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命名的地名(上)
【发布日期:2015-07-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吴松江

莆仙境内的地名,绝大部分是由当地人约定俗成而命名的,如按照姓氏的聚居点命名,按照地理自然位置命名,或按照本地较为突出的建筑物位置命名。然而,还有一些地名则是在某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命名或改名的。如:
“兴安县”、“兴化县”、“兴化军”、“兴安州”、“兴化路”、“兴化府”等地名
1994年《莆田县志》记载:“(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析莆田、仙游、永泰、福清四县所辖的十四个里,设置兴安县(后改兴化县),县治设在游洋。同时建太平军以领之,军治在兴化县。太平兴国五年(980),改太平军为兴化军,又以莆田、仙游、福清三县隶兴化军(福清县旋划归福州辖)。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治所从兴化县迁来莆田县,仍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并在莆田筑军城。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升兴化军为兴安州,莆田县隶属兴安州。同年十月,元军占领莆田,次年改兴安州为兴化路。莆田县隶属兴化路。hellip;hellip;明洪武二年(1369),改兴化路置兴化府。清仍明制,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兴化府莆田县的建制不变。”
宋朝廷设置兴安县的历史背景是: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仙游县游洋镇人林居裔在游洋和莆田百丈岭一带山区揭竿起义,自称西平王。随后,林居裔率领义军万余人,南下攻打泉州。两浙西南路转运使杨克让率领在福州的屯兵南下解围。林居裔义军在城内外官兵的夹击下,撤围退回师仙邑游洋,据险设寨固守。宋廷下诏就近调兵遣将讨伐,平闽将军涵江人陈应功自告奋勇,请任前锋,率兵进剿游洋,被义军所杀。朝廷即派杨克让,以剿抚兼施,致林居裔请降,义军瓦解,以失败告终。后,宋廷忌惮游洋民风强悍,为加强对该山区人民的控制与弹压,于太平兴国四年以游洋镇为县治和军治,特设了兴安县(不久改为兴化县)和兴化军两级政府行政机构。
宋代第二任皇帝赵光义的年号为“太平兴国”,其意很明了,就是旨在使国家太平和兴盛。故此,“兴安县”和“兴化县”的命名之中都含有“兴”,其意即是要使地方兴旺发达。“安”就是“安定”之意;“化”即“教化”之意。
“兴明县”地名
1995年《仙游县志》记载:“清咸丰三年(1853)三月八日,永春红线会首领林俊率义军万余人,入仙游,围攻清都司陈光标营,光标弃营逃遁。把总陈文铨、毛振陞以及县令黄际虞被义军所杀。林俊义军占领枫亭。八月初,林俊攻打仙游县城,杀知县黄曾惠及乡绅王捷南。都司陈光标、游击周兆麟进击仙游。林俊义军撤离仙游枫亭,林俊部属陈湖率众攻占仙游城。二十四日,林俊在仙游建立政权,发布文告,改仙游县为兴明县,委潘宗达(南安人)任知县。强调抗清复明,除暴救民。十一月,省方调吕大升移兵仙游。林俊退覆鼎乡帽山(在永春、安溪交界处)。同月十八日,清军收复仙游。”
仙游县名改名为“兴明县”,虽然仅存在三个月,也算是仙游县历史中的一桩政治大事,同时也是仙游地名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历史背景很明显,乃是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影响,在仙游、永春一带的一次农民起义响应。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也正是在1853年这一年,林俊受时势的影响,也趁机扯旗起义。不过,其起义的旨意与洪秀全不同,从“兴明”地名含意来看,其目的就是要反清复明。
“新县”、“古邑”地名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廷在仙游游洋设置兴安县(后改兴化县),县治设在游洋。元皇庆二年(1313),因游洋虎患频仍,人口减少,元朝廷政府就将兴化县治从仙游游洋迁至莆田广业湘溪地方,因为该地虽处山重岭叠之中,但自古交通方便,由此而始,该地就称为“新县”。在此同时,人们也就将仙游游洋地名改称为“古邑”。
这次县治的迁移,乃是因游洋虎患频仍的恶劣环境而致使人口减少的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就发生了两个地名的变称。“邑”与“县”相通,在这两个地名中,“邑”与“县”是表示县治的所在地。
“涵头”、“涵江”地名
唐贞观元年(627年),人们在莆田境内东部沿海,围海造田,筑涵(即水闸)排涝,最终开发出一片供养人类生息的土地。因该地处筑有涵闸,故称其地为“涵头”。其地名的来历背景是人类为了生存,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以人工建筑实物为地标特称而命名的。
至南宋绍兴年间,涵头改叫“涵江”,其地名改名的来历背景是:南宋淳祐五年(1245),原绍兴年间国子监祭酒刘政,在涵头地方创建了“涵江书院”和“孔子庙”。后由宋理宗皇帝御书“涵江书院”四个大字,并盖上御印,后刻在石上。正由于皇帝御书中有“涵江”二字,人们就将此地改名为“涵江”。这是以历史遗迹来命名地名的。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