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人文荟萃话杜塘(一)
【发布日期:2015-05-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个人简介】 林春明,1944年出生,莆田市荔城区人,退休教师。退休后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主编《九牧林氏》、《戏祖千秋》、《功昭日月》(民族英雄戚继光纪念文萃)、《忠烈流芳》(王家彦纪念文辑)、《紫霞璀燦》(西天尾镇风物录、人文录)《莆阳历代水利功臣谱》、《人民的好县长原鲁山》、《澄渚人文》(执行主编)等书刊,近年参与莆仙方言保护与抢救工作,担任莆阳书院地方文史咨询及会刊编辑,兼任荔城区诗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人文荟萃话杜塘(一)

□林春明

白杜方氏宋代古井

杜塘位于西天尾镇溪白村,原是一片面积约24亩、周围约一百九十多丈的池塘,旧称白杜池,因池中盛产菱角,故又俗称菱角池。池塘东北边有一道长约一百多尺的长堤,用石板砌成,名曰“白杜堤”。池上常年碧波潋滟,菱叶田田,蛙声轮唱,景色怡人,可惜于 “文革”期间(1970年冬)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被填成平地,不少古建筑的瓜楞石柱、众多宋代构件都以“四旧”罪名而葬身塘底,原幸存于塘畔的杜漈堂,为宋时方峻母亲创建之观音亭,历代屡经兴废,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近年因旧村改造庙址已迁移,附近的白杜山今已削平,变得面目全非了。
杜塘又称渡塘,旧志称水塘之四周长满杜若(竹叶莲),故名。这里曾经是唐代先贤吴兴治水之处。据明弘治《兴化府志》记载:古时延寿溪东行出杜塘,赴浦径流入海,溪水不足以灌田,邑人吴兴堘海为田,乃于杜塘筑堤阻潮,叠石成陂,遏溪流入沙塘坡,以灌溉北洋平原农田,名延寿陂,因年久陂废,原陂遗迹今已无存。
杜塘西南侧为白杜自然村,村里的居民多姓方、吴、黄、陈、朱等,这里是莆田方氏的发祥地,又是名闻遐迩的历史文化村。志书称“白杜地狭而人物盛”,尤其是白杜方氏,自宋天圣至明天顺年间,科甲联芳,人文蔚起,成为莆阳一大名门望族。
据保存在祥应庙碑亭的《明封文林郎大理寺评事方君墓表》记载,方氏先祖自五代时期即迁居白杜,其后裔子孙在这片风水宝地繁衍生息迄今已历千年。自宋天圣至明天顺430多年间,方氏家族相继登进士者48人。后裔子孙有数以百计的学子步入仕途。白杜方氏先祖方衡以子贵累赠刑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方衡长子方峻,宋天圣间登进士第,累迁职方员外郎;次子方峤,宋景祐间进士,官终太常少卿。方峻与方峤同赠金紫光禄大夫,世称“白杜二金紫”。方峻之子方士宁、方子容、方元寀,从侄方简宸、方峤之子方仲宇、方宙及其后裔方绚、方睿、方会、方略、方翥、方昕、方耒、方士尚、方仲能、方岩得、方敦夫、方楫、方升之、方芹之、方壬、方迪、方逵等皆登进士第,其余为特奏名或恩赐进士(其中方昭赐同进士出身,方镐为特奏第一名,在其故里敕建状元坊)。白杜方氏家族因科第蝉联、英才辈出而名著莆郡,历代流传“七对兄弟登第、祖孙八代科甲”和“父子兄弟同朝为官”的佳话。其家族先后有方峤、方子容、方略等近百人任职于南粤(广东省)各郡县,且治绩显著,故有“奕世簪缨,显迹南国”之称誉,其事迹《闽书》、《八闽通志》、明弘治《兴化府志》等典籍均有翔实记述。
作为科甲世家,白杜方氏先人极为重视对子弟的文化教育和品德砥砺。方峻、方峤的母亲19岁时守寡,信佛尊儒,谆谆教导子女崇仁行善,爱国惠民。方峻为了继承母志,于宋天圣间创建了植德堂。这是一所名闻遐迩的私学书堂,设有五经六艺等理学课程。蔡襄、林光朝、程颐等名人学者曾来此讲学授课。这所集教育、藏书和收藏文物为一体的书堂,培育了方峤、方士宁、方子容等一大批进士、学者、藏书家,曾成两宋时期莆田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白杜方氏族居地今存宋代古井一口,志书记载,既及泉,邑贤方峻祷曰:“愿子孙居官清白如此水。”
据有关方志族谱记载,白杜方氏家族先代便有大量家藏书籍。方峻四子方子容在祖遗藏书基础上创建藏书楼,至其长孙方略,扩充祖上藏书达一千二百笥(书箱),约五万卷,其中书画卷有四百余纸为苏东坡的遗墨,辑有藏书目录一卷,号称“白杜万卷楼”,为莆田四大藏书楼之首。更有方元寀孙方翥,宋绍兴八年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正字未满一年即辞归故里,闭户十八载,尽读从兄方略万卷楼藏书,学问渊博,理学家林光朝以兄奉之,史志家郑樵亦与交游至深,曾借读“万卷楼”藏书。惜乎白杜藏书楼今已无存,仅存《祥应庙记》碑、方公井以及《刑部尚书方公墓道》碑石、《宋故尚书职方员外郎河南方公墓志铭》、《明封文林郎大理寺评事方君墓表》等文物古迹,为研究莆田古代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位于白杜山西侧的祥应庙是杜塘境的重要文物古迹。据《祥应庙记》碑记载:远在宋代我国已与印尼有海交往来,远航印尼的商船队首领、泉州人朱舫来此祷神,并“获利百倍”;“商人远行,莫不来祷”。村人祈福于神,虽水、旱、蝗灾,这里也“民用无灾”,一方平安,生产发展。因之,古庙香火旺盛,民间庆典演出的社戏盛况空前。宋刘克庄的《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有云:“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看罢感牵丝”。
祥应庙原址在九华山麓黄岐埔古驿道口(今溪白汉头境),创建于五代。时有乡人仕大官者,退而归老于其乡,故亦号大官庙。主神名号无考,后因聚在该神庙周围的方氏族人科第竞发,以为是神灵所赐,乃屡加扩建,并奏请敕颁庙额,赐封神号。宋神宗元丰六年(1080)进士太常少卿方峤扩建。宋政和六年(1116)由方峤从孙工部侍郎方会重修,“治其厅堂,作东西两亭,燕息有所,斋庖有房”,“合其屋八十有二楹”,“复修百神之祀,并状黄、陈二将军爵命于朝廷,曰显应侯”,徽宗宸笔刊定为“显惠侯”,赐庙额曰“祥应”,因名祥应庙。
据《祥应庙记》载:“宋宣和四年(1122),一夕风雨晦冥,雷电交作,若起于祠中者,茭杯香炉忽失所在。翌日,父老迹其所止之地,而得于白杜龟湖山古榕木之下”,因“神依人行”,乃就地兴建新庙址。南宋绍兴六年(1136)之春,新庙落成。祥应庙“以一里社丛祠乃竞颁庙额锡侯号者,特以附大族显官为之粉饰,依人而行,鬼神遂俨然昭著耳”(陈棨仁《闽中金石录》语)。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