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文人把竹子看成是君子的化身。那么身居礼部尚书的林尧俞,知县的俞荔在南溪筑别墅,自然会想到在观景台和观景道旁种植竹子。在邑人翰林张琴《民国莆田县志·古迹》曰:“南溪草堂”,在南山后南溪岭,明尚书林尧俞别墅。清初知县俞荔重葺之,艺松种竹,顿复旧观,今已片瓦不存矣。此书明确记载清初俞荔重葺之(俞荔起名为“迂溪精舍”),艺松种竹之事。二、这片竹子高1至3米多,粗1至3厘米,其属南方的观赏竹之一,许多园林景观中能看到它。这种竹子,莆田本地话读为:“料竹儿”。
古观景台和观景道的发现,感谢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为南溪留下了难得的人文景观。 (吴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