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年金秋季节,正是收获的时辰,莆田市图书馆副馆长陈枚香欣然把刚出版的《莆阳书话——著书·刻书·藏书》一书赠于我。这是一本介绍并评述自唐至清莆仙人著书、刻书及藏书历史的基本情况,颇具可读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好书。读者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莆仙人尚文重教的思想和勤奋学习的可贵精神,从而明了“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古风遗训是怎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正由于莆仙人著书立说丰富,才博得“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赞誉。显然,历史人文的兴盛之标志,最重要的是学者创作、编辑及出版成果的标识。作者以历史发展为顺序,即以纵的方面来梳理人文脉络,从诸多正史记载为线索材料,阐述莆仙学者著作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再以其横的方面来厘清刻书及藏书的不同社会背景之不同情况。让读者从中认识到著书的兴盛,引发刻书的繁荣,然后才有好学深思,爱书如命的藏书者。从中自然地导出著书、刻书与藏书和科举的密切关系。同时,由于文化的繁荣,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莆仙人热爱文化学习,尊崇传统儒学文化成为时尚,“人家不须问贫富,惟有读书声最佳。”唐末五代,王审知兄弟入闽,掀起兴学高潮。莆仙各地文人,“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作者以大量的史实阐述著书的社会基础及文化氛围,再以科举选拔人才促进著书的繁荣。那么林氏“一门九刺史”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就唐朝的200多卷书籍中,内容涉及诗文、地理、人物、社会科学等。唐邑人徐寅在《赠黄校书先辈璞闲居》中“青山入眼不干禄,白发满头犹著书。”显然,这位状元对著书有如许的雅兴,对仕途的淡泊明志之可见一斑。宋代文化的兴盛,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举鼎盛,办学成风。再者,书院、书堂、私塾林立,出现“三家四书堂”景象,兴化军考取进士跃居全国前茅,蔡襄曾赞叹:“每朝廷取士,率登第言之,举天下郡县,无有绝过吾郡县者,甚乎其盛也哉。”出现自然科学的书籍,如蔡襄《茶录》、《荔枝谱》等。尤其是郑樵的《通志》鸿篇巨作,涉及经学、史学、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博物学等,突出地体现了他“会通”的学术观、发展的历史观、朴素的唯物史观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批判的学术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刘克庄也是一位著述丰收的大文学家,他的《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涉及诗、词、文、诗话等。其部分被收录《四库全书》里。其时,莆仙学者著述领域不断拓展,有诗、赋类、经属、史属、子属、文属等等。到了明代,以林兆恩为首的文人,著作相当丰厚,有《林子》、《夏语》、《道一教三》、《宗孔心旨》等,不一而足。其中《林子全集》被《四库全书》收录,在哲学界及宗教界产生重大影响。还有柯维骐著有《宋史新编》200卷。黄仲昭《八闽通志》、《延平府志》、《邵武府志》等,郑岳《莆阳文献》,还有康大和、柯潜及郭良翰等人的著作。到了清代,莆仙文化走出低谷渐行复苏,一些文人继承优良传统遗风。如余怀、彭鹏、林麟焻、郑王臣、郭尚先、廖必琦、江春霖、张琴等等,影响深远。
刻书方面,自古“雕板之事,肇于有唐”,闽王王审知曾为邑人文人徐寅刻印《钓矶文集》,可见吾莆刻书历史悠久。作者经过反复认真考证,“唐代福建有书堂40多所,而莆田就占一半。”唐黄璞的《雾居子集》、黄滔的《泉山秀句》等,就刻于莆田,还有陈黯、陈峤、翁承赞等著作也在莆田刻印。到宋代,莆田就有私人刻书,例如蔡襄,自己著作由自己刻印,比如《荔枝谱》及《茶录》。刘克庄也有私刻书。还有外籍人士在兴化军为官刻书,如赵师侠、林瑑、张友等。也有莆籍在外地刻书的人士,如蔡洸、方崧卿、黄沃、黄汝嘉、方之泰、谢升贤等等。明朝出现“武定祸乱,文致太平”现象。莆田既有官府刻书,也有私家刻书,出现繁荣现象。较为著名的是黄希英、林润、黄希白、林有年、林兆珂等,为推动地方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清代官刻主要是刊印地方志书及乡贤著述。私人刻书蔚然成风,产生了一批刻书家,如涂庆澜、刘尚文、王捷南等等。
在藏书方面,作者较为精辟地以历史科学为依据,阐述唐代藏书为县学和文庙内的藏经阁,还有书堂、书院、精舍等,较为有名的是郑良士、林披等,尤其出现民间藏书楼(馆),如延寿万卷书楼,正是有了如此丰盛的图书作为物质客观条件,才有徐氏“一门九进士,八代三状元”的盛况。宋代许多寺院收藏了大量书籍,私人藏书更是成了一种社会时尚。出现“三家两书屋”景象。其间,方氏家族藏书、李氏藏六堂藏书、傳氏藏书、郑氏藏书、林光朝藏书、吴叔告藏书hellip;hellip;不一而足。那么,大量的藏书,有何作用,旨在体现名门望族、家产传世、收藏奇珍善本、藏以致用、互通有无、稳定人文环境,以书为财的社会风气。明代,民间宫观、社庙、祠堂都有藏书。清初战乱,使兴化的公私藏书遭遇一场空前的浩劫。“截界事件”,平海卫学和界外文化人的藏书大多散佚,沿海沦为文化落后地区。但书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藏书也得到恢复,形成良好的气候。
本书的下篇,作者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莆田人著作提要按照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进行分门别类,大致把莆人的著作之作者简介,著作主要内容、版本格式、卷数以及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类别等,内容涉及目录学、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作者历时数载,爬梳钩沉散落在纸堆里、馆舍里的残篇剩章,整理这些数千年莆田有关著书、刻书、藏书之文明碎片,使之系统化、整体化、规范化集中在一块,颇具严密的逻辑性及科学性。既有文化传承,砥砺后人的意义,又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价值。本书的出版,也是作者20多年从事图书管理工作及图书学术研究的一个总结与成果。 (郭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