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桥旁
元代以前,没有宁海桥,只有宁海渡。宁海渡变成宁海桥,是在元朝的元统年间,距今己近七百年。在当时那样低下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条件下,在当地那么复杂的河海交汇、江底一片烂泥的地质基础上,居然建造成功了如此气势恢宏的巨大石桥。大桥浸透了多少人的智慧和血汗。
宁海桥有俗名,叫“桥兜桥”。没有多少人知道“宁海桥”,“桥兜桥”却妇孺皆知。大家都爽爽地大呼小叫“桥兜桥”,没有多少人愿意文绉绉地称呼“宁海桥”。
元代以前,没有宁海桥,只有宁海渡。自然就没有大呼小叫“桥兜桥”的那种“爽爽”,只有时不时突然冒出来的胆战心惊。自古以来,这里是南来北往的交通咽喉,许多北上福州、南下泉州的商贾行旅,都在这里乘船过渡。两岸的当地百姓,一年到头,生产生活,你来我去,更是离不开渡口。这里是木兰溪下游临近入海口的地段,顺流而下的河水、逆流而上的潮水,在这一带交汇出了复杂多变的诡异江流。同时,兴化湾的海风,和着下游的江风,顺着河道,长驱直入。因此,这个渡口经常风高浪急,翻船死人的事,时有发生。来往的商旅都视宁海渡为畏途,当地的老百姓也是充满了无奈,哪里“爽”得起来。宁海,宁海!多少年来,人们热切的盼望,能把险道变为通途;真诚的祈祷,有朝一日,河清海晏,两岸往来平安顺利。
宁海渡变成宁海桥,是在元朝的元统年间,距今已近七百年。意想不到的是,主持募建第一座宁海桥的竟是莆田华亭龟山寺的越浦和尚。大概古时候,和尚们都喜欢且都能办大善事。比如,帮助李宏一起修筑成功木兰陂的智日,也是一位有大善心、大智慧的奇和尚。越浦禅师因为募修龟山寺,多次在这里过渡,目睹、经历了一幕幕可怕的场景,发愿要在宁海渡口建造一座大石桥,解众生之忧,度众生脱离苦海。越浦一诺千金,修好了龟山寺,立即着手募金造桥。他广结善缘,四出募款,不断地一次又一次解决出现的资金困难;日夜操劳,与有识之士、与有经验工匠一起,攻克了前无古人的一道道技术难关hellip;hellip;几经周折,大桥终于落成,“宁海”成真,故名曰“宁海桥”,民间亲切地呼它“桥兜 桥”。“天堑变通途”,四方行旅、两岸百姓,无不赞叹越浦大师的大功大德。
资料显示:宁海桥全长225米、宽5.8米,距河面高10多米。桥下建14座船形流线体桥 墩,15个桥洞跨度均在10米左右。桥面由70多块巨大的石梁架成,每块石梁长13米、厚1.2米、宽1米左右。在当时那样低下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条件下,在当地那么复杂的河海交汇、江底一片烂泥的地质基础上,居然建造成功了如此气势恢宏的巨大石桥。不说无比浩大的工程料石如何采集、如何运输,不说急流中的烂泥基础如何清理、桩基如何起建,就说那每块重达几十吨的巨大桥面石梁,运过来,托起来,架上去,该是多么的艰难困苦、惊心动魄。大桥浸透了多少人的智慧和血汗。
从元至今,宁海桥经历了多次的毁损和重修。最重要的当数明建文二年(1400)、康熙十九年(1680)、雍正十年(1732)的大规模重建重修。其中有两次,都是地方官全力支持,由和尚(明僧湘江、清僧了槃)领衔劝募修建。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多次拨款维修。1961年,宁海桥还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意思的是,1983年,国道324线涵江至黄石段开工建设,为了省钱省工省时,竟然利用宁海桥作为公路桥基础,尽数拆除两边桥栏上的石幢、石狮,在古桥身上加高二米多,加宽另造钢筋水泥桥面,成双车道双向通行。从此,宁海古桥除了承担原来的交通量外,还得长年承受现代高吨位客货车辆的日夜来回辗压。大家既佩服古桥建筑的高质量和承载力,又担心古桥不堪重负,万一出现意 外。现在木兰溪两岸已建了好几座多车道的现代化新桥,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拆除架压在古桥上的公路桥,修复古桥旧貌,真正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无价之宝。(阿钵)