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历代宰辅简介(二)
【发布日期:2014-08-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春阳

陈靖(948-1026)字道卿。莆田县崇业乡清平里橄榄巷(今荔城区镇海街道长寿社区庙前)人。祖父陈沅;父陈仁璧,仕陈洪进,为泉州别驾,因劝陈洪进纳土附宋有功,授以检校膳部员外郎,泉州录事参军。太平兴国三年(978),仁璧入京朝觐,因年老,命次子陈靖代为随行。靖少年好学,通晓古今利害之事。太平兴国三年(978),时兴化西北游洋地颇险,游洋人林居裔组织当地农民武装,自号“西平王”。陈靖谒转运使杨克让求兵攻迁林居裔,杨克让假靖德化县尉、参议军事。后因平定林居裔有功,授阳翟县(今属河南)主簿,改许州司法参军。太平兴国八年(983),捐让原宅建兴化军治,举家移居橄榄巷(今荔城区长寿街庙前)。端拱年间(988-989),契丹兵犯北境,宋军不敌,上奏五策:“明赏罚,抚士众,持重示弱,待利而举,帅府许自辟士而将帅得专制境外。”太宗嘉许其建议,授为将作监丞,主利国监。不久迁御史台推勘。时殿试进士,有最先完卷者置于高等的俗例,应试者皆追求快速成文,文辞浮华而不切实际。陈靖上书建议把试卷汇交考官评定等级,确属优秀者,才给高等。考试积弊,得以改革。淳化三年(992),再就官吏的考核升迁事入奏,建议逐年“采察”官吏功过,于每年年终核实材料,评酌等级,然后候旨除授。其中或有奇才异略,博学雄文者,不在此限。如发现采访有漏,考察不明,就问“采察”人员之罪,太宗采纳。淳化四年(993),奉旨出使高丽,后迁太常博士。在务兴农事上建议“募耕作,赐耕者室庐、牛犁、种食”,“量人授田,度地均税”等,得太宗赏识,但难实行,授为京西劝农使。出知婺州(今浙江金华),后迁刑部员外郎。咸平元年(998),真宗即位,授为节度判官,再次提议兴农之事,仍无法施行。咸平三年(1000),任京畿均田使,迁河南转运使,上书极言前李氏赋敛之苛共17项,真宗下诏免除其中尤甚之若干项。此后改知潭州(今大部分湖南地区以及部分湖北地区),历京西、京东转运使,知泉、苏、越(今属浙江)等州,迁太常少卿,进太仆、集贤院学士。又知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移知泉州,拜谏议大夫,授秘书监。乾兴元年(1022)致仕归故里。靖卒后,熙宁元年(1068),谏臣以靖之《奏请务农积谷疏》进呈,得神宗嘉奖,赠尚书左仆射。靖平生多建划,而于农事尤详,尝取淳化、咸平以来所陈表章三十余通加以编录,名《劝农奏议》2卷(《莆田县志》作30卷),又著《经国集》10卷。《莆风清籁集》录其诗1首。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宋在橄榄巷以秘书少监陈靖特赠尚书左仆射立“仆射坊”。《宋史》有传。
蔡京(1047-1126)字元长。仙游县连江里赤湖蕉溪村(今仙游县枫亭镇赤湖蕉溪东宅村)人。莆阳蔡氏始祖蔡用元六世孙;尚书职方郎中、赠太师秦国公蔡准之长子。宋熙宁三年(1070)与胞弟蔡卞同登叶祖洽榜甲科第8名进士。熙宁四年三月至九年(1071-1076)授钱塘(今属浙江杭州)县尉、舒州(今属安徽)团练推官;熙宁十年(1077)权流内铨、崇文院属官、中书礼房学公事;元丰元年至二年(1078-1079)权检正礼房公事、检正户房公事;元丰三年至四年(1080-1081)权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元丰五年至六年(1082-1083)任考功员外郎,门下省起居郎;元丰六年(1083)8月兼贺辽道宗生辰使,回朝后任中书舍人;神宗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蔡京积极支持并参与王安石变法,元丰七年(1084)至元祐元年(1086)正月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废止新法,蔡京立即投靠司马光,在期限内恢复差役制,受司马光赏识。元祐元年(1086)二月至七年(1092)三月,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知府。改知瀛洲(今河北河间);元祐七年(1092)四月至绍圣元年(1094)二月龙图阁学士、知成都府,未任即免。任江、淮、荆、浙发运使,改知扬州;历知郓州(今山东东平)、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龙图阁直学士、成都府知府;绍圣三年(1094)三月至八月,龙图阁直学士、权户部尚书。助宰相章惇改差役制为雇役制,获得章惇信任。绍圣四年(1095)十月至五年(1096)六月,翰林学士兼侍读、修撰国史。绍圣五年(1096)七月至元符三年(1100)二月,任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兼侍读、修撰国史;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降蔡京为端明殿学士、龙图阁学士,知太原。谏官陈瓘论其交通近侍,陈瓘坐斥,蔡京被贬出知江宁。随后,御史陈次升等交论其恶,蔡京被贬杭州提举洞霄官。徽宗宠幸的宦官童贯以供奉官诣三吴,访书画奇巧,京与游不舍昼夜,并搜罗许多书画送予朝廷,取得徽宗欢心。童贯与太学博士范致虚联合宫妾宦官一同保奏,起京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今属河北定州)。崇宁元年(1102)二月任端明殿学士、改任知大名府(今河北定州)兼留守。崇宁元年(1102)三至五月,任中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中年侍读,修国史;后被徽宗重用,任尚书左丞。崇宁元年(1102)八至十二月,取代曾布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兼提举都省讲义司。崇宁二年(1103)正月至六月,升右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这期间,蔡京在都省置讲议司,自为提举,以其党为僚属掌管国家大事。废元祐皇后;罢科举法,采用“三舍法 ”考选;建辟雍制。尽更盐钞法,凡旧钞皆不可用,造成富商巨贾破产成为流丐。并将不同政见的官员罢黜、流放,直至杀害。把童贯、杨戬、梁师成、吴居厚等一班亲信安排在朝廷要害部门。以崇奉熙宁新法为名,否定建中初政,籍定元祐旧党姓名,开列文彦博、司马光、苏轼等120人,悉称“奸党”,御书刻石,立于端礼门及各地官厅。又重定元祐、元符党人及反对熙宁、绍圣之政者309人,御书刻石立于文德殿门东壁。蔡京手书“元祐党籍”,刻石立于各州县,名字入碑者皆受迫害,连子孙也不得在京畿地区为官。崇宁五年,进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封魏国公。蔡京提倡“丰、亨、豫、大”之说,任意挥霍国家财富,兴土木、建宫殿、铸礼器、修方泽、设道观等。同年,被罢相。大观元年(1107),复任左仆射,拜太师。大观三年,台谏交论其恶,遂致仕,犹提举修《哲宗实录》,改封楚国。太学生陈朝老追疏论其恶十四事,次年,御史张克公,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等数次弹劾蔡京,京被贬为太子少保出居杭州。政和二年(1112),蔡京再度为相,改封鲁国公。宣和二年(1120)被徽宗勒令致仕。宣和六年再起领三省,但此时年已老,目昏眼花,凡事由季子蔡絛代为取决。蔡絛培植一班亲信把持朝政,恣为奸利,窃弄威柄,被徽宗夺去侍读之位,并毁其赐进士出身敕。蔡京亦被令致仕。钦宗即位,天下罪京为“六贼”之首。蔡京举家南下,为自全计。侍御史孙觌等极疏其奸恶,靖康元年(1126)3月,贬崇信军(今湖南长沙市)节度副使,后又被钦宗再贬儋州(今海南省儋县西北)编管,途经潭州(今湖南长沙)时,作《西江月·绝命词》,不久,即病卒于潭州崇教寺,终年80岁。蔡京自宋神宗熙宁三年入仕,至被宋钦宗罢职编管,最后死与编管途中而死的五十七年仕途生涯中。曾“三进四出”朝廷,“七上八下”为官。特别是宋徽宗在位的25年(1100~1125)间蔡京自崇宁元年(1102)五月起位居执政职位后。其中5次出任首相(历时18年又6个月)执掌国政,权倾朝野,成为北宋时期一位极人臣,威震四海的著名大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王朝中的居宰辅时间最长出任宰相次数最多的大臣之一。蔡京是北宋权相,元脱脱的《宋史》亦将其列入《奸臣传》。然蔡京一生,并非全过,蔡京一生从追随王安石推行变法,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以后,宋神宗主持了元丰年间的改革,蔡京与其弟蔡卞参与其中,后到绍圣,元符时期,蔡京是积极执行改革的 。蔡京在开封任职时,兴修一大水渠,当地百姓受益不浅,人称“蔡公渠”。在政和、宣和年间,蔡京提出了“官制改革”;崇观、政和年间蔡京的一系列经济之举、学校、科举制度改革以及蔡京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这些方面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学术方面都是值得研究。蔡京在权倾朝野时排斥异己、打击对立面也是十分突出的。连自己的兄弟、儿子不同政见者也不放过。蔡京倡导“丰亨豫大”为北宋皇帝、臣子追求奢华提供了资本,加快了朝廷的政治腐败,君臣的奢侈,官吏的贪婪动摇了北宋王朝立国的根基,加速了北宋灭亡的步伐。蔡京就长期占据辅相位置,除了其出众的艺术天分受到宋徽宗的青睐之外,还与他高超的行政管理能力有关。蔡京一族,曾以“一门三宰辅”荣极一时,除蔡京外,还有几位显赫人物:蔡卞(京弟)、蔡攸(京长子)、蔡絛(京子)、蔡翛(京子)、蔡仍(京孙),蔡京被贬之后,其子孙除了蔡鯈早死,蔡鞗因娶了皇室的女子为妻未被流放外,其余子孙23人,或杀,或贬,无一人返回家乡,莆阳古今族谱,未发现有蔡京后裔返回莆仙的记载。据《续资治通鉴》载,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即蔡京死后35年,南宋王朝大赦,高宗下诏:“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用中书门下省请也。于是飞妻(季)[李]氏与其子霖等皆得生还焉。”被贬的蔡京子孙亦得到赦免,重获自由。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即蔡京平反昭雪七年后,蔡京的骨骸从长沙迁至仙游枫亭故里,按宋代丞相国公等级预制墓茔,重新安葬,墓位于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蔡京多才多艺,尤擅书法,其书法气势豪健,痛快沉着有文采,在宋朝甚有名气。又工文辞,与弟蔡卞编纂《宣和书谱》、《宣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