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千古英烈雷海青
【发布日期:2015-05-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个人简介】 黄秀峰,男,福建莆田荔城区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出生,九十年代起倾心于民间文学、地方史志和传统戏剧研究,为数十部书籍作了校订,并在各地报刊上发表、广播电视台连播多种体裁的文章三百多篇,不少作品被新加坡、台湾报刊转载或收编出书。系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市史志学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曲艺家协会理事、《莆田史志研究》杂志编辑。受聘为市老年大学《莆阳风情》学科教师,撰写老年教育论文并获奖;应邀在“莆阳书院”讲课,并作为莆田方城关点老年代表,在福建省莆田市地方方言调查点发音,录存入国家语言有声数据库。已出版《莆阳风情录》以及多种文丛等书。

千古英烈雷海青

□黄秀峰

诗曰:
天上风流三太子,人间艺苑展英姿。
护国庇民斗恶魔,忠烈千秋垂青史。
这首诗唱的是戏神田公元帅的神话故事。
话说莆田城北门外的头亭地方,有一座宫庙名叫“瑞云祖庙”。瑞云祖庙供奉的主神叫“田公元帅”,民间称为“戏神”。我国南方许多古老剧种如梨园戏、莆仙戏、闽剧、汉剧、越剧各剧团,以及木偶戏班,都把田公元帅尊为祖师;各地民间奉祀田公元帅的宫庙很多 ,台湾和其他一些地方也有称为“田都元帅”的。这尊戏神的原身,是唐朝宫廷乐官,在同叛贼安禄山斗争中壮烈捐躯的英雄雷海清。
雷海清为什么称作“田公元帅”?田公元帅又是怎生成为“戏神”呢?这里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民间传说hellip;hellip;
相传田公元帅原来是天上玉皇大帝的三太子,因为酷爱人间戏剧,善于音乐歌舞,玉帝准他下凡,功满后再回天廷。
三太子欢欢喜喜地随带风、火二童,驾起祥云,往下界而去;来到人间时,投胎于仙游石苍山区高阳村一户姓雷的畲族农民家庭,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四月初九日出世。由于他的嘴巴周围皮肤乌黑,被家人认定为不祥之兆,抱放在村外路旁田塍边,隔不多久,恰好有一木偶戏班经过那里,发现了田头的弃婴。班主行前一看,见襁褓中婴儿嗷嗷直叫;有一只毛蟹正爬在嘴唇边,用涎沫喂他,情状十分凄伤。班主觉得可怜,顿生恻隐之心,便抱起婴儿细看,见其头顶戴的帽子上绣着一字“雷”字,就给取名“雷海清”,将他带走,由戏班代为抚养。
木偶班深入乡间各个角落演出,生活流动不定。艺人们行路时轮流背负小海清,住宿时把他放在戏篓里安睡。小海清吃“千家饭”,穿“百衲衣”,在戏班里一天天地长大了。他,长得眉清目秀,活泼天真,聪明乖巧,伶俐可爱;日日同艺人们—起,学读书写字,练弹琴唱戏。由于他天资聪颖,胆识过人,到十八岁时,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一表人材,既能扮演不同角色,又会弹奏各种乐器,特别是擅长吹奏一种名叫“荜篥”的笛子(这种奇特的乐器,莆仙戏一直沿用至今)。每当他的笛声响起时,不但会引来满山遍野的山歌唱和,连山上的飞禽走兽也会跟着翩翩起舞。
却说唐明皇“游月宫”时,羡慕天上仙乐,命乐师按其旋律谱成《霓裳羽衣曲》,带回宫廷欣赏;因排练演奏时缺少一名吹箫的乐官,正在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忽有一乐官上前奏禀道:“臣闻闽中清源地方(即仙游县,当时名曰“清源”)有一个精通韵律、能歌善舞的神童,名叫雷海清,他无论任何乐器都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不管什么曲谱他都一看就会演奏,尤其是一支箫笛,吹得加倍好听。”皇帝闻奏,龙颜大悦,立刻派人日夜兼程,南下寻访雷海清,宣召入宫,殿试录用。
雷海清应召赴考,途中又收了金鸡、玉犬二只神兽,以侍左右;入宫应试时,一举中了探花。皇后看他少年英俊,博学多才,心中大喜,便亲自为他簪花。海清拿起玲珑剔透、晶莹璀璨的玉箫,当殿吹奏起悠扬悦耳、优美动听的《霓裳羽衣曲》。那满朝文武百官和乐师名优们听了,拍手喝彩, 齐声叫绝;唐明皇觉得,同自己梦游时在天上听到的仙乐一样好听,欣喜万分,笑逐颜开, 当即恩赐雷海清状元及第,并封他为翰林院大学士,钦赐御酒饮宴奖赏。
雷海清喝醉于御花园中,公主觉得可爱,便用红硃涂红他的脸孔,又用墨笔把嘴唇周围画成螃蟹形,额上还倒写一个“春”字。雷海清不知公主戏弄他,酒醒后用镜子一照,发现面容改变,再也擦洗不掉,根本无法回归天廷了,只好安下心来,勤恳在朝为官。
雷海清为人豪爽,忠心耿耿,又才华横溢,精明能干。唐明皇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掌管宫廷歌舞的伶宦和梨园戏剧的教官。他精研戏曲,通晓乐理;身居大唐乐府著名乐师,依然不耻下问,对音乐歌舞精益求精;不但教会江梅妃和众乐官演奏自己所谱写的乐曲《引梅敬酒歌》,会跳家乡舞蹈《白玉惊鸿舞》、《八仙过海祝寿舞》,又把莆、仙各地流传的十音、八乐、大鼓吹和俚歌、山里诗等等民间音乐、曲艺节目引进了宫廷,深得唐明皇的赞赏和宫娥妃嫔的欢迎。同时,他在宫中专攻琵琶弹奏,每日闻鸡起舞,勤学苦练器乐,很快地又成了名闻天下的琵琶高手,并培养出不少著名乐师和梨园子弟;他还深入闽南泉、漳以及广东潮、汕一带,吸取南音芗乐和潮州曲调精华,创作了大量歌舞乐曲,改革了多种戏剧乐具,大大地丰富了民间的文艺生活,一时声誉大振,徒弟遍及八闽大地,成为一代戏剧音乐大师。从玄宗皇帝到文武大臣,都十分敬重他。唐明皇深知江梅妃一心思念家乡父老,特地派遣雷海清,率领皇家梨园戏班,来莆田慰问演出,一时轰动了全莆田: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鼓乐喧天,万人空巷。特别是在乌石山下东边约一里外的地方(即今北门外头亭处),戏棚高筑,观众如云,连日演戏,热闹非凡!后人为了纪念这段盛事,就在此处兴建了“瑞云祖庙”及戏台,世代传颂雷海清。这是后话。
再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秋,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举兵叛变,占洛阳,入潼关,攻陷长安城,逼走唐明皇,把雷海清以及教坊梨园子弟和宫廷乐官三百余人,都掳进洛阳城,引出了一幕激昂壮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正是:
头可断,血可流,忠贞气节不可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回讲到安禄山造反,雷海清被擒。那三百余人乐官被捉到洛阳去做什么呢?
原来,安禄山是在凝碧池设宴庆功。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令雷海清和众乐官弹奏琵琶宫乐,叫宫娥妃嫔歌舞助兴。
雷海清对安禄山的窃国行为恨之入骨,怎肯为他弹奏取乐?只见海清手抱琵琶,昂首挺胸,怒目圆睁,咬牙切齿,悲愤交加,拒不演奏。
安禄山看了发火,厉声大骂道:“大胆雷海清!我安禄山现时打入都城,很快就要登基做皇帝,这江山已是我安家天下了。你竟敢违抗君命,难道不怕死吗?”
雷海清听了,怒发冲冠,破口痛斥安禄山:“乱臣贼子!不思报效朝廷,还敢起兵造反,谋夺江山,逼走圣驾,滥杀无辜,罪恶滔天!你有何面目敢在宫中发号施令,作威作福?”hellip;hellip;安禄山恼羞成怒,喝令手下用刀剜雷海清的嘴唇:骂一句,剜一刀;再骂一句,又剜一刀hellip;hellip;先后剜了十刀!雷海清血流满面,仍然骂不绝口;安禄山暴跳动如雷,急令将舌头割掉,并大声喝道:“不听号令,立处极刑!”
只见雷海清口含鲜血,忍着剧痛,怒气冲天,拼尽全力,将手中琵琶对准安禄山的头部掷去!安禄山把头一偏,肩部被击中;琵琶砸碎,琴弦断裂!雷海清满脸红光,威武不屈,恰似一尊金刚菩萨,大义凛然,屹立殿中!殿上数百人众,个个看了骇然hellip;hellip;
安禄山当殿受辱,气急败坏,立命刀斧手把雷海清绑到戏马殿前,砍成四腿,车裂示众!刀光剑影之下,雷海清英魂直冲霄汉,洛阳城万民泪如泉涌!顷刻之间,满天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降hellip;hellip;这一天是唐天宝十四年八月廿三日。
那一只玉犬,把抛尸野外的雷海清挖土掩埋之后,直奔长安城,大吠不止。京都军民人等知道雷海清已经殉难,个个痛哭流涕,悲泪纷飞hellip;hellip;诗人王维闻此惨情,义愤填膺,吟诗一首,凭吊海清。诗云:
万古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天上玉皇大帝知情后,特赐三太子为“九天风火院忠烈大元帅”,敕封为人间戏神,主管梨园歌舞;又封玉犬为“灵牙将军”,以护卫三太子,民间称其为“天狗rd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