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水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发布日期:2014-11-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学范/文 雪泥/图

滨水荔枝林带荔能段

延寿溪

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原莆田县面海靠山,温暖湿润,雨水多。共有河流9条,其中较大的有木兰溪、萩芦溪、延寿溪。河流多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海。水量丰富,流程短,但暴涨暴落,雨季及台风季节,下游易发生水灾。自古以来,莆田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水文化,地域特色明显。

一、物质形态的水文化。
木兰溪哺育了世世代代的莆田儿女,是莆田的母亲河。目前,一些水库、蓄引工程等为工业和生活提供水源。
溪流河沟水库池塘里的鱼虾是淡水鱼的主要来源,丰富了莆田的饮食文化。沟渠里盛产毛蟹。每年深秋时节,都会爬到海边去产卵。那时候兴化平原上石桥的桥墩上,都有人在钓毛蟹。山区溪流里出产坑冻(棘胸蛙)。一些水乡特色事物产品,往往与旱地的对应。如沟水(沟渠里的水),以前作为饮用水,与溪水、井水对应。旧时农民驾船挖沟土当肥料。水荔枝,与坡(旱地)荔枝相对。在游神或节日喜庆时,由儿童装扮人物故事骑马或站在车上游行称装马架、车架,而水乡也在沟船上装水架。
兴化平原上,村落一般建在沟渠边。在那儿建民居一般要扎码(打地基),墙基用条石。为了防涝,现在很多地方第一层全用石头。
水路运输发达。在兴化平原,经常可以看到满船穿红衣服的妇女,那是去女方放定(下定)的人们。而在清明、冬至,人们往往乘挂机船去扫墓。
大的水利工程有四大陂及其配套工程。木兰陂已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跻身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大型水库用于远距离调水。古代还有用于灌溉的塘。水利对农业灌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了莆田文明的进程。
水景观。如各种水利工程,有陂、坝、圳、沟渠、陡门、桥、水库、渡槽等。国清塘将成为湿地公园,还有涵江水乡及滨水荔枝林带状公园。莆田二十四景中,有九个景点是水景,如木兰春涨、柳桥春晓、锦江春色、白塘秋月、寿溪钓艇、智泉珠瀑,说明莆田人民很早就知道更多地发现水光山色之美。
二、精神形态的水文化。
语言。莆田话里有不少与水有关的词语。如渠道水。水风(含水分极多的风)。大水淹洋。食天地水(靠天吃饭)。三十年水流东,四十年水流西。水做酒卖,复(还)嫌无糟。意好水食亦是甜的。大雨承(接)无水。雨落四山,水归东海(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一滴水难消(滴水未进)。命坏煮水会带底(粘锅)。钱做(当成)水使。鱼食水走鳃厄出(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船过水路花(喻事情过去了没有留下痕迹)。顺风顺水(吉祥语。平安)。敝(不会)撑船嫌溪阔。水牛无过溪,屎尿伓肯拉(喻未达一定条件情况不肯做某事)。好田食双头沟(喻从两头都得到好处)。未有涵头(江),先有塘头。就连盖房子,也有出水(上梁即封顶)、泻水(房子前或后坡的坡度)、滴水等。
地名。赤溪(在荔城)。水渡,西洙(城厢)。濑溪,湖头(华亭)。澄渚(西天尾)。水口,漈川(常太)。新溪,澳东(白沙)。水漈,水办(萩芦)。溪底(庄边)。水南,东洙,清浦(黄石)。江口。还有很多水利地名。沟渠的专名也不少,如大沟、流水沟、沟仔、沟头、沟尾,三沟嘴、四沟嘴等。
人名。如水治,水英,水妹,天水,春水,玉水,文水,金水等。
历代歌咏水的诗词歌赋等。以木兰陂文化为例,有明代李熊《木兰陂集》,清姚文崇等《续刻木兰陂集》,莆田县木兰陂水利管理处《木兰陂水利志》,清陈池养《莆田水利志》收录历代(重)修木兰陂记19篇。还有长篇小说《钱四娘》,和大量有关散文。康永福先生“莆郡先贤题咏钱四娘诗抄”收诗11首,郭沫若有“木兰陂”诗。木兰陂纪念馆收藏历代碑刻、名人题咏楹联,香山宫陈列历代水利功臣的画像等等。
风俗。莆田婚俗,拜堂后,新娘要从井中挑一担水到厨房。乔迁时,要有人从旧居挑一担水到新居。除夕晚上,水缸里要装满水。这些都寓聚宝盆之意,聚与水音近。端午节,人们会用中午的水煎香草(俗称午时草)沐浴。而在人生仪礼中,满月的婴孩、结婚前一天的新郎新娘都要用午时草沐浴。人死后在入殓之前也要给予沐浴。旧俗七月半,人们会把一盏盏点上火的小灯放在水里,让它漂流而去,以祭祀孤魂,俗称放水灯,今莆田话里仍保留这个词。在莆田,出殡经过桥梁时,孝子要呼叫死去的亲人,使阴魂能顺利过桥。
祭祀。莆田没有龙王庙。但在兴化平原上,人们信奉水神吴兴、钱四娘、李宏等,水神庙千年香火不绝,希望神灵帮助他们战胜自然灾害保护美丽家园。旧时人们也去这些庙祈雨。
民间传说与故事。有吴兴传说,智日和尚传说,水绕壶公山的传说。还有钱四娘的故事,十四姓舍田开沟的故事,文人与延寿溪、国清塘的故事,东圳水库移民的故事等等。
娱乐。有龙舟竞渡,黄石沟边九鲤舞,东华搭桥亭等。
兴化平原河网水位调控。古代为了更好地蓄水防涝,正确运用水资源,在岳公桥下、东华石上、渠头桥下、柳桥下、新港斗门旁、三硼桥下设水则。水则是一块石头,上方刻有“水则”两字,下方刻“官定水则”四字。当水涨到与上“则”字平(相当于到达警戒水位)时,各处陡门(排涝闸)开闸放水入海,当水位落到露出下方“官定水则”四字时,就闭闸蓄水。这六处水则又以东华石上为准。如今,从防汛防旱的角度,沿海的闸门一般采取未涝先排,未旱先蓄的原则。
用水管理。木兰陂原为灌溉南洋而建,到元代才分水入北洋,南洋得水七成,北洋得三成。又太平陂在后山有分水石瓣,分水入上下二圳。二圳得水也是三七开!下游水涵往往也设石瓣分水。南安陂同。
从不同的水利工程可以追溯兴化平原形成的历史轨迹。从唐代开挖的几个大塘可以知道那时在今兴化平原边缘山(丘陵)海相接的一些地方,已经零星开发。公元706年左右北洋筑堤及建延寿陂标志着兴化平原开发的开始。从蔡襄“奏复五塘劄子”可知宋代1023年左右在北洋中部今梧塘涵江的大部分地方,已有八千余家耕田为业,再加上977年建成的南安陂,北洋平原一片繁荣。从熙宁桥的建造及郑叔侨(元丰八年(1085)进士)的诗“结驷直通黄石市”可知木兰陂建造时从现在的阔口,陆路可直达黄石。从木兰陂的建成可知那时南洋平原已成片开发。总之,兴化平原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海平面上升、河海泥沙沉积,另一方面也靠先民们以几百年时间,围海造田兴修水利,把盐咸滩改造成膏腴之地,鱼米之乡。
莆田水文化记载了沧桑巨变, 凝聚了历代治水英雄的智慧,留下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认识莆田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对于利用水资源,守护母亲河,打造文化景 观,促进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