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邦大宗伯第
大门坦,额题“大宗伯第”
(三)
后街道之南侧,为巷曰:黄巷。
黄巷 即指后街黄巷里,在街之中部南侧。黄巷,俗称:黄衖里。“文革” 时期,更名“双井巷”,1980年恢复旧名“后街黄巷里”。巷口旧建有木牌坊,后圯。自后街入巷百步,西向原可通大路黄巷里;后巷可通方巷(详见“方巷”条)。黄巷里以黄姓聚族居此,得名。始迁祖为湖广布政司参政黄誉。郡志称:“黄誉,字廷乐。其先自仁德里徙居拱宸门內,至誉又徙方巷。”黄巷里正门出方巷。故族号“刺桐黄”,分东西二房。东房居后街黄巷里;西房居大度黄巷里。明清时期,郡志多云其族居住地为方巷。实际上,日常生活起居出入各自在后街、大度。
从后街进巷迤南五六十米,有“方岳家庙”,即黄誉祠堂。黄誉,明正统九年解元,十三年(1448)戊辰科进士,初授南京监察御史。景泰四年(1453),迁浙江按察司佥事。天顺四年(1460),擢浙江布政司参政。丁內艰归,服阕,成化二年(1466)改除湖广。迤南有“长寿祖社”、巷尾旧有“桐黄书院”,以刺桐巷(方巷)、黄巷,取桐、黄二字以命名。门额“桐黄书院” 四字为清乾隆年间大学士漳浦蔡新所书。“桐黄书院” 创办于乾隆辛亥(1791年),嘉庆、咸丰、光绪间皆有重修。书院坐子向午兼癸。院内有光绪举人知县黄中瓒撰、吴鸿宾书《重建桐黄书院记》。今已毁废。
居于后街黄巷里之东房,自黄誉荣登进士第后,科第连登。誉子穆,正统九年(1444)举人第二,十年登进士第,官至翰林院编修。穆孙大经,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户部主事。裔孙黄道晋,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为龙安推官。明清时期除进士外,另有举人6人。其中:解元一人;第二名举人一人,第六名举人一人。
后街道之北侧,为巷曰:橄榄巷、罗弄里、魏巷里、左所营。
橄榄巷,在长寿社右,与后街接壤。南北走向。自长寿社右,北迤至铁树里(大宗伯第),折而东抵小西湖中堰,状似曲尺形。橄榄巷,巷名出在宋以前,因巷里果宅多植橄榄树而得名。宋尚书陈仁璧及其子仆射靖居于此,故“橄榄巷”又称“陈宅巷”。地属崇业乡清平里。清乾隆《莆田县志》:时游洋人林居裔叛,知县黄禹锡遣其子观偕邑人秘书监陈靖,乞兵于漕使杨克让讨平之。朝廷赐靖之里曰“清平”。
明时巷东北偏建有郡城隍庙,以故,明清时呼“城隍庙巷”,俗称“庙前”。 民国时称“光复路”、“先农坛路”。至“文革”期间,更名为“解放路”。1980年以后,复定旧名“庙前路”。
橄榄巷,为宋时尚书陈仁璧及其子仆射靖故居。其巷置有为陈靖所立“仆射”坊。所以,陈宅亦称“仆射里居”。陈氏谱云:“华表新题仆射坊,旧居犹是尚书宅。”清乾隆《莆田县志》云:宋仆射陈靖宅西庑有靖所题“燕”诗:
秋去春来不倦遥,流莺相伴语交交。儿孙各自飞鸣去,犹拣新泥补旧巢。
陈仁璧、陈靖父子故第之址,今无迹可寻。而郡志记载留下了历史印迹。还有“仆射里居”石刻今被识者镶于东山报恩寺前之墙壁上,作为文物保存下来。
按,《莆榄巷文峰陈氏族谱》称:其先世居(庄边)瓢湖。唐清远令陈枢,“咸通间(860—873)由瓢湖徙莆榄巷”。又,同谱陈仁璧《兴化军厅壁记》云:“易都巡检廨署并仁璧旧宅以为军。”依此推断,军治谯楼内之宅,是为陈氏旧宅。
陈枢子沆,梁开平二年(908)进士,为天雄节度巡官。沆子仁璧,承奉郎检校,尚书膳部员外郎,外守泉州录事参军、赐绯鱼袋,赠太子洗马。仁璧子靖,字道卿,官秘书监,封开国伯,赠左仆射。这支陈姓人世称“橄榄巷陈”,简称“榄巷陈”。
“榄巷陈”自陈仁璧之后,其族衍分前宅、后宅、东房、下街、新厝五房,可见当年陈氏已蔚为甲族。居于本巷之二、三房,即后宅、东房,在城又传居上陈宅巷(即衙后桃巷)、后街、文峰库前、后塘等地。而明清时居住在“庙前”的是后宅房陈靖后裔,包括明礼部尚书太子少保陈经邦家族。
“庙前路”南口,古有城隍坊。其巷之西侧,为陈言故居、大宗伯第、伯棠医院。
陈言故居,即陈经邦祖居。居第相对巷东侧之林扬祖“布政祠”。陈言,字宜昌,号在溪。明礼部尚书陈经邦之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南京刑部郎中。被谤免归。以子经邦贵,赠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居第坐西向东,为三间厢房。屋前旧有大门坦,后改作店铺,另辟小拱门出入。
大宗伯第,即陈经邦府第。在陈言祖居北。府第内旧植有铁树,故俗称“铁树里”。陈经邦,字公望,号肃庵。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春坊谕德、礼部侍郎、进吏部左侍郎兼太子宾客,官终礼部尚书。府第建成于万历二十年(1592),坐北面东。悬山顶,三段脊,高低檐。抬梁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以重叠三座七间厢正厝为主体,前后凡七进深,左右加护厝,为一品官规制之超大型宅第,俗称“百廿间大厝”。府第第一进临庙前街,为廊庑,俗称“下座照”。因廊庑后壁临街,后辟为店面。廊庑左置大门坦,为屋一间,额题“大宗伯第”,上款署“万历壬辰春”,下款为“门人罗万化书”。 按,罗氏为明隆庆戊辰科(1568年)状元,陈经邦主院事时,他曾供职于翰林院,故谦称门人。额匾落款纪年为“万历壬辰春”(即万历二十年,为1592年),大宗伯是为莆仙唯一有准确建造年代的明代古建筑。大门背面额匾题为隶书“榄巷世居”四个大字,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叶向高所书。“文革”期间,前后额匾皆被刷成红色。至20世纪80年代,大门修缮时,外额匾“大宗伯第” 修复成原样,而背面额匾“榄巷世居”却被刷上黑漆。府第第二进,面宽七间,进深五架桁一间,中设大门。门前置一对抱鼓石。第三至第五进为重叠三座七间厢,共九个天井的的正厝。其当心间皆为敞口厅,深(不含廊檐)九架桁。梁架为穿斗、抬梁混作结构(厢厅单作穿斗结构)。按,前二座厅堂的后部原均置有格扇门,因20世纪60年代, 街道在这里办工厂,而将门扇连门坎皆被锯掉,故成为前后皆敞的大弄堂,从大门口可一直眺望到后厅,一览无馀。正厅有叶向高大手笔“启沃亲臣”横匾, 其内容显示了府第主人的不凡地位。按,“启沃亲臣”匾本挂在陈言祖居,上世纪80年修缮“大宗伯第”时移此。旧时,“大宗伯第”厅堂上方置有圣旨盒,亦挂满科第匾、名人题匾,皆毁于“文革”期间。20世纪30年代,第六进的御书楼和第七进的后供堂及后花园等,皆被地方军阀林寿国征购,改建为洋楼别墅, 即今荔城区卫生防疫站之地址, 其形势已无人能道其详。大宗伯第因迭遭破坏,今尚存正堂三进,东西纵深70米,南北宽30米。而它仍是目前莆仙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宅第建筑之一。2001年,“大宗伯第”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经邦在莆田可谓风云人物。民间许多遗闻、轶事成了大家茶餘饭后的谈资。在这些故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官拜避露亭且止”一事。传说陈经邦与太后幽会,为皇帝察觉。皇帝恐夜深露重,老师受凉,盖亭避露。此时,经邦猛省,少年时九鲤湖祈梦,仙公有“官拜避露亭且止”之语,遂辞官还乡。翻开明史,隆庆六年(1572),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即代高拱为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病故,时年20岁的神宗为革除张居正之心忌,于十二年以“专权乱政,罔上负恩,某国不忠”等罪名,吿谕天下,将张居正抄没家产,对其引荐任用的官员也被“斥削殆尽”。此前的万历十一年,神宗下旨选址预建定陵。就在这节骨眼上,张居正多年来一手提携的亲信礼部尚书陈经邦,在定陵地宫复勘上,与当朝辅臣意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