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顾全大局迁家园 背井离乡甘奉献 ——东圳水库建设之移民赞歌
【发布日期:2014-04-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移民陈文攀1960年住的集体厝

常溪社区移民点

原来也是家在常太镇霞田村,后移往庄边镇黄龙村的陈亮妹,在移民50多年后谈到移民依然很激动,记忆涌上心头,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我们翻了一座座山,从早上走到晚上,从常太移民到这里。当时经济不发达,这里农民生活条件也很差,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移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有的人晚上就住在牛栏里、草房子里,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儿”。
稍稍安顿下后,移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盖房子。移民们盖的是集体厝。白天种田,晚上挑土,女人们凌晨两三点就要到1公里左右远的地方挑水。
邱金玉老人是黄龙村的移民,移民50多年后回忆当年情景,1959年开始盖房子,就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饱,盖房子的师傅来了几批又都因为没粮食吃走了,集体厝断断续续盖了三年才盖好。即便盖好了集体厝,移民们的居住依然拥挤不堪。由于经费紧张,新盖的移民集体厝住房都很小。嫁给原迁移民陈永林的吴永华是当地人。她说,黄龙车头移民安置集体厝只有45间房子,平均每户分不到半间。庄边镇尚书桥村支部书记、常太霞田移民林建成也说,尚书桥村的移民集体厝住房有前后间,每户半间,直到1963年扩建后每户才分到一间,平均每个人口不足8平方米。
据介绍,霞田迁移到黄龙、黄洋、尚书桥的移民有187户983人,其中移民黄龙村102户572人,黄洋村50户246人,尚书桥村35户165人。 当时移民每户补偿160元,每个人口补11元,一间房子补3.3元。总得算来,每户大约共补300元左右。
常太村有2283移民人口,是移民最多的村,18个村民小组里有12个是移民小组,占60%。许梅凡、郑文珍、林玉柱、许玉书等十几户移民搬迁路显得更为坎坷,他们都历经二次搬迁。1949年出生的许梅凡在水库底的家在后垅村江东大队,在1959年搬迁时,还是孩子,就帮着大人搬椽了,全家8口人原来双层的三间厢刚盖完,拆迁时都哭啼啼的,搬过来借住别人家。1960年住上拥挤的集体厝,1966年听说建瓯田多,就迁往建瓯的东方镇,因水土不服,加上不习惯那里的耕作方式,1977年回到常太,分到了田地、山地。1979年自建了三间厢的房,后又增盖,成了五间厢。
林玉柱说,他家原先盖了两层三间厢的房,说起来那真是一把米一把鼻涕,肚子饿,一天挑四回,一回五公里路程,吃的是番薯叶、香蕉头,挑的是沉重的瓦、杉。
许玉书充满眷恋说,原先在库底的家园多好,田园多、平,土壤肥沃,不用施什么肥,就有好收成。
东照村东青三连组的王鸿恩原来是村里的支部副书记,有着50多年的党龄。他说,当时村里42户移民户,大家舍不得离开家园,虽有移委会和村里配合做思想工作,但搬迁颇费周折。村里的移民还支援水库建设,撑着船去挑木桩、杉,还去游洋镇挑竹给民工建房。
当了十几年村主任的陈文攀原家在水库底的长基村巷前自然村。村里16个生产队迁了7个生产队,约1110人左右。1959年他十五岁,上小学六年级,从库底搬上来约10里,搬到长基村下甲自然村,原来的古厝拆了,记得星期天回来后帮父亲搬椽搬了四五天。他说,老一辈人艰苦,移民工作组动员搬迁时,他们都泪涟涟的,但也都理解移委会说的为解决沿海人民吃水问题。搬迁后,先是吃食堂,后来,生产队按人口分配土地,一人分二分八,口粮不够,国家补贴统销粮,村民也开荒,栽番薯、种瓜种豆。1993年,四个村集资开路,之后镇里再帮助浇灌成柏油路。政府还给库区移民补助款,再修路、拉路灯、建老人活动中心,人人感觉高兴,感谢共产党领导,有了共产党,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陈文攀自家1960年住集体厝,到1997年盖了五间厢,再到2000年盖了占地118平米的双层小洋楼。
龙桥街道北磨下斜街松峰宫里,88岁的李顺奎老人说,当时常太下斜村有72户,44户迁在北磨下斜街,28户迁到新塘下斜街(今建安路)。下斜村300多人于1958年四月初四挑着杉、瓦迁来时,本地后头营村的三、四户人家移到北磨。初来下斜街,移民们住露天、住寺,寺里有宿殿,挤了两三年后才盖房,煮饭就在空地里煮。老人和十几户人家后来把房盖在自家的地里,现老人有了两坎店面五、六层的房子,这在城区资产可不一般,儿女也幸福,女儿在厦门还有两套房子。
荔城区黄石镇的常溪村是常太加山门村后溪的合称。村里除了9户三峡移民外,全是常太移民。这里的移民都经历了几次搬迁。1919年出生的黄森妹老人现年虚岁96岁,是移民中年纪最大的。忆起移民搬迁,本来在轮椅上看着莆仙戏剧片的她说着说着就掉泪了。老人原先的家在洋坑自然村,移民到地势高点的洋边村,那个地方她叫“三荒”,意即山荒、田荒、口荒,之后水势高了,又移往山门后溪。1999年,因修建后溪水库的需要,老人在80岁高龄时又移往黄石国营农场现住宅所在地。她也叨着,以前在三荒时日子过得艰苦,平日烧炭挑了去城里卖,现在住上了四层楼房,子孙孝顺,十几年前帮她治好了白内障,如今连穿针都看得见,前几年不慎摔了,子孙花了几万帮她治疗。她一家现在有40余口人,一家子其乐融融,孙辈孙子有8个,曾孙都有7、8个。
现年68岁的车国标也是常溪居民,原先的家在常太洋边村车都自然村,1958年7月20日晚上10点多遇大水,搬离了刚建几月的房,搬到母亲娘家洋坑自然村,那里地势高。1997年,因为发展需要,后溪也要修建水库,车国标顾全大局,率全家再次迁移到了黄石常溪。车国标自豪地说:“当时山门村共移101户498人,虽然不断迁移居住地,但我们也为莆田发展做出了贡献。”
采访东圳库区移民的时候,他们很少豪言壮语,但在项目建设需要的时候,他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东圳水库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许多移民还是朴实地说,项目建设需要,我们总不能拖后腿吧。
虽然移民们搬迁后的境遇各不相同,但他们背井离乡,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牺牲精神在今天依然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由于当时相对落后的条件,他们的生产、生活遇到很多困难,经历了现今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辛,可他们到底是善良淳朴的村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顾全大局,再度含辛茹苦,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时至今日。 (续完)(刘爱红 易振环 韩冰/文 蔡新添/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