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陈姓的祖先原散居于仙游县连江里的枫亭陡门村和莆田县灵川里东沙村的小浮山等处,后有一支迁到延兴里的东洋村(即今东阳村)。开宗始祖陈道潜。据《莆田浮山东阳陈氏族谱》载:“东阳发脉囊山隐伏而来,至吴塘始露奇顶,木兰使华陂水迤逦入怀,缠绕青龙方位,右去处得东阳桥一砥沟西奴仆水口,回抱有情。至西漳村,义缠玄武,会青龙水入海,作腰带状,壶山秀拱于前,真文明胜地也。”东阳村明清间共有进士11人,举人20多人,科甲联芳,出现“三世五进士”“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等科举盛况。今存有陈道潜故居“御史第”等明清建筑。村里建有陈氏宗祠、德基祠、瑞庆祠等。东阳村11名进士分别是明代的陈道潜、陈岳、陈文滔、陈云衢、陈叙、陈志、陈应元,清代的陈汝亨、陈云章、陈乔龄、陈池养。
陈道潜(1364-1433)名复,字孔昭,号拙斋。莆田县东阳村(今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人。浮山陈氏祖陈湟后裔,父陈砮。明代学者、诗人、理学名臣。元至正廿四年(1364)五月廿三日生。早年失怙,初受学于方坦 ,少读书时,其品行学业为长辈所称道。登明建文元年(1399)福建乡试杨子荣榜11名举人,礼部会试62名,建文二年(1400)胡广榜二甲第20名进士。初授礼科给事中,命预修国史,与杨荣同事,杨荣重其学行,称其文、德行堪为官宦典型。以言事谪彝陵州(今属湖北宜昌)判,革巫俗,轻赋税,行善政,德远播。永乐初,以荐擢广东道监察御史,预纂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诸书,时纂修者,翰林、春坊多不得与,独道潜以行己恭慎、学问该博入选。书成,寻丁内艰归,服阙,改江西道监察御史,内台章疏议,多出其手,同僚皆称为“拙斋先生”。满九载致仕。以功荣赠其父、母、前妻、封继配。归家研读经史自娱,常戒其子曰:“毋挟势以逞威,吾之愿也。” 为人持重,不轻易戏言,好谈人善,不好谈人恶。与兄道亨相友爱,兄以子少让财产,不受。乐助人,会元陈中尝称其加,“仕者可为居官之法,隐者可为族里之法”。宣德八年(1433)八月初五日卒。陈中撰《拙斋先生墓志铭》,方鲤书,林坦篆 。卒后,东阳陈氏宗祠春秋二祭,地方官员亲临主祭。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墓在安乐里石牛山。其文章旨远文茂,时人皆与理学名儒程朱相匹比。著有《淇园编》(一作《拙斋存稿》)若干卷(初道潜卒后,其遗集未显于世。明嘉靖间六世孙陈洪塘辑录其稿刊十卷本、清康熙间陈震孙刊四卷本、民国初年铅印本二卷。涵江印书局复据康熙本以活字版印。)另撰写有《赠莆邑叶侯之京序》、《重修木兰陂记》、《涵江慈寺陡门记》等。
陈岳(1428-?)字孟申,一作字孟中,号翠庵。东阳村人。曾祖陈士中,祖父陈道潜,父陈公亮,嫡母余氏,生母许氏,娶张氏。明代书法家,擅长章草。宣德三年(1428)正月十三日生,行三。登景泰七年(1456)福建乡试杨瑛榜第14名举人,入国子监,礼部会试第126名。成化二年(1466)罗伦榜二甲第32名进士。授户部主事,有材未究而卒。成化九年,御史沃叛在东洋为户部主事陈岳立“进士坊”。
陈文滔(?-?)字伯达。东阳村人。父陈元纲。明代书法家。弘治十一年(1498)福建乡试林士元榜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伦文叙榜三甲第133名进士。初授温州府乐清县(今属浙江)知县,建公祠,修道路。三载后转宝坻县(今属天津市)知县,资性骨鲠,政事通达,入名宦祠。历南京大理寺右寺副,正德八年(1513)二月升江西按察司佥事。 (未完待续)(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