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范
二、泉港一些地方如界山、南埔等镇的部分乡村,与仙游县接壤,流传一些与泉港其他地方不同的民俗,其中一些与莆仙相同。
据研究,在泉港,后龙、峰尾、南埔三镇的方言介于闽南语泉州话与莆仙话之间,两种方言同化融合,形成独特的“头北话”或称“下路话”;而界山等镇,特别是邻近枫亭的地方的语言则仍然保留莆仙腔,还没有被泉州话完全同化,人称“顶路话”。明末至今,由于地域管辖的变化,顶路话也融进了下路话的某些成分,成了被泉州话部分同化的莆仙话。这些地方由于语言接近莆仙话,部分习俗与莆仙相同。
14、莆仙女子,逢节日喜庆,喜欢穿大红衣服。
泉港区南埔、肖厝、沙格等乡村,妇女服装和莆仙一样,遇到喜庆日子,穿全套红衫红裤。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惠安县分卷》,这个习俗据传是这样形成的:“莆田、仙游绝大部分乡村,宫庙都有奉祀王太师爷(即杨家将中的杨延德)。这王太师爷塑像乌面披红袈裟,在香火灯光照耀下,很好看。最初是莆仙戏仿效它绚丽的色彩,运用到戏剧的装扮,凡是王侯将相府中喜庆或剧终大团圆,所饰的夫人和小姐,分别穿大红、浅红衫裤,配上张灯、结彩、挂红,显得气氛更加喜庆。于是妇女穿红衫裤,就被看做是富贵、幸福的象征。因此妇女也仿效穿红,并成风俗。”
15、莆仙有很多姓氏地名,反映古代聚族而居和移民。泉港部分乡间村民聚族而居,形成小村落,并常以姓氏作地名或屋场名,如南埔的柯厝、施厝,山腰的陈庄、钟厝等。
16、莆仙有制作手工线面的习俗。线面在饮食、礼仪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泉港做面线的有界山、南埔、前黄、山腰、涂岭等镇的一些村庄,其用途同莆仙。
17、今莆仙民俗正月初一,人人穿新衣裳,到亲戚朋友家拜年。然后逛街,游览风景名胜,称为“游春”。泉港界山、涂岭一带这天有游览周邻秀丽春景的习俗,也称为“游春”。
18、仙游做十(祝寿)的日子一般都在当年的正月初三。泉港南埔、界山一带同。
19、在莆仙,除了除夕家家团圆过年(称做岁)之外,还会在正月初四再过一次年(称“做大岁”),这是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民俗。泉港一部分地区(主要是南埔、界山两地)都保留着一种“补过年”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五都要“做大岁”。
20、元宵节莆仙许多村社还举行彩灯游行,几盏灯为一组,整齐地插在灯架上,每个灯架由一人扛举,前后两架灯首尾相连。一架接着一架,形成几百上千米的长龙,环游全境。泉港涂岭、南埔、界山等地的一些村庄元宵节也游灯。
21、莆田清明节做清明龟,糯米磨成粉为皮,以加糖煮熟的绿豆为馅,皮包馅后用龟形木模印成龟状,放入蒸笼蒸熟。泉港南埔、界山一带也做清明龟和米粿。
22、莆田端午节人人都用午时草煎水沐浴。煎午时草时也放入鸡蛋,煮熟了吃。泉港后龙、峰尾、南埔、界山等地同。
23、莆仙红团是米粉为皮绿豆为馅表面红色的圆形食品,是节日、喜庆食品。泉港南埔、界山一带也有做红团粿的习俗。以糯米和粳米各半碾成粉,染红花膏作皮,以糯米加白糖煮成馅,用粿模印成手掌大扁形圆粿,放在蒸笼里蒸熟。用于冬至、过年等,也用做礼品。
24、莆仙婚俗有挂表轴的仪式。在上头之夜,请家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给新郎起字,在厅堂墙上挂“表德”。表德是一个长方形红纸条幅,上面写三行字,中间大字写着新郎的表德(字),左行写他的本名,右行是他的排行。泉港界山、南埔、峰尾、后龙等镇婚庆正日也有挂表轴之俗。
25、莆仙民间存在齐天大圣信仰。泉港区界山、南埔、涂岭三地也信奉美猴王孙悟空。
26、莆仙戏是流行于莆仙地区的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
在泉港,建国初期后龙、界山、山腰等镇的一些村庄曾办有莆仙戏剧团。现莆仙戏仍是界山、南埔、后龙等镇民间欢庆的重要节目。
由上可知,两地相同民俗中较多的是岁时节日、饮食、信仰,而岁时风俗主要靠口耳相传,成为老百姓的节日记忆,延续不断。这些民俗贴近民众生活、社会功能广泛,在地域相邻的两地流传。 (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