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北宋朝廷重文轻武,非常重视科举制度,对于状元及第更是无比荣耀。北宋文学家尹洙曾经说过:“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莆田古代共有状元21人(含特科状元、释褐状元),但北宋时莆田陈说之和仙游蔡佃却痛失状元,实为可憾。
陈说之,莆田县孝义里城郊(今属荔城区)人。父陈绛,宋咸平二年(999)孙暨榜进士甲科,再试“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擢第一,授右正言。天圣元年(1023)二月,以工部郎中知河阳府,移知福州。宰相夏竦与陈绛同试制科,举贤良,与绛有隙,及夏竦执政,陈绛左迁外任藤州(今属广西)通判。宋天圣八年(1030)陈说之与兄动之同登王拱辰榜进士。本第一名,钦点为状元,因父陈绛与时执政者夏竦有宿怨,故被奏请降为第六名。天圣十年(1032)整理《楚辞释文》并作序,录为一卷。撰有《重修甘棠院记》。官至秘书丞。
蔡佃,字耕道。莆田县城南蔡宅(今城厢区霞林街道蔡垞村)人,祖籍仙游县连江里赤湖蕉溪村(今仙游县枫亭镇赤湖蕉溪东宅村)。蔡襄孙,蔡伷弟。于太学有能声,与蔡伸、蔡伷三兄弟号称“三蔡”。宋崇宁二年(1103)霍端友榜进士。蔡佃上京应试时,其堂叔祖父蔡京正官居宰相,应试评卷揭榜时,论文取士,蔡佃应为状元,但金殿廷对时,蔡京为避嫌,将蔡佃改为榜眼,派其在户部当佐理官职。后来,蔡佃向徽宗上奏折,请求徽宗罢免蔡京,蔡京知道后甚为恼火,贬蔡佃到浙江温州任税监。蔡佃在温州任税监时,处事公道,清除积弊,深得百姓赞誉。蔡京死后,宋廷起用蔡佃为朝奉郞,后又升为龙图阁学士。卒葬连江里锦屏山(今仙游县枫亭镇兰友村)。蔡佃能诗,李弥逊评其诗数十篇,谓其“清丽超轶,有不群之思”。《全宋诗》卷1370录其诗二首。《全宋文》卷3059收其文一篇。《莆风清籁集》卷4录其诗一首。《闽诗录》丙集卷6收入诗《雷轰漈》、《豁然阁》2首。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