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词语杂谈(二)
【发布日期:2015-08-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学范

一些莆仙方言词素在口语中能构成很多词语,表达不同的意思,丰富方言词汇。这里举几个例子。
管,白读时音拐,指管状物体。如火管是吹火筒。用一根长度约70厘米的竹子,只留最后一节其余的都打通,最后一节正中挖一个小孔,用于向灶膛中吹气助燃。灶膛中有时光冒烟不生火,用火管对发红的地方一吹,轰的一声,火窜起来了,赶走了浓烟,往往也把我们吓一跳。烧木柴时,用火管吹吹,可以使火烧得更旺。潘管是用一节大竹子,一头打通,装上长把柄,用于舀取泔水。由于经常泡在泔水里,表面附上一层白色的凝结物,发出臭味。米管是厨房中用于量米的小竹筒。这些器具现在都很少见了。葱管指气管,一般较细较长。还有锁管,指小鱿鱼。命名之意在于这种海洋软体动物的外形像古代铜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柔鱼,似乌贼而小,色紫,俗呼为锁管。”
栽,除了移植的意思外,还指秧、苗。花栽是花苗。可以说树栽、番薯栽、菜栽、金黍(高粱)栽等。古书上有这种说法。杜甫《萧八明府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大意是请给我一百棵桃苗,初春时送到浣花村来。有意思的是,猪苗,莆仙也叫猪囝栽。
鲎是省二级保护动物,旧时有人宰杀。所以好多关于鲎的词语流传下来。“野猫拖鲎壳”,喻弄出很大响声。拉着鲎壳在地上走,哗啦啦声音可大啦。“死合鲎公一样”,喻走投无路。“摸鲎坑”,比喻手气不好。“捉龟走鲎”,捉到了乌龟跑掉了鲎,喻因小失大。“魟搭鲎”意为混淆。魟鱼与鲎外形相似,实际上差别还是很大的。俗语“做鲎桸伓惊沸水烫”,喻敢作敢当。旧时用鲎壳做的瓢容量大,装上竹片做的手柄,用于舀液体状食物如豆浆、稀饭等很合适。鲎尾,装在板车后面下部中间的一根硬木棒,就像车的尾巴,用于在下坡时车头抬起木棒后部着地,增加摩擦力,达到降低车速的作用。坡很陡时,车后面的人也站到鲎尾上。南日岛有鲎屿。
潘指淘米汁,泔水。《说文》:“淅米汁也。”潘坩(音科)是厨房内洗碗用的钵子。碗洗好以后,潘坩里的水含有动植物废料等,也作为泔水,倒进潘众(装泔水的大水缸)。喂猪时,人们用潘管从潘众里打泔水,倒进潘桶(盛泔水或猪饲料的有柄木桶),提到猪圈,倒在猪槽里,上面洒一些米糠,猪也吃得喷喷香。有的人家里养了几只猪,往往挑着木桶,挨家挨户收集泔水,这种行为就是“担潘”。抡潘众意为出丑。
眠,意为睡觉。莆仙话“落眠”指睡着。如果“困有成眠”,那就是不单睡着,还经历了深度睡眠阶段。“眠里”,指熟睡中,要是眠里被叫起来,那就很不舒服。“咕眠”意为说梦话。“眠浅”即睡觉的时间短,一会儿就醒来了。有的婴儿就是这样,弄得大人也无法安眠。“困无足暝眠”则是睡眠不足。人们说“昨暝困无足暝眠,今旦都无精神(昨晚没睡够,今天打不起精神)”。“无眠”是睡不着,俗话说:“一暝无眠,九暝补敝(不)过”。“伓成眠”是睡得不好。“安眠自在”,睡好了才能自在。甚至旧时的木制床铺,也叫“眠床”。
昼在莆仙话里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观念,意为正午。我们说,“日头昼未曾”,意为到正午了没有,昼是动词。“日头昼”指正午,“日昼”指今天中午。也说中午昼。昼把一天分成两部分,上昼和下昼,即上午和下午。还可以细分,顶上昼是上午的上半段,下上昼是下半段。下昼尾是下午大概4点以后,也可以说下昼尾尾,那是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围绕昼有很多人类活动。如煮昼(后面可能省略了饭字)是煮午饭,煮昼时节指煮午饭时分。接着就有食昼(吃午饭),相应的有食昼时节。有时候我们提早吃午饭,就叫食早昼。中午遇到人,我们往往招呼对方:“食昼未曾”。意为吃午饭了没有,其中有中午这个时间观念。学生中午放学叫放昼(后面可能省略了学字)。如果有学生调皮捣蛋,被老师留在学校,那是关昼。午饭跟晚饭之间的点心,叫下昼牙。午睡叫歇昼。
墘(音琴)的意思是边缘,旁边,如铺墘(床铺边缘),沟墘(河边),车路墘(公路边)碗墘(碗的边缘)。“外墘”指外边。“墘缘”是旁边。“有墘有角”的意思是周到:“事体甲做厄有墘有角(事情做得很周到)”。重墘指双眼皮。还可以重叠,如“伓通行墘墘”,不要走到最边缘的地方。墘常用作地名,莆田市有43个村级地名含墘字,如庄边走墘,新县墘顶、仙游东埔墘、炉墘、水墘。
当然,一些词素如囝、食、拍(打)、大、着等,构词能力强,每一个字都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