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人文荟萃话杜塘(二)
【发布日期:2015-05-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林春明

白杜境祥应庙

千百年来祥应庙历经兴废,原来规模宏大的庙宇逐渐缩小,至近代仅存部分主体与白杜孝友社共祀一庙,俗称“白杜社”,为溪白村七境十社之祖庙。庙宇坐北朝南,其地处古驿道要冲,“前直壶山,后拥九华,绶溪之水,经络其间”,古人以为其“山川之秀,虽善地理者莫之能得”。1986年经重修,现有建筑保存明清风貌,占地866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面阔进深各三间。庙中悬挂“祥应祖庙”“孝友社”等匾额,主祀玄天上帝、附祀黄、陈二圣侯、水神吴公、吴圣天妃以及方峻塑像。庙前砖埕设戏台,庙东为文物园,保存《祥应庙记》碑刻(为仿制碑)、《方君墓表》、《刑部尚书方公墓道》等墓碑。庙内今存四块浮雕,雕饰以白鹭、梅花鹿、荔枝、石榴等精美图案,另存两块双龙献寿浮雕。2005年白杜祥应庙被列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祥应庙记》碑原在白杜境内,立石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1943年将之征集移嵌于城厢元妙观旁原莆田民众艺术社墙壁(今三清殿碑园),196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石通高1.5米,宽0.9米;碑文为楷体,全文1857字(不包括隶书题额),除磨损11字外,余者皆清晰可辨。碑文为方略撰写,方昭书丹。他们是同宗兄弟。方略为方峤之曾孙,官至知州,为白杜万卷藏书楼创建人;昭为峻之曾孙,官驾部员外郎,其父方会官太子詹事,赠太师,是祥应庙的主要擅越主。这通碑记不仅详尽记述祥应庙神祗的显赫灵迹以及重修经过,而且是关于海舟“请神香火而虔奉之”以及泉州大型船队远航于东南地区的最早纪录,它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与原杜塘隔水相望,白杜堤东头为塘滨自然村,该村与邻近隔垄(又称格兰)自然村以林姓村民居多,且同为唐九牧六房林蕴九世孙南宋吏部尚书林大鼐的后裔。格兰村东侧有龟湖山余脉号大观山,山下有古刹大观寺,寺旁原有明代成化年间刑部尚书林俊(见素)墓葬。古墓形制古朴庄严,墓前置石象生,雕刻精美。该墓葬及石雕像于解放初期毁坏无存。龟湖山北坡原有明右司马王家彦墓。王家彦字开美,莆田城关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授右司马,协理京营军务。崇祯末年,李自成进攻京幾,王家彦守安定门,及城破,家彦愤而望阙自缢死。朝廷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端”。其墓丘坐南朝北,石构,墓前列石象生,上世纪50年代被毁。今仅存青石质墓碑一通,碑文为“明北京殉难大司马谥忠端王公墓”。
近年,随着荔园北路和九华路穿越溪白村境,原杜塘境西南部已改造为高楼耸立的新城园区,昔日绿草如茵的白杜山已不复存在,只有幸存的祥应庙及残垣古碑伤佛在诉说历史的沧桑。至今杜塘虽名存而实亡,但这里曾经是名闻遐迩的方氏世家进士村,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村,作为后人却不应该轻易地把她遗忘,让其湮没于岁月的烟尘中。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