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江
6、仙游地区初三和初四的“做十”(祝寿)
出嫁的女儿备办十个盘“做十”礼、除“中堂”(贺幛)、炮烛、衣裤、鞋袜帽外,还备办寿面(线面)、寿米团、寿龟、寿桃、绿豆、猪脚、花生等回家拜寿。
寿面(线面)借义为长寿和平安;寿米团 即圆圆的红米团,借义为“诸事圆满”;寿龟借义为长寿;寿桃原指神话中王母娘娘的仙桃,用于祝寿,也是借义为长寿;绿豆是青绿色的,莆仙话“青”和“生(生的、活着)”近音,“绿”与“禄”谐音,故绿豆借音借义为福禄寿中的禄之贵和平安之义;莆仙人认为“lsquo;亲成rsquo;(亲戚)有行有亲”,礼品中的猪脚借义表达了希望亲戚之间经常走动来往,加深亲情之意;送花生是借音为娘家添丁。
7、清明扫墓祭品
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这和晋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传说有关。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后为晋文公)重耳在逃亡途中,渺无人烟,饿坏。随臣介子推躲在僻处割下自己的肉煮熟为公子进食。后重耳做了国君,重赏逃亡中随行功臣,却偏偏把介子推忘掉。介子推隐居山林,待晋文公醒悟去请介子推时,他居山不出。文公听计烧山,以逼出恩人,可是介子推宁死不出。为纪念介子推设了寒食节,古代为禁火忌日,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追溯清明节,自然节气,又有人文的“气节”即弘扬介子推不愿争功讨赏,宁愿被烧死的高风亮节。人们把清明这一节气,借音为“气节”,即为纪念介子推,以示中华民族崇尚不慕荣华富贵、不追求名利、宁死不屈的高贵品格。
清明的人文内涵中,还借音借义为为官的“清明”。据传说,当时晋文公烧山,介子推背着老母亲烧死在老柳树下,从柳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这说明,不但介子推的气节应该弘扬,而且他还希望为官的“清明”。
莆仙人家每于清明节做“清明龟”和“卷”为扫墓的祭品。“清明龟”是用面粉和糖加工捏成一块块粉块,然后把它用木刻的“龟印”印成龟形,蒸熟而成。古人说龟与凤、龙、麟合称四灵,故“清明龟”借义为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卷”也是用面粉加工成约三寸长的长方形面块,当中压一条小线,蒸熟后这条小线会自动展开恰似书卷的形状,上面印着“红花”,借义为一家红火,子孙好学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