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 蛎
牡蛎,即蛎房,简称蛎,涵江人叫“虫代” 。它是浅海产的软体动物,外面有硬壳。滨海村民于浅海滩涂设蛎石,以供蛎苗附生。《福清县志》载:“砺,生海岛石上,其壳块垒相粘如房,故名。”莆田则在海滩平坦多泥处,竖立条石于海泥中,让蛎房卵随潮漂流,遇石寄生在其上。到立冬时,壳内的肉已肥,用凿子把它凿下,剖开砺壳取肉上市。
虫代味荤不腥,鲜美非常,营养丰富。涵江人对虫代的食法有二:一是“虫代煎”,将鲜虫代加上鸭蛋、葱花拌匀后,放入平底锅用猪油快火煎煮成两面酥黄,加上芫荽、酱油等佐料趁热吃。其外层清香酥脆,里面虫代肉鲜美可口。二是“滑虫代”,涵江人叫“虫代猴”,将鲜虫代和湿地瓜粉拌成小粉粒状,氽入有油炸姜片、葱头的汤中滚沸片刻,加上醋,撒些葱花即成。它鲜而不腥,酸软可口。“虫代猴”是涵江人冬令经济的风味小吃,也是酒席上佳味。虫代还可以晒干成虫代干,加工成虫代油。
清陈云程《闽中摭闻》云,宋绍兴八年(1138),高宗向当年的状元莆田人黄公度面询:“你家乡最贵重的物产是什么?”他答:“子鱼紫菜,荔枝蛎房。”《莆阳比事》云,有名士问林光朝:“莆田子鱼紫菜最好?”林答:“荔枝蛎房更好。”可见在宋代蛎房已是莆田海珍之一了。《闽小记》中以蛎房味美,还譬之为杨贵妃,比之为花中丰姿诱人的牡丹。
涵江乡虫代的产量不多,主要原因是村民大都养殖蛏和蚬;同时养殖虫代的技术差。(据说过去曾以“竹排”代替“蛎石”,产量低。)商人多从忠门、灵川、埭头及江口等地贩运以应市。
“土笋冻”
土笋,又名沙口巽,学名星虫,形似蚯蚓,是一种海生环节动物。土笋生活于海涂泥土之中,所以叫“土笋”。周亮工据宁波地方志云,土笋即沙口巽,福建人叫“土笋”,并不是将它误认作笋,而是言它的生态如笋。涵江乡哆头村一带的海涂盛产土笋,村人将它加工成“土笋冻”。
土笋在冬季成熟时,将它压破去泥沙,洗净,水养片刻,然后加水熬煮,使其质溢于汤中,用碗座(小碟)冷却冻结成透明的、软滑滑的如银元大小的小圆块,就成“土笋冻”。村人把它摊叠列于竹篮子中上市,涵江咸草顶集墟上到处可见。
土笋与海参同属,富含蛋白质和胶质,是极好的营养品。“土笋冻”冷食时蘸以酱油醋,伴以芫荽,清凉爽口。它是涵江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近来,也是宴席上冷盘中必不可少的佳馐。
章鱼
章鱼,别名章举,望潮鱼,古称为“蛸”。
章鱼系头足纲软体动物,身体浑圆,无鳞、无腮、无鳍,头生八腕(足),腕上遍布吸盘。别看它呆头呆脑,行动都极为灵活敏捷,用腕上的吸盘迅速捕获食物。它喜欢独处,每藏身(生活)于近海滩涂的岩洞和泥穴之中。
《岭表录异记》:“章鱼形如乌贼,闽越间多采鲜者,hellip;hellip;以姜醋食之。”《闽部疏》:“莆人于海味最重章鱼,即浙之lsquo;望潮rsquo;也,形虽不雅而味美于乌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章鱼冷而不泄”,食之可“养血益气”。
章鱼营养丰富,肉质嫩脆,可以烹食,也可以旺火加佐料清炒,味道都极鲜美,为人们所欢迎的席上佳肴。
涵江哆头村一带多产章鱼,村民每赤身“下海”捕掘,故俗有“赤身掘章鱼”之谚,有经验的人一潮可捕捉三、五斤。夏季,涵江咸草顶集墟上,他们每以小水桶盛着章鱼应市,近来,也成为宴席上冷盘佳馐之一。 (续完)(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