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阳
黄廷用(1500-1566)字汝行,号少村,晚年又号四素居士。莆田城关东里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东里巷)人。曾祖父黄澍,祖父黄甘霖,父黄德卿,母郑氏,兄黄廷宣、廷义、廷礼,弟廷良、廷本、廷修、廷陈、廷纪,娶宋氏。明代书法家。弘治十三年(1500)正月二十九日生,行四。少瑰奇有大志,十岁能属文,弱冠举于乡。嘉靖元年(1522)福建乡试丘愈榜第33名举人,礼部会试第137名,嘉靖十四年(1535)韩应龙榜三甲第23名进士。廷试时世宗亲御文华殿,擢为庶吉士。乃读中秘书籍,每试皆优等,授为翰林检讨。嘉靖二十年(1541)为会试同考官。嘉靖二十三年(1544),为廷试掌卷官。二十四年(1545)十一月,九年秩满升修撰。嘉靖二十六年(1547)为廷试受卷官。嘉靖二十八年(1549)为应天乡试考官。嘉靖三十年(1551)擢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但为给事中黄亢白所论,调南京兵部员外郎,未任。嘉靖三十三年(1554)又为陶御史所论,调衡州通判。朝臣皆惜其无罪而去,奏调回,迁太仆寺丞。时侄黄懋官为太仆寺卿,为避嫌,嘉靖三十五年(1556)八月改尚宝司丞。十一月升本司少卿。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十月升本寺卿。嘉靖三十八年(1559)二月升光禄寺卿。廷用勤于职守,日夜不怠,僚属皆叹为莫及。仅十八月,翌年嘉靖三十九年(1560)九月升为工部右侍郎。同年又为李给事中所论,廷用曰:“出处命也,功名外物,安能嚣嚣与人较曲直,留恋为哉?吾自兹长往矣。”遂自请归去。不幸回莆后正值倭寇攻陷莆田城,他身陷敌营,达五个月之久,直至嘉靖四十二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入莆肃清倭寇,方才获救回家。参将戚继光领兵抗倭,廷用具酒果交迎于郊,又捐银三百两,慰劳勇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月初十日卒。著有《少村漫稿》。撰写《明汉寿亭侯庙碑》及安徽琅琊寺院门外路南侧石壁上的七言诗。嘉靖三十三年(1554)刻印过宋黄公度《知稼翁集》12卷。《兰陔诗话》有故事载:“莆士大夫多戴布帽,黄洗马谓假归,过一驿,驿远见其布帽复不知洗马是何官?乃自前席且问公(廷用)一日洗几马?”黄谬答曰:“亦如公一日拨几马耳。”
陈言(1507-1577)字宜昌,号石溪。莆田县城关庙前(今荔城区镇海街道长寿社区)人。曾祖陈德诚,祖父陈必清,父陈一通,母黄氏,弟陈席、广、廉、厚、音、廪、襄,娶朱氏,子陈经邦。正德二年(1507)七月三十日生,行一。少家贫力学。嘉靖二十五年(1546)福建乡试洪世迁榜第8名举人,礼部会试第4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春芳榜第123名进士。知吉安泰和(今属江西)县。不喜矫饰,大吏索贿不得,乞改教职,得湖州(今属浙江)府学教授,迁国子监博士。转礼部主事,太宰李默被瀺死,言坐乡故,谪郴州(今属广西)同知,嘉靖三十八年(1559)改泰州(今属江苏)知州。拜南京刑部员外郎,晋郎中,被谤免归。在乡营别墅一区,曰“怡老堂”,优游林下,万历五年(1587)卒。以子经邦贵,赠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居家至孝,曾修葺先世祠坟,体恤宗戚贫乏之家并抚养孤寡之人。著有《怡老堂存稿》4卷、《石溪洒语》2卷、《尚书讲议》6卷。《兰陔诗话》云:“嘉靖中莆有两陈言,一石溪郎中,一丰山布衣。石溪登第后,丰山自称lsquo;蒲氓rsquo;以别之。丰山集句,真火龙黼黻之手。石溪湛深经术,诗虽能丰山,亦自庄重不佻。” 墓在今城厢区霞林街道蔡垞村,占地面积约1 000平方米,坐西向东。龟背形墓丘,砖石构筑,墓丘顶盖以全石凿雕,俗称“一粒珠”。神道两旁石像生,仅存明代石马1对。
黄懋官(1516-1560)字君辨,号霖原。莆田城关东厢(今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人。曾祖黄仲昭,祖父黄干刚,父黄希濩,母郑氏,兄黄懋宣、惠、道允等,弟懋□、宾等,娶洪氏。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初二日生,行六。嘉靖十六年(1537)福建乡试章日暗榜第53名举人,礼部会试第285名,嘉靖十七年(1538)茅瓒榜二甲第45名进士。授礼部主事,改吏部,历文选郎中。升太仆寺少卿,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月条陈马政四事,从之。十二月升太仆寺卿,三十五年(1556)九月升顺天府府尹,嘉靖三十六年十月,以修筑宁夏赤木口边墙完工赏银十两。晋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南京粮储,嘉靖三十九年(1560)二月,南京振武营兵变,被害。先是南京粮储,经户部题请,贷去百余万。至懋官抵任,仓粮不足,嘉靖三十八年(1559)二月其条陈钱粮事宜,撙节库粮。南京振武营为南京兵部尚书张鳌于嘉靖三十四年以海警抗倭而建,议选各营精锐训练之,不足则益以四方骁健。按旧制:南京各营官军月米,有妻者一石,无妻者减十之四,春秋二仲月,每石折银半两。及马坤为南京户部尚书时,奏减折色银为零点四两,诸军始怨。懋官精核治办,又按籍稽数,库粮仅供半年给用,于是斤斤为樽绳,凡放粮予士,必诘其逃亡多寡,使毋得冒。又奏停补役军丁妻粮,诸军益忿。时马坤召入为北户部,懋官绾部章。至嘉靖三十九年(1560),岁大浸,米石银八钱,军中争求复折色旧额,懋官谓事宜奏请,不许,诸军日嗷嗷。张本兵、门本兵谩语之曰:“若第自言,不者,黄侍郎且云我右若辈”。又诚意伯刘世延微与懋官有却,凡给军,以月之初旬,适其月已再旬,而犹未给。二月二十一日,张鳌至南京振武营阅军,诸军遂大哗,围攻黄懋官住宅,杀之,裸尸于市,并胁迫张鳌发银犒军。守备太监何绶许给赏银十万两,诸军稍定。至同年四月初七日,南京兵部右侍郎李遂密捕二十五人下狱,军中始定。朝廷令折色银复为原额。时言官不考情实,惟掇军士流言为疏章,世宗谬意其脧士,犹以得全尸而死为失刑,仅坐首恶三人,余者戍边而已。论者以懋官综核清介,不免于鼌错、李深之祸,无不惜之。《明史》有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