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文物宝库圆智庵(外一篇)
【发布日期:2014-11-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紫山 秀峰

图一

图二

图三

在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三亭圆智庵内,一个看来不够显眼的文物陈列室内,里面却存放着从唐初到清代各个时期的数十件珍贵文物,它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见证莆阳的变迁hellip;hellip;
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对生动古朴的唐刻石狮。这对花岗石圆雕狮子,引起了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全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闻讯后,风尘仆仆赶来考察(如图一),面对这对石狮,摸了又摸,拍了又拍,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原来,早在唐初,莆阳大地就有了花岗石圆雕之说。这对唐刻石狮出现,印证了中国花岗石文化雕刻艺术起源于莆田,它作为莆田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无疑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佐证。
在陈列室的另一边,我们从一大堆宋代、明代、清代柱础和石柱中,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聚星门”三个大字,落款时间为“万历甲 ”,字迹清晰。原来,明嘉靖年间,倭寇侵入莆阳,无恶不作,连这座唐代古庵亦被毁坏。万历四十年(1512),礼部尚书陈经邦和他的恩师分别捐资、舍地,重修、扩建圆智庵,由知县李时荣主持重建,并拨款修建圆智桥,设置护栏石椅,构筑“聚星门”,邑人书法家林民正题刻“聚星门”。工程竣工后,又在圆智桥边种上一株荔枝,至今四百余年仍枝干茂盛,品种罕见,树干四杈,胸围8米,需5个成年人才能合抱,群众称为“荔枝古”,已申报列入古树名木保护范围。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陈列室中间,堆放着清代“孝子坊”(文见《话说三亭孝子坊》)的文物遗存。这里有清代乾隆皇帝御笔横坊(图三);皇清敕赠文林郎两举孝廉方;礼部尚书纪晓岚撰写的联柱:少寻父长负骸两度滇南殚子职,行格天书传世千秋道左合公评(图二)。
三亭圆智庵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根据专家们意见,已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然后递次申报为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话说三亭孝子坊

位于城涵古驿道旁的三亭圆智庵内,曾经矗立着一座闻名天下的孝子坊。
原来,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2年),纪晓岚出任福建学政,主持乡试。后来,纪晓岚的学生郑芷鹏告诉已升任礼部尚书的纪晓岚称:莆田东门兜郑文炳曾两度赴云南寻父,当他发现其父已亡,便背其父遗骸从云南返回家乡安葬。纪晓岚听后十分感动,于是奏请乾隆皇帝,敕建孝子坊于三亭圆智庵内,以示表彰。建立如此高规格之孝子坊,这在全国来讲,是较为罕见的。
据史料记载,孝子坊高约8米,通宽约6.5米,面阔3间,进深1间,仿楼阁式建筑。规模壮观,艺术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乾隆皇帝御笔横坊:皇清敕赠文林郎两举孝廉方。纪晓岚撰写联柱:少寻父长负骸两度滇南殚子职,行格天书传世千秋道左合公评。遗憾的是,该坊于1967年5月在破“四旧”中被拆,坊石散落圆智庵及莘郊村14处,计31块。其中乾隆皇帝手书的横坊石板、纪晓岚撰写的联柱,均存放于圆智庵文物陈列室,部分坊石已移放“三清殿”内。
三亭孝子坊与贞节坊一道,早已成为莆田人训导后人的道德教材组合,影响深远,是一个弘扬中国孝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按照近期规划,将复原清代孝子坊,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计划建立碑林,收集历代有关弘扬孝文化的诗词,邀请全国著名书法家挥毫并刻成石碑,建成全国独特的孝文化碑林。拟请台湾著名雕塑家吴进生雕塑二十四孝群,设立海峡两岸孝文化陈列馆。力争在三年内,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第一个独具特色的孝文化教育基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