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孟
如同仙游县园庄镇有讲闽南语的东坪、岭北、义路、六户等4个“闽南村”,在永泰县的嵩口镇、梧桐镇、洑口乡、岭路乡等4个与仙游交界的山区乡镇,也有赤水、里洋、紫山、吉坑、后溪、潼关、溪林、三富等10来个山村,分布着迁徙来的仙游人后裔,他们迄今仍使用仙游话的方言,属兴化语系(莆仙话)。据不完全统计,这10来个“仙游话部落”约有近2万人,至今他们跟仙游的游洋镇、西苑乡、石苍乡等仙游北部山区的山民丝丝缕缕地保持着生活、工作或姻亲的密切关系。
为探个究竟,近日笔者特地前往与西苑乡柳园村走旧山路路程仅有约17公里、总人口2000多人的嵩口镇赤水村探访。驱车仙游城关沿着福诏高速北上从永泰县梧桐镇出口,沿着203省道向西南经嵩口古镇,再往德化方向前行,约费时1个小时20分就抵达群山环绕、溪流淙淙的美丽村落赤水村。一进村,但闻村上走动着的村民们操着仙游话,倍感亲切,犹如在仙游下乡,转悠下来发现村内有三株大榕树,一座贞节牌坊旧址,还有清朝漳浦知县黄乃清故居,默默诉说着赤水人的先祖在这里安家落户,代代繁衍不息,血脉悠久延续。据村干部介绍,勤劳的赤水人将肥沃的赤水村打造成“李梅之乡”,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拥有炭菇、金线莲、灵芝等珍稀物产;最令赤水人引以为豪的是,赤水村的地标——有“福州第一山”之称的东湖尖,最高海拔达1682米,风光奇绝的山上有数千亩高山草甸和天湖大洋面及百米瀑布等景点景观,可惜我们未能前行观赏零距离触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绝美秘境。
在革命老区基点村的赤水村探访,不能不去看看上书“闽中特委联络站旧址”的“红色”石碑,据说在当年烽火的革命岁月中闽赣省委曾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至今村里仍保存着完好的前苏联风格的电影院旧址,一同见证着赤水人跟英勇的仙游人民一样,为慷慨激昂的红色革命历史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和牺牲。
做客今年46岁的村民李忠光家中,他和妻子争先用有点杂糅永泰话腔调的仙游话介绍说,全村后辈的年轻人也都像仙游人一样几乎倾巢外出打拼,搞建筑、做食品等生意及打工了,遍布广东、浙江、莆田等地,但每年大家都会回来过春节;留守山村的则发展李梅、养殖鳗鱼、山羊,种植香竹、甜竹等特色生态农业,涌现了几个家资大几千万的富豪。怪不得如今村里美丽乡村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几幢联排的气派新房让人觉得好似来到了城里现代化小区(如图)。随后,听说来自仙游的贵客来了,经自由恋爱在仙游县西苑乡柳园村讨上心仪爱人的小伙子杨天寿也赶来给我们接风洗尘,他乐呵呵地用较为地道的仙游话说道,“村里大几十个男子的爱人是西苑乡东湖、柳园等仙游山村的乡姑,因为语言相通,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仙游人的生活习俗,一直以来交流互动较频繁,通婚也持续不断,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从未更改!”跟杨天寿讨上“仙游媳妇”、祖上从西苑乡东湖村迁居过来的黄开喜是杨天寿的好友,他赶来也介绍说,“我们早已融入永泰,都是在永泰这边土生土长的,这里成了我们的根,已经习惯了这个地方,深度融入到这个深山好地方了。大家只是在传说中模糊地知道家世,但代代离族不离腔,所以从小教孩子讲仙游话,等到去读书后再跟同龄人相处就学会了永泰话。”他们还自豪地告诉说,“赤水人在村里基本都讲仙游话,走出村外或讲永泰话或讲普通话,每个人都是使用方言的一流天才呢!”
据介绍,在永泰像这几个会讲仙游话的山村里,他们同赤水人一样也懂多种方言,也都懂兴化语(仙游话)。虽然经过这么长久的演变,仙游话语的腔调变了一些,但每个小孩到开始学话时,父母都会教他们仙游话。在家里,或者是族人聚会的时候,大家主要都是用仙游话交流。赤水人黄阿香打趣地说:“我们有些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就用仙游话讲。”
作为福州后花园的山城永泰县,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尊老孝老蔚然成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十分适合人类养生长寿,当地人们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生活在大樟溪源头的赤水村人相对高寿,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村里高寿的也有八九十岁的,而且身体很硬朗,好多老人每天都要坚持劳动。村里许多留守的村民都说,“劳动就是赤水人的长寿秘诀,也是赤水人生存的幸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