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庙祠随世运 府第今犹存 ——长寿社后街、衙后街(四)
【发布日期:2016-04-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庙前街 肖亚生/摄

(四)
伯棠医院,在陈言旧居南侧,即旧“火烧地”。据传,明代在陈言祖居南侧另建有一座陈经邦居第,规制与现存“大宗伯第”相同。建成不久即失火烧毀,故其地俗称“火烧地”。民国时,留日学医归来的柯青,在此购地建为二层西式洋楼,创办“伯棠医院”。柯青,号伯棠。早年毕业于曰本千业医大。曾任上海亚东医大教授兼任协和医院院长。大革命时,任黄埔军校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国民革命军军医处长。1927年“4.12” 政変后,在泸任东南医学院教授。后回莆开设“伯棠医院”。新中国成立后,在江口平民医院、涵江医院任职。
居住在“大宗伯第”第二、三进右侧厢厅之螘家。清同治有举人螘廷熺,入泮时,学使改蚁为螘。民国时,有螘硕,字式瓒。先后入福州协和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学习。后来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委员、监察委员,省党部住永安办事处主任及组训处处长,国立海疆学校校长。解放前去台湾,1953年任监察院参事,1962年任监察院秘书长。
“庙前路”之东侧有:林祠、布政祠、宫保尚书祠。
金紫林氏祠堂,在巷南口稍北。其族有林公正者,字在仁,为明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按,与林扬祖同出“金紫林”,而非同一支系。)
布政祠,为清陕甘总督林扬祖祠堂。在林祠北。布政祠南侧是为林扬祖新第。祠与新第之间有小巷,旧时可通东罗弄里即“红窗巷”。可见,林扬祖之产业扩展至庙前。新中国成立后,“布政祠”曾为长寿街、城关派出所办公场所,其后又创为城厢纸箱厂等。
宫保尚书祠,为明万历礼部尚书陈经邦祠堂。在布政祠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塔兜举人李树本和东黄黄士松等,曾在这里创办长寿小学,李为首任校长。1929年,改为县立第一区第五小学,黄汉秋为校长。抗战胜利后,复改为长寿小学。
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时,布政祠和宫保尚书祠两地皆拆迁改建为商住楼。陈经邦祠堂迁建于东岩山公园;而长寿小学搬迁至“城隍庙”东北偏,且改为长寿幼儿园。
聚居于橄榄巷的亦有宋、刘氏等家族。
橄榄巷迤北至桃巷折而东,为忠勋祠、兴化府城隍庙、四贤祠、二忠祠。
忠勋祠,祀宋尚书陈仁璧及其子仆射靖。礼部尚书,邑人陈经邦《重建忠勋祠记》云:“二公故有祠在郡后(衙后街),宋皇祐间陈徽卿知兴化军,上疏请建,赐额lsquo;忠勋rsquo;。明成化已亥(1479),林佥宪克贤奉诏改建于城隍庙之右。”忠勋祠“莆自壬戌(1562)之变,兵燹所及,室无完楹,独二公遗像如故”。因祠毁圯,万历戊子(1588)巡抚贾待间檄知府范梅重修,有司春秋致祭。20世纪50年代末,原莆田县医院扩建,祠亦被拆毁。原祠内有一通北宋初年文学家王禹偁所撰之“陈仁璧墓碣”,为莆田现存最早的宋代碑刻,今移置在三清殿碑园。 (肖亚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