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二十四节气在莆田
【发布日期:2014-06-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霜降没霜。大雪无大雪。大麦在谷雨前已收割,不待芒种!这一切都表明节气在莆田市乱了套。原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中原地区的物候、气候制定的,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在远离中原的莆田有点儿水土不服。看看二十四节气在莆田的情况。

霜降没霜。大雪无大雪。大麦在谷雨前已收割,不待芒种!这一切都表明节气在莆田市乱了套。原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中原地区的物候、气候制定的,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在远离中原的莆田有点儿水土不服。看看二十四节气在莆田的情况。

反映气候变化方面。1、降水。“雷响未雨水,有雨盛无水。”“雨水雨水,有雨无水。”虽然到了雨水节气,莆田还是干季,即使下雨,也不多。随着节气推移,雨量逐步增多。全年降水量高峰期出现在梅雨季(5—6月)。从“四月八,雨多多”开始,到“芒种夏至,屎拉厝内”,近两个月之内阴雨连绵,有时大雨像从天上倒下来的一样,使人出不了门。到了“白露,雨去厝。”白露过后,基本没有台风、强降雨,雨下得少了小了。雨神忙乎了几个月,回家歇着去了。据市志,一年中的干季,是在白露之后。
2、阴晴。“雷霆(打雷)惊蛰前,四十日不见天。”惊蛰未到就打雷,其后会有较长时期的阴雨天气。
“冬节红,做岁耽(湿),冬节耽,做岁红。”冬至那天的阴晴,可用于预测春节的天气。
“冬至倚(音瓦)春”。民间认为冬至过后,气候(主要指晴雨)依照春天的特征变化。比如根据谚语“春山头,冬海底”,冬至之后一段时间虽是冬天,却要根据山头有没有云遮蔽来预测会不会下雨。
3、冷热。“清明谷雨,寒死老鼠。”这期间天气还比较冷(只是后果没那么严重)。不过也是转折点。谚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说明这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莆田一般不下雪。又据市志,全市年平均有霜日为39天。初霜日为12月10日。霜降无霜。
“会过来大暑小暑,敝过来(过不了)立秋处暑。”在莆田,立秋处暑期间晴而无雨、日射强烈、气候干燥,空气增温强烈,可能比大小暑更酷热难熬。市志说,气温ge;35℃的酷暑主要出现在7~8月,大致在这四个节气之间。
“ 冬节在月头,寒冻年暝兜(年关),冬节在月尾,寒冻正二月,冬节月当央,无雪共无霜。”二十四节气也是一种历法,不同年份冬至会落在农历十一月份的不同日期。冬至早,最冷的时候也就来得早。据市志,气温le;0℃的严寒日,在1--2月间出现。大致相当于农历正月及其前后一段时间。
4、湿度。俗话说:“清明燥。”每年清明前后几天,如果没有下雨,天气较干燥。
反映农事活动和物候方面。“惊蛰,鱼生翼。”惊蛰前后,鱼儿游向上游去产卵。如果水位落差较大,就会从低水位跳到高水位,就像长了翅膀一样。
“春分,种子舂(急忙奔走)阿舂。”到了春分,种子都急着要冲出去。这时候是播种的好时机。莆仙地区,早稻是在惊蛰到春分前后播种的。而花生、春大豆要在清明前种下,俗话说:“清明节气届,赶种地生豆。”
“清明谷雨,大小麦无熟亦会死。”大小麦必须在清明谷雨间收割完毕,不必等到芒种(该节气命名的本意是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到这时候已经可以开始收成)。
“谷雨中,播田哼(叫卖)。”谷雨节气,农家忙于插秧。那时村里面到处都在说着插秧,就像生意人挑着担子一路上吆喝叫卖他的商品一样。早稻一般在五月一日前结束插秧。所以,“交夏秫,无一核。”糯稻要是到了立夏才插秧就太迟了,会颗粒无收的。农事耽误不得。
“北风送夏至,早粟无代致。”夏至那一天刮北风,其后一段时间雨不会多,预示早稻无事,可平安登场。夏至之后,正值早稻灌浆并将陆续登场,多雨甚至涝灾不利收成。过了夏至,就到了收获季节。“小暑小食,大暑大食。”莆田荔枝、早稻都是这样,大暑节气是收获高峰期。
莆田龙眼,最早的立秋就成熟,叫交秋本,也有处暑本,最晚的是交冬本。“白露,拉杂戽。”这时水果多,龙眼已上市,橄榄、橘子、柚也都熟了。张大嘴巴随便吃吧。
“交冬满洋空。”晚稻在立冬前收割,到了立冬,兴化平原上已空荡荡的。
“冬节静,五谷平。”冬至那一天天气好,预示农业丰收。
反映季节方面。谚语“春分秋分,暝日平分”,说明一年中这两天昼夜平分。“冬节的暝,夏至的日”,谓冬至的夜晚与夏至的白昼一样长(实际上后者比前者长几十分钟),而且都是一年中最长的。
成为节日的节气。古代人们在立春举行隆重的仪式,现在已经式微了。但农民对立春仍然很重视,“什么时候立春”,可用于决定农事的时间。清明节莆田做清明龟(大米磨粉为皮,煮熟的绿豆为馅,蒸熟的龟状食品)祭祖,一些地方扫墓,“清明前三日,清明后三日”都可以。冬至搓丸(做汤圆),扫墓。与外地不同的是,外地有过夏至的风俗,“冬至饺子夏至面”,莆田不过夏至。莆田过大暑,那一天吃米糟,羊肉,荔枝,希望闷热的天气快过去。
还有很多与节气有关的谚语,说明二十四节气在莆田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展示莆田气候特点和多彩多姿、独特的物候,为把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余学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