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月大暑吃荔枝
六月做“大暑”,合家围在一桌,吃清炖羊肉汤、炒米粉,荔枝炖人参汤。谓大暑荔技赛人参,示“以热解热”。明代仙游名臣郑纪有一首《夜坐枫溪桥》诗,赞许莆阳荔枝:
银虹飞度水云乡, 偏倚雕栏月色凉。
夜半归来风满裒, 家家门巷荔枝香。
明代状元柯潜的一首咏荔枝诗,更是将莆阳特产荔枝绘声绘色地歌咏:
莆中有果名荔枝, 君家之品尤绝奇。
五月芳林濯林雨, 烧空火实垂离离。
摘下殷红三百颗, 露叶风枝犹猗傩。
可人风味不自尝, 却走苍奴违分我。
我嗟十年辞故乡, 归来见此欣欲狂。
笑剥猩囊香满指, 片片春冰冷敲齿。
东坡曾夸十八娘, 未必甘香有如此。
我今为尔一品题, 千载垂名继陈紫。
2、六月六,“土地公生”
过去娶亲聘演莆仙戏“土地公送子”,店铺开张,加演“土地公送宝”。涵江宫下每隔若干年“点灯”一次,庆贺“土地公日”,以至此俗漫延至各境。明代翰林院编修黄仲昭有诗赞:
入夏林端荔子新,开尊时与故人亲。
有时笑傲苍松下,闲看红尘得意人。
3、七月半,挑来又挑去
七日十五“七月半”,又称:中元节,晚上早关门,旧传此时地狱鬼出来讨食。莆田民间有祭地官、祭祖宗、普渡亡魂之习俗。莆阳俗谚:“初九、初十金龟滴滴。十一、十二,金粿迈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如是亲人殁的第一年称“送头年纸”。出嫁女回娘家,拜祭祖先神主牌,恸哭甚哀,表示无法尽孝之情。莆田过去有一首写中元节女儿回娘家“送纸”习俗的《送纸》诗:
渠家旧纸侬新纸,不是送斋即送荤。
每岁中元前二日,道旁问讯此声纷。
其兄弟回送红灯笼及“车骑轿”,饭碗十个、甘蔗一双,祝添丁过甜日子。七月十五为主祭日,也称“接公妈”。这一日,天气特别炎热,又叫“公妈热”。祭品以素食素菜为主。清《莆田县志》载:“十三日各家具酒食、迎先祖,展遗像于堂。十四大祭,十六日以酒食送先祖。”
4、中秋芋滚米粉炒
先是八月三日“灶公生”,做“豆煎粿”,祀土地公。历史上八月逢大淳月,洪涝和台风成灾,沿海民众祈祷土地公保合境平安。八月十五“中秋节”,独特的是“送秋”,出嫁女回娘家,带米粉、月饼、香芋、白粿等孝敬父母,谓之送秋。中秋夜,外地亲人能回家的都回家,晚餐前先“各具白粿榛栗酒席祀先”,至夜菜肴,必须煮一道“芋群米粉炒”,以槟榔芋最上等,去皮蒸热切块,加以香菇、猪肉炖煮无汤,谓“芋芋又一年”。餐后赏月,莆田最佳赏月处为二十四景之一:白塘,称“白塘秋月”。黄仲昭有中秋诗:
浮生无计挽流光,岁月催人似箭忙。
屈指又惊秋欲到,晚来微雨试新凉。
5、重阳节,九重粿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是妈祖羽化升天日。乡村蒸“九重粿”,祭先祖。山区此日天高云淡,农事最闲,故山民多以是日上山“扫墓”,以九重稞为祭品。城关市民多结伴登山,至暮乃归。明嘉靖官广东按察佥事郑东白有诗述怀:
九日寻花花未开,与君同上御风台。
一双白鸟云间下,万里黄河天上来。
令节举杯俱酩酊,他乡聚首且徘徊。
江南回首红尘起,沧海楼船画角哀。
而清康熙朝官礼部郎中林麟焻则别有一番情趣:
霜风猎猎冷吹衣,苽米初香蕨正肥。
无限登临好重九,陇云亭叶一齐飞。
6、十月普渡与哺孤
十月初一下元节“普渡”。各寺观做道场,各家备办祭品、冥衣,书写非正常死亡亲人生辰帖赴道场祭奠、超度亡魂。此习俗源于明代三一教主林龙江倡导,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三年(1561-1564),倭寇更加频繁入侵莆田。加上瘟疫大肆漫行,城厢、城郊死者相枕,白骨垒垒。林龙江变卖家产祖业,组织门徒先后六次收埋和积薪焚化无主尸体2.3万多具,并安抚孤寡老人,所有费用均他一人承担。其善行义举深受百姓推崇和爱戴,有俚语:“龙江功不朽,捐产度众生”。十月十五做“哺孤”:各家各户于黄昏时备办饭菜、炒米粉、花生,在自家庭院中祭奠“无主孤魂”,保合家平安。
7、冬至早,搓丸子
十一月做冬至,妇女舂孺米做丸子,置于祖宗神位或灶神前,同时排放红橘若干,红筷子十双、板糖一块和生姜一排。红橘上插一支“三春”(福禄寿纸花),点红烛一对,召集全家人共搓丸子。先捏成元宝、聚宝盆,再捏小狗、小猪、小鸟等物,还要搓一串专供喜鹊食的“客鸟丸”十二丸,闰年加一丸,用竹签串好,翌晨放在屋瓦上,若是喜鹊争食,示报喜之兆。
“冬至早”煮汤丸供奉神祗,“退神”后加姜及板糖全家吃。小狗插于门边,示守门之意。冬至日城里一般无雨,天气清爽,城中人家选择是日全家携祭品上山扫墓。冬至早晚须放鞭炮,示旺气。扫墓下山人人须采青色柏枝带回家。(林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