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庙祠随世运 府第今犹存 ——长寿社后街、衙后街(五)
【发布日期:2016-04-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兴化府城隍庙

(五)
兴化府城隍庙,在“忠勋祠”左。宋太平兴国中(976~983),创建兴化军城隍庙于子城内西北角,列为祀典。明弘治志载称:“旧在子城西北隅,宋太平兴国中建;国朝(明)洪武三年(1370),知府盖天麟移建今所。”“初仅设坛而祭”。宣德五年(1430),县丞叶叔文重修。弘治二年(1489),同知府事朱士容扩建大殿。赐进士出身、刑部尚书邑人彭韶作重修城隍庙记。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黄穆书丹。赐进士出身、浙江道监察御史周进隆篆额。嘉靖三十八年(1559),莆田县知县何惟憼建寝殿。四十三年(1564)倭乱后,知府易道谈重修正殿。隆庆六年(1572)知府林有源、知县孙谋建东、西两廊,设莆仙二县城隍两所官厅与戏台。万历三年(1575),知府吕一静令小西湖荷叶付道士管,取以助城隍香灯。十四年(1586),知府钱顺德重修正殿。知兴化府事武林钱顺德撰记。十九年(1591),知府陈王庭命道士募修仪门,郡人尚书陈经邦为记。三十四年(1606),道士郑文炳募砌甬道,筑月台,建十八司并塑神像。崇祯四年(1631)道士杨大琯、郭稷,“首更建大门,次甬道、仪门,次两庑彰瘅十八司,次公署,次寝殿,以及道居客寮,莫不撤旧而鼎新。又复庙东偏羨地而楼之,翼屏风煞,预请锦书宝字度其中” 。户部员外郎陈钟岱为记。清康熙三十年(1691)道土姚于尊募建殿庑新神像。光绪年间(1875~1908),城隍庙再一次重修,新雕城隍神樟木像,迁旧泥像于寝殿之左,重修戏台。至民国时,城隍庙已建设成为规模宠大,祭祀机制比较完备的建筑群。
据《莆田县宗教志稿》载称:至民国时,城隍庙建筑群占地18亩(一说24庙)。中轴线朝南从照墙起,外埕竖有一对20多米的旗杆。大门上直匾书“城隍庙”三字,两旁两龛有守门将军坐像。大门内挂有一只长八尺、高四尺的巨型算盘;相对一匾大书“看报应”三个大字。大门到仪门为前内埕,中间为石砌甬道。甬道两旁土埕上各植有一株数百年树龄的荔枝树,树干粗大而空心,但每年仍结果累累。从甬道到仪门,门外列四尊二米高的皂隶立像,号张、赵、黄、吴四将军。据说,以赵将军香火最旺。民间有人口失踪者祷之,必手扪其腹,又以草鞋钉神像脚板,及得验备礼酬谢;又剪黄布为马褂状,套神像腹背。其东西各塑一泥马及马夫。仪门(设三门)内各建石甬道通月台。靠中门后檐建有戏台,单檐歇山顶,四柱亭式结构,周设木雕栏栅。又以花格四榻屏分隔前后台,左右为风火门。为方便城隍爷之神轿出入,故甬道正中约二米多宽的棚板设计为“活动”式,便于抽卸。正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中设石台,祀木雕硬身城隍神像;后壁屏风扇可以启闭,方便软身城隍神像由此退至寝殿。台上侍立二童子塑像。殿墙旁立四武将塑像。后墙间还嵌有明代几通修庙碑记。寝殿五间,正中为清初截界时,迁平海卫城城隍爷和夫人二像于此;左间奉软身城隍像;右间奉软身夫人妈像(明代封府一级为淑德夫人),墙上壁画三十六宫婆姐二图。第三进殿内,供奉一尊只尺许高的城隍神像,道士每季下乡收租谷时,例带之来往。正殿前两庑之中为县城隍神官厅,左莆田、右仙游,皆有塑像。与之毗连的各室为十八司。正殿右旁有金华殿,祀五帝,壁画黑、白无常和八班;其后为体仁堂,朝东,中祀关帝。民国间,莆田县城隍庙的城隍爷和夫人二尊软身像迁此。正殿左旁为清虚阁,祀张天师,回向祀赵玄坛元帅。其旁“疏厅”为道士办疏榜和学习经典之所;厅堂祀历代道士木主。又其左为老君殿,奉太上老君;后为天尊殿,奉应元普化天尊;四官殿,奉天、地、水、火,四官大帝;太岁殿,奉太岁神,有壁画六十甲子太岁和十二地支神君;东岳殿,奉注生大帝。民国年间,又建一座镇壶楼,奉崇祯时道士杨大琯从平海城迎来的一尊铜铸观音像,高一米许,配有根雕天然座。有人考证该铜像为宋少帝航海南迁所遗内宫之物。惜此铜佛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
城隍为城邑保护神。地方官谒庙祭神,对城隍神立誓,是代神履职,城隍神亦庇护地方官无私治事,以保障本地安宁繁荣。兴化府凡新官上任,“比至城外,斋宿三日。第四日清晨,父老人等导引入城,遍谒诸祠”。要求“新官到任,于本处城隍庙会请应祀神袛,用猪羊二牲总祭”。径谒城隍庙,应在城隍神前举行覆职宣誓。其祝祠曰:
维某年某月某日,某官某,奉命来官,务专人事,主典神祭,特与神誓:神率幽冥,阴阳表里。予有政事未备,希神默祐,使我政兴务举,以安黎庶。予倘怠政奸贪,陷害僚属,凌虐下民,神其降殃! 谨以牲礼致祭,神其鉴知。尚飨!
新任官员对城隍神立誓,即保证认真履职并接受神的监督,亦期望自已治事如意,官运亨通。而里民参与城隍庙祭祀活动,祈求城隍神庇佑,期望家庭事业发达,安居乐业。
城隍庙一年间之祭祀活动:农历正月十三晚元宵、五月十九日城隍诞辰、六月初八夫人妈诞辰,以及一年三次的“祭孤”活动。城隍庙这些祭祀与诸庙相比有它的特殊内容:
元宵晚“点彩”。旧时元宵,是晚城隍庙正殿上排列盛筵,于供桌之中特别摆设一个骰盆,内中六粒骰子皆为红点彩,寓二十四节气平安之意。同夕,与其相近的庙前陈经邦之“宫保尚书祠”,这里亦依此摆设,同样祈求平安。而民间却流传此为“陈经邦与城隍爷赌釆”。
五月十九日为城隍诞辰,亦说是日为明洪武敕封天下府城隍神爵号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接诏之日。这一天城乡信众上庙进香者塞庙內外,香气如云,汗水成雨。是时筵上必备二种特殊供品:一为“六十日早”(早稻品种名称)面饭;一为“绿沙荔枝”供果。城隍庙祭田佃户即阔口村农民为了保障诞辰日供品用米,特以大缸培育数十株“六十日早” 早熟水稻,提前收成以供这天“粢盛”,俗称“面饭”。而“绿沙”荔枝即《荔枝谱》所称“火山荔枝”,为早熟品种。弘治《兴化府志》云:这种荔枝树只涵江黄巷村一株,母树已有五百多年,胸围二尺许,而其树非以种子或嫁接而能活。其果熟时壳为绿色,或带点粉红色,梗如枇杷,核如丁香。五月中旬“火山荔枝”正已成熟,故筵辰日必以此为供果。
六月初八日夫人妈诞辰,这一天即将夫人妈软身像抬出寝殿,置与寝殿与正殿后屏门间之过厅上,供善信礼拜。尤其是祈求早生贵子的已婚妇女,多来“请花”、“请鞋”,络绎不绝。而每逢闰二月之年,夫人妈巡游全城,仪仗,妆阁,皆由各铺(社)里民挑选十四五岁女郎扮演“故事人物”,争妍斗美,倾城若狂。
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下元节(十月十五日)“祭孤”。“祭孤”是在郡厉坛举行祭祀无主孤魂即“厉鬼”,由城隍神监祭的一种祭祀仪式。兴化府的厉坛设在北门外义门村,俗呼“孤魂坛”。“祭孤” 日,府、县城隍像坐绿呢八抬大轿,开道出城,由城隍庙出发沿庙前路折向后街,过观桥、北大路出拱辰门至厉坛监察。回程到新观前折入后塘、下井,过小西湖返回城隍庙。参游者扮装各类鬼神,身穿奇装怪服,随游者亦有信众,队伍浩荡,威武整肃。 (肖亚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